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好导演”论文_陈红利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好导演”论文_陈红利

建三江管理局前进农场学校 陈红利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使其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就需要教师运筹帷幄,变身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

一、要具备收放自如的能力。

收放自如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自学。在每次“分组学习、合作交流”之前,要给学生出示“导学案”,明明白白告诉学生怎样自学,如读什么,想什么,划什么,批什么,讨论什么。让老师的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在合作交流之前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在学生充分学习、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引导,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尤其导学案各个环节的恰当设置是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学生在合作时情绪会比较兴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争着当小组长,争着当某一个角色的情况,以至于浪费了部分交流的时间。在汇报交流的程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工,同时安排组内的交流顺序,维持小组合作学习的秩序。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提出可行的建议。如果发现大部分的学习小组出现了相同的学习困难,教师就要思考,这一问题是不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要给学生做了示范引领,及时调整教学环节。

二、要具备角色换位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做到角色换位,从课堂的主角变为配角,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成员间的努力和沟通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教师要在指导中根据特定环节适时转换自身角色,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之间随时进行角色转换,更好的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搭建更好的平台,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真学真做真收获这一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明确的分工,以实现“生教生、生帮生”来解决,组内不能解决,小组长再向老师询问。对于问题,教师要快速做到角色换位,帮助小组长解决问题,课堂内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留到课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外,还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由单纯的教授知识的教师逐渐成长为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还要求教师大胆探索和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从封闭课堂到开放课堂,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

三、要具备把控分配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能力进行分组。例如,有些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互组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合作小组按需组建,比较灵活。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灵活安排学习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避免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一心依赖小组中善于表达的学生,通过同任务合作的方式,实现了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等方式,将传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四、要具备课堂应变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不定式的,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奇特的解答方法,教师要抱着积极接受的态度,利用教学智慧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伙伴。如果这些奇思妙想与本节课关系密切,教师就应让学生认真辨一辨、想一想,探究问题的实质。如果这些奇思妙想与本节课无关,教师可以巧妙的告诉学生:“你的想法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课下再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很好地保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展示,还可以从中生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从而丰富了小组合作内容,让“课堂意外”成为学生深入探究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做一个“好导演”,在教学实践中以小给合作形式进行学习并高效完成课程任务,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积极探索、交流解惑,才能生成优质教学、高效课堂这部经典的作品,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焕发出生命活力。

论文作者:陈红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好导演”论文_陈红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