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
百年中国社会工作史的钩沉与展望
——评《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
朱国义 索思航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助人服务活动,最早作为“舶来品”引入中国。1912年,步济时创办北京社会实进会,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迄今为止,中国社会工作存在并发展了一百多年,这也是它的引进史、发展史和实践史。
当下,许多学者正在努力研究、力图推动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实现“落地生根”。本着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负责的态度,以彭秀良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者寄希望于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经验,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推出了《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一书。该书文笔洗练、框架合理、各章节编写精致,从绪论到各级标题的确定、从格式规范到文字标点的修改,都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付出。此外,该书系国内社会工作界为数不多的“专业发展史”类论著中又一精品力作,体现出强烈的科学性、开拓性、系统性和本土性,为广大社会工作同仁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参照意义。
从上古始至民国止,陶和瓷的命运也在随着朝代的更迭而随波逐流。从始至终,陶瓷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不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实用器皿,更加是让它存在于空间中,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适用于IEC61850标准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DBA算法//刘柱揆,曹敏,胡凡君,董涛//(10):150
《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分为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四部分,共十一章,在廓清前期历史的基础上,为中国社会工作史学术领域“补短板”,发挥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任。书中每一章节都包含“小结”“问题研讨”“继续探索”以及“延伸阅读”,在结构设置上十分贴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从小结的余音绕梁,到问题研讨的抛砖引玉,再到继续探索的以古观今,最后以延伸阅读进行点拨,将历史的沧海遗珠集结在当下,引导读者从史料瀚海中吸取养分。绪论阐述了中国社会工作史的基本框架、历史分期和学科地位,层层递进将该课程或知识体系进行剖析;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从横断面对中国社会工作史进行双线叙述,即教育线索和实务线索;在纵向上将其划分为引入、发展、蛰伏与重建四个阶段,并依据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与教育跌宕起伏的实际情形叙述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最后,作者重申了中国社会工作史的学科地位,强调一个专业或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发展史,是难以称之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专业或学科的。通读全书,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该书开篇提到,“相比于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和实务技术,中国社会工作史尚属于刚起步的一门课程或知识体系”,由于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复合性与复杂性,《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一书率先打破长期以来社会工作史的“禁区”,首次做出基础性的工作,即对一些核心范畴进行历史追溯和概念回归,这种正本清源的工作为著作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讨论社会工作专业的起源问题时,首先需要厘清“社会工作”一词的由来,不管是汉译的纯西方话语体系,还是西方概念、制度、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译,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翻译或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引用蒋旨昂先生对“社会工作”下的定义,将社会需要、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行政、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等概念与社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层层递进的格局清晰地揭示了从社会需要起步到完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过程,充分诠释了“引进来”与“传统语境”的本土化结合。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史的问题,这并不像前者下定义般的那样简单。正如西方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诉求下,有多少马克思研究者就有多少个马克思主义,即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千面马克思”景象。我们要做的不是批判亦或辨析某种伪命题,而是亟需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任务,构建一种凸出中国气派和特色的研究风格。换言之,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也需要构建具有本土化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特色。
一、概念的本土化回归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以多重耐药菌感染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因素为自变量赋值后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回归分析,调整其他因素后,显示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出现急性感染期频次(≥3次/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次/年)、吸烟史、变态反应性鼻炎、引流不畅、抗菌药物使用频次(≥3次/年)等仍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表2)。
二、源头梳理和实务拓展
本书的上编,主要围绕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双重起源这一思路和逻辑展开叙述,既强调探寻本土起源的意义,也提出了建立中国社会工作史学科、研究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在探索专业教育的起步与发展时,作者将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教育置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以历史的宏观视角将其融入到“西学东渐”的全国运动中,梳理出社会工作教育独特的发展脉络,包括社会工作的教育起源、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员队伍和教材编写等内容。此外,本书留足大量篇幅来介绍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的情况,包括农村社会工作、城市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和伤残重建社会工作,系统整理了当时环境下混乱的社会服务,进而将其逐一归纳和总结。尽管所述内容并无西方分析范式之名,却为后人研究社会工作史开创了先河,堪称为中国社会工作史的先行典范。
三、沉寂转型与快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学、社会工作被取消后大多销声匿迹、改行换道,那么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缺口由谁来填补呢?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并长期居于主流地位影响至今。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行政性社会工作逐渐露出疲态,为了迎合社会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开始抬头。如何使本土行政性社会工作向专业社会工作靠拢,接续民国时期的本土社会工作经验,使社会工作在专业性与本土经验之间找到两者的融合点,乃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和解决这一问题,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了解本土历史经验缺一不可。本书中编详细地介绍了这段历史经验,阐述了社会工作的蛰伏与恢复重建,包括社会工作的沉寂与转型、社会工作教育的重建与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实务的重新兴起与快速发展,为读者梳理了社会工作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面临的处境,介绍了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发展与转型,标注了社会工作在蛰伏和重建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一个节点。
四、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分期
该书下编,介绍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并尝试对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梳理。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台湾社会工作的两个源头、战后“党政化”的台湾社会工作以及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种种进程,包括立法、教育、实务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经验的介绍。此外,作者还对香港和澳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进行整理和剖析,史料翔实、突出新意,介绍的诸多经验在社会工作亟待发展的今天更显珍贵。然而,由于现实环境的种种局限,本书对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阐述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但这是国内学者首次对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史进行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论述,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工作,从横向和纵向两维度进行梳理,其意义可谓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一书是彭秀良继《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一次读懂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著作之后又一深耕经典的社会工作史力作,是作者以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实践探索、丰富经验和理论思考为基础,坚持西方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自“马甸会议”召开以来我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三十余年的历史发展结晶,其写作视角、观点和方法均具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该书基于社会工作发展史视角的探索是我国在该领域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我们相信,无论是作为一部历史书籍来阅读,还是作为专业教材来品鉴,该书都不失为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领域的一部精品,定能给不少社会工作学者带来启迪与灵感。
(作者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邓小龙
标签:专业社会工作论文; 中国论文; 教程论文; 展望论文; 钩沉论文; 利他主义论文; 服务活动论文; 科学知识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