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警务合作
古力尼格尔·依马木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 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全新的国际警务合作模式,对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说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国家十分重视警务合作,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存在着政治关系复杂、安全形势复杂、制度差异较大,机构缺少刚性协调等障碍,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提升国际警务合作的有效性,这值得相关部门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大的精力。本文特意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警务合作做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一带一路”;国际警务合作;意义;有效策略;研究;思考
国际警务合作指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警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任务,一边预防犯罪行为,一边降低协同作战风险的执法形式。国际警务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跨境犯罪案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国际警务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获得“一带一路”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找到科学办法,总结有效策略,必须引起公安机关、警务人员、政府部门的多方关注。下文就此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国际警务合作的意义
(一)为了降低安全风险
“一带一路”主张的是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在商品流通、互通有无过程中,成功打造世界经济新型增长极。铁路、航运、管道运输安全无阻,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1]。虽然说各国的历史文化有差异,社会结构不一样,但是,只要让国际关系日益稳定,不断降低安全风险,那么,不论是区域合作还是经济增长,就都能变得异常顺利了。其实,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倘若社会舆情并不稳定、武装势力长期盘踞等等因素一直存在,那么“一带一路”继续推进的难度会非常大。要想为“一带一路”提供安全保障,就应该加强国际警务合作,通过合作方式的更新,合作内容的补充,促使各个国家拿出最强实力,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活动。
(二)恐怖主义形势严峻
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宗教原因,导致了涉恐案件频繁发生。“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降低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国际警务合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当前时期,涉恐犯罪也已经呈现出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降低了公共安全水平,各种问题摆在我们眼前,战略合作形势比较严峻[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合作的形式并不简单,至少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边境管理上的工作实现有效对接;其次是加强涉恐犯罪分子的管控,并将反恐情报及时的、广泛的传递下去;最后是加大对合作建设项目的保护力度,联合行动状态下,彻底挤压到恐怖分子、暴恐人员的生存空间。
十年前后的“倍的认识”学习方式基本不变: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几个多少”就是“多少的几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能否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创设“生生互动、生生互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自由表达和展示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充分动手操作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亟待扩展合作领域
“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传统跨境犯罪在与网络通讯、现代物流产业结合,手段十分高明,甚至说获得了高新科技的支持。这种情况下,警方打击犯罪行动的计划颇有难度。国外资本随之涌入,表面上增加了投资的机会,实际却使金融犯罪风险无处不在。通常情况下,跨国金融犯罪案件中涉及的人员很多,金额更是巨大,打击起来阻力重重,必须通过国际警务合作,才能将隐藏着的犯罪组织彻底瓦解。新型的跨境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影响着“一带一路”,威胁着社会治安。仅靠一个国家警务力量无法解决的犯罪问题,多个国家协同合作,便能发挥有效控制的重要作用,让“一带一路”倡议持续的、顺利的推进下去,国际间金融活动安全性才会有巨大的提升。
在负荷预测的应用中,一般需要0~24 h内每0.5 h的负荷预测数据,算法取预测日前一天0点~24点一共48个历史数据,加上预测日前一天平均负荷值,最大负荷值,平均气温,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测日平均气温作为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是预测日0点~24点每0.5 h的负荷数据。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国际警务合作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关注法制建设,签署多边协议
开展国际间的警务合作,同时打击跨境犯罪活动,需要获得不同国家的法律支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警务合作立法进程在加快,结合国际公约、合作协议,进一步规范法律形式,细化合作原则,有望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接。制定相关法规时,应把重点放在预防、处置传统跨境犯罪的安全威胁上,通过“一带一路”提升安全保卫水平,让国际警务合作朝着新的方向去发展。所有文件、合作内容都有拓展的空间,“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警务合作中还会产生更多的重要事项[3]。关于这方面,警务人员可以细化执法流程,推动双边合作,确定各方权利及义务后,要求各自完成规定任务,从而开启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二)配合基础研究,研判安全风险
信息技术已深入各行各业,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对土地整治从业人员有了新的考验,土地整治更加区别于传统的土地平整,有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当前的信息技术还在继续发展中,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必然将全覆盖。
国情、社情发生变化,将给“一带一路”沿线警务合作工作的开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说,在安全领域中研究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现存理论还不能作为警务决策的唯一支撑,双边警务合作中安全风险研判问题尚未解决,仍需有关人员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上,新型犯罪研判预警机制的设定上苦下功夫。首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政治环境做深入研究,从而增强国家司法体制、执法程序的专业性,要求警务人员参与国际警务合作活动时,会对新型的跨境犯罪做前瞻性研判,避免“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和谐社会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其次,进行国情、社情、舆情的评估,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推进中产生的安全风险,针对风险类型、风险特点、发展趋势提出对应的改进建议,同步提高警务合作评级能力、预警能力。
(三)运用先进技术,完善情报工作
“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提升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建立情报收集、处理、共享平台,是提高各国打击犯罪组织行动能力的必然之举[4]。当然了,不同国家的情报收集能力、情报交流水平是不同的,情报转化方面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警务合作中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为此,我们应当呼吁各个国家、不同地区共建深度信息交换机制,同时提出明确要求,让执法人员熟练掌握信息共享技术,了解到最实用的打击犯罪关键方式。“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应该深层次的、高水平的、有目的的展开大数据技术创新,探索一个新思路,从而完善犯罪情报信息系统。另外,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优势,确定大数据时代下的思维特征,在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存储过程中,找到典型犯罪行为,预测特定犯罪区域,大大的提升跨境犯罪警务联合行动的实效性、精准度。国际警务合作模式的构建,必须从传统思维过渡到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原理上,确保合作有主导,给“智慧新警务”战略部署的实施奠定下良好基础。
(四)培养警务人才,构建合作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更利于“一带一路”主导下国际警务合作模式的构建[5]。第一,积极的培养专家型警务人才,保证他们精通计算机安全、金融安全、犯罪侦查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执法水平越来越高,警务合作成效显著。第二,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涉外警察的综合执法能力,让他们养成业务学习的习惯,也有经验交流的平台,从而克服国际警务合作中存在的基础问题以及技术障碍。第三,依托公安院校、研究机构,专门开设对口专业,将更多精力放在涉外警务人员的培养工作中,深层主导,全方位提升国际警务合作的专业性、协调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应该面向全世界,各个国家携手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构建出全新的国际警务合作模式,使经济得以更好的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可以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任涛,赵忠俊.构建我国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的思考——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背景[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30(22):74-75.
[2]赵强,刘冲.“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国国际侦查协作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49(30):119-120.
[3]王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外反恐警务合作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11(09):216-217.
[4]赵中平,武详,刘文龙.“一带一路”区域融合背景下国际警务合作发展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15(06):85-86.
[5]张杰.“一带一路”之中亚地区跨国犯罪形势及其社会因素分析[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8,26(13):48-50.
中图分类号: D5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19-0162-02
作者简介: 古力尼格尔·依马木(1985- ),女,维吾尔族,新疆人,硕士,新疆警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