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引流”“防瘘”在低位直肠CA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何照荣1傅书艳1通讯作者张大勇2

“三管引流”“防瘘”在低位直肠CA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何照荣1傅书艳1通讯作者张大勇2

何照荣1傅书艳1通讯作者张大勇2

(1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湖北枝江443200;

2湖北省枝江市妇幼保健院湖北枝江443200)

【摘要】低位直肠癌传统上多采用Miles手术。患者需承受肛门改道带来身心痛苦,许多高龄患者因恐惧大便改道而放弃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术前放化疗的开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日益普及。同时,由于吻合器的使用,使低位直肠手术吻合更加便捷。但是,随着低位保肛术的开展,吻合口瘘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一旦出现吻合口瘘,可能需多次手术方能治愈,加重了患者生理及经济负担。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术中采取有效的“防瘘”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院采取了“三管引流”法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截止目前为止,基本上杜绝了“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三管引流”;“防瘘”;低位直肠;CA保肛

【中图分类号】R57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70-02

在直肠癌病例中,中下段直肠癌(肿瘤下边距肛缘≤11cm)约占70~873%。其中中段癌及下段癌(距肛缘≤7cm)约各占一半。目前,对上段直肠癌选作经腹部切除术已无异议。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病理学和生物学的进一步认识。发现Miles最初认为凡直肠癌不论部位,其肠壁外淋巴的扩散同时有向上、向侧方和向下方三个途径转移的观点是错误的,并证明中下段直肠癌患者中下方转移仅约3~65%,且均为Dukes C期病例,而腹膜反折平面上的癌很少向侧方和下方扩散(2%)。对50例Miles术后的直肠癌标本,在肿瘤远端每隔05cm作连续切片,一直切到5cm的研究发现,其中94%的标本,肿瘤向远侧肠壁扩散<2cm,凡向远端扩散〉2cm者均为Dukes C期病例。对这些患者即使远端切除5cm也已不能挽救其生命。而且他们均死于远处扩散。故认为肿瘤远侧肠段切除25cm已足够。

近年来,由于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及超低位保肛术的开展,使很多原本需要永久性造瘘的患者得以保留肛门及正常的排便功能,这无疑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为提高,消除了患者心理恐惧。一般来说,术中遵循直肠Ca根治术基本原则,术前、术后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较传统的经腹会阴切除术Miles无明显差异。但是,随着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大量开展,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

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痿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结肠吻合术后死亡的病例的1/3。Vanderstoll等报告1 766例直肠癌前切除病例的病死率为42%,其中378%死于吻合口痿。Debas一组838例结肠起初吻合口痿,其中84%为引起死亡的直接原因。一般报告吻合口痿的发生率约为5~10%,但如在低位前切除术后早期即行肛门指检、肛门镜、乙状结肠镜检或钡灌肠检查,则吻合口痿的发生率可高达51%,说明小而无明显症状的吻合口痿并不少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院经过用肛门镜观察30例痔上粘膜环切术(PPH)后7~20d吻合口情况,其吻合口与低位直肠Ca手术吻合口位置(距肛缘3~5cm)及情形基本相似。其中16例肛门镜证实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化脓感染、水肿,部分组织坏死。钛钉及缝线部分脱落后,吻合口部分哆开,未能一期愈合。文献报道动物实验证明:肠管吻合后,钡灌肠检查发现吻合口瘘超过50%,但出现症状者少于20%。

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ME(亦即:“柱状切除”)后,吻合口周边盆底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腔隙,无组织脏器填充、遮挡。只能由吻合口本身承受肠内容物对吻合口的侧压。而且,吻合口周边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侧枝血管,血供相对较差。容易发生感染及组织坏死,更进一步降低了吻合口的抗压能力。当肠内压上升到超过吻合口的承受能力时,“吻合口瘘”的发生几乎无法避免。而且,发生吻合口瘘后,大量漏出的粪、气、液等迅速波及盆底间隙。而单一的腹腔引流管,无法做到充分引流。致使部分漏出物经引流管旁上行至腹腔,引起严

重的腹膜炎,腹腔及肠间脓肿,感染性休克,甚至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自2009年3月本院开展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以来,共施行该手术38例。共发生“吻合口瘘”7例,仅一例因漏量不大,引流尚通畅,未合并严重腹腔感染,一月后自愈外。其它6例均出现了严重的腹腔感染症状:腹痛腹胀进行性加剧,高热,达39~40℃,寒战,心率增快,达130次/min,少尿等等。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横结肠造口术。3例于三月后行了第三次手术:“横结肠造口还纳术”。虽然,没有死亡病例,但是,吻合口瘘后肛门改道以及多次手术,无疑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同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学者提出,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同时,常规行“横结肠造瘘”,三月后,再行“造瘘还纳术”,(即:分期手术),同样不可取。

分析吻合口瘘的常见原因:①胃肠减压时间过短,过早进食(少于一周),肠功能恢复不良,腹胀等。导致肠内压过高;②吻合器质量不合格及吻合技术缺陷;致吻合口缝合不严密。③吻合口血供不良;组织缺血坏死。④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及术后糖尿病等;导致吻合口不能正常愈合等等。一般来说由于吻合技术缺陷造成的吻合口瘘发生在术后2~3d,由于血供不良造成的吻合瘘多发生在术后5d左右,由于感染、糖尿病、营养不良等造成的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7d左右。

自2011年6月将“三管引流”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已行该手术23例,共发生2例吻合瘘,分别发生在术后第9d及第12d。由于引流非常充分,患者在正常进食、正常排便的情况下,无一例出现发热、腹痛腹胀加重等感染加重的症状。在此期间,每日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经肛旁引流管交替冲洗,漏量逐日减少,分别于术后第13d及第14d“瘘”自行停止。于第15~17d分次拨出“肛旁引流管”上、下管,拔管后每日温盐水坐浴2~3次,引流孔于10d后愈合。患者均恢复良好。

总之,“三管引流”(即:肛管引流+肛旁双管引流),运用于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持续有效地降低了肠内容物对吻合口的压力,从而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即便发生了吻合口瘘,由于盆底已封闭,漏出物局限于吻合口旁,经肛旁的体位引流十分通畅,而且,肛旁双管引流非常便于冲洗,从而减少了继发腹腔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有效降低了低位直肠Ca术后因吻合瘘而再次手术的风险,在基层医院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防瘘”方法。

参考文献

[1]邱辉忠.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方法的选择[J].腹部外科杂志,1994:1:6.

[2]郁宝铭.保留肛肠括约肌功能手术在根治直肠癌中的选用[J].实用外科杂志,1993,13:233.

[3]武正炎,李宁等.吻合口瘘: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J]. 2002:4:ISBN7801574435:308.

[4]李春雨.张有生等.肛门直肠周围手术.实用肛门手术学[J].2005:9:ISBN7538145575:140.

[5]韩少良.倪士昌,等.肛瘘.大肠肛门疾病外科治疗[J]. 2006;3:ISBN7509100623:464.

论文作者:何照荣1傅书艳1通讯作者张大勇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三管引流”“防瘘”在低位直肠CA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何照荣1傅书艳1通讯作者张大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