齐齐哈尔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实验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使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用量每日150mg,均治疗4个月,治疗后观察患者症状表现。结果 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36例患者中治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22%。结论 用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存在显著促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关键词:低剂量;罗红霉素;鼻窦炎;鼻息肉;疗效
对于长期受到鼻窦炎折磨的患者来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据有关医学报刊报道,使用低剂量的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抗生素对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并发鼻息肉有显著的疗效。很多国内外的医学专家研究了很多关于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科学实验,主要是采用一些特殊的大环内酯类产品和药物来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此类药物对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18~68岁,平均32.7岁。入院后对患者的患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在1个月~ 30年之间。治疗史中,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9例,进行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患者有7例,行上额窦根治术无效的患者有5例,其余患者未进行过治疗。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6例,并无统计学差异。
1.2 症状
根据患者自述,在我院就诊之前,全部有流涕及鼻塞症状,伴有头痛的患者有40例,伴有嗅觉减退的患者有21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鼻窦冠状位CT检查,有窦腔密度上升、浑浊或鼻窦黏膜肥厚47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鼻内镜检查,存在不同程度鼻黏膜充血、鼻道积脓、息肉样变或肿胀的患者有5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7例曾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在病理检查时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膜血管增生、增厚、水肿、上皮纤毛鳞状化或脱落以及息肉样变等症状。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罗红霉素进行治疗,用量为每天150mg,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治疗过程中每4周都要对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鼻塞以及流鼻涕等。
2 结果
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36例患者中治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22%。
3讨论
鼻窦炎主要是由于鼻内蝶窦、上颌窦、额窦以及筛窦等部位的黏膜出现了炎症反应而引起的,是鼻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急性鼻窦炎的迁延不愈而形成的。慢性鼻窦炎有时可以称为慢性鼻窦化脓性炎症,常见的症状为嗅觉减退、头痛以及流鼻涕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过敏反应。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鼻腔结石、鼻甲肥大以及鼻息肉等,其中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最为常见,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其他部位的感染甚至死亡。
罗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针对厌氧菌、革兰阳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具有与红霉素类似的体外抗菌作用,而用于体内抗菌,其作用比红霉素要好很多。罗红霉素的主要特点有峰值高、吸收快、时间短等,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在鼻、扁桃体及肺部组织内的浓度非常高。对罗红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与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比较严重,但非常罕见,而胃肠道反应相对比较轻,主要以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为主。在本组试验中,采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及并发鼻息肉,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722%,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83.33%,由此可见长期低剂量服用罗红霉素的疗效较为理想,在治愈慢性鼻窦炎的同时,对并发鼻息肉也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金桥.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562-563.
[2] 陈晓燕,涂冬洁,郭喜华,等.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246-247.
[3] 崔云东.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2,(z1):19-20.
论文作者:郭凤,于广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鼻窦炎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罗红霉素论文; 鼻息肉论文; 治疗慢性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