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当代大学生压力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重论文,难以承受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压力论文,生命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9年对许多中国人来讲可能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说其特殊,原因之一是这一年在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又重新出现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79—1999年20年间,是我国各项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也是大学生群体重塑自我、艰苦创业、证明自身价值的20年。如今,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条战线都活跃着大学生的身影,说他们是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生力军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大学生群体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一项“天之骄子”的桂冠,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耀眼的光环,局外人所能看到的似乎仅仅是他们身上的亮点。其实,“天之骄子”这个称号用来形容大学生群体,似乎并不十分准确、恰当,因为从字面上或从弦外之音来理解,这个词包含了更多的“幸运、机遇”之意,大学生群体真正的心路历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也随着大学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这个称号已不再象以前那样耀眼和令人眩目,但作为一种进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资格认证”,它将依然是众多风华少年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金字招牌。”
承认大学生群体的优势是容易的,比如年轻、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视野开阔等,但要想去挖掘、发现问题却往往很难。我们认为,对大学生群体(下文专指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公正、全面、客观的考察和评价是必要的,而发现本群体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而且,我们认为,压力是目前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最主要也最为严重的问题,它是我们了解大学生群体另一侧面的主线。
大学生压力现状
压力实质上是个体对付那些自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的内部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导致压力的产生的因素起码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因素,面对同样的问题,个体间不同的素质、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挫折经验储备决定了对压力的感受也不同。二是外部环境因素,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所谓宏观环境,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就业、制度等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程度的发展状况。所谓微观环境则是指大学生群体的近环境,主要包括生活氛围、学习氛围、人际关系氛围等方面。相对而言,微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持久,所形成的压力也更大。第三个因素是个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事实上,压力产生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一种绝对压力,压力大小是个体与环境多次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如拉扎勒斯于1966年所提出的“认知中介论”所说的,压力事件是否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除了受其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影响外,还与个体对其的认知评价有关。
明确了压力概念和压力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大学生的压力现状。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除了数据统计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报章杂志看到一些关于大学生事件的报道,如前些年南方某重点医科大学一名男生跳楼身亡,前段时间在北方某大学又发生了两名大学生跳楼自杀,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事实上,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同类事件发生。尽管我们不能作出所有大学生事件都是由压力所导致的结论,但有研究认为,任何事件在发生前的一刹那,确实和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着必然的联系。由此我们可能确定,压力水平或压力指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晴雨表,也是我们有关部门进行预防和教育应抓住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压力的类型
(一)社会压力
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正象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所说: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高变化性,在这里一切具有短暂性,多样性和新奇性,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而《哈佛商业评论》则载文指出,当今世界知识每7——10年翻一番,工科大学生迈入校门时就会发现,其所学知识的50%已经过时。所以,当代大学生经常会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意义?学到的东西将来究竟有什么用?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怎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竞争?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等新概念所倡导的人才模式则是这样一幅前景: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仅要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更要有自主、和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不仅要懂专业,而且还要善于人际交往。如此一来,刚刚通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走过来的大学生来不及喘息便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二)生活压力
也许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讲,最大的压力莫过于生活的艰辛。1994年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并轨”制改革实践,1997年全部高校实行“并轨”,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再加上社会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生所缴费用与上学花销在逐年加大,这成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压力源。据统计,我国高校困难大学生一般约占学生总数的10%—20%左右,而特困生占学生总人数的5%—8%。有人(许科红)的一项调查认为,特困大学生经常面对以下的心理困扰:1.生活上的窘迫感。一些特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其严重程度到了“不敢随便多吃一点东西,否则生活费就没有了”的地步。2.交往中的自卑感。一些特困生“总担心别人看不起,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个行为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3.对家人的欠疚感。特困生往往来自于老、弱、病甚至有父母死亡的家庭,他们最大的欠疚就是对不起亲人,他们不想让家人替自己背包袱,可自己又无能为力。“感觉自己很孱弱,已经20多岁的男子汉,还要劳累父母家人,麻烦学校”。4.对现实的无奈感,由于生活的贫困,这些大学生往往感叹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自信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生活困难,身体不好,压力大,以致学习成绩不好,极想改变,但又很难”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政府、社会、学校等都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校减免学杂费和勤工俭学等。但事实上,前四种方法涉及面太小,而勤工俭学也因组织落实不了或社会支持力度不够而“雷声大、雨点小”。
导致生活压力的另一因素则是部分大学生较差的自理和自律能力。我们知道,目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或者从小学开始就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其它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的习得都成了极其次要的事。这样的结果,使得这部分大学生一离开家庭、一离开父母,连打扫卫生、洗衣服都成了难事,成了这部分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就业压力
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其所形成的压力更大,涉及面也更广。据河南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业是最大压力源的学生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3%,另外,在对考研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38%的学生是出于“对知识的真正渴求”而有40%的学生则是想逃避现实的压力,把考研作为“避风港”。人才需求市场萎缩(或饱和)以及大学生择业种类和择业地的过于集中是造成这种心态及压力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据报道,1998年6月底,中国下岗职工人数已逾数千万, 另外还有大量行业人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又怎样呢?据一项调查(马永斌等1999年)表明: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能否发挥专长——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择业种类依次是三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毕业后希望去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沿海发达地区。尽管大学生与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会有一些出入,但差别也不会太大,试想,想去的都是几乎同样的单位,想到的几乎都是同样的地方(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再加上人才市场本身的容量有限,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残酷是可想而知的,压力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在就业方面的压力,还有部分原因来自于大学生个体家庭背景的差异。多年来,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分配的年代里,在我国似乎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惯例:有家庭背景的学生,有时不管学习成绩好与坏、素质高与低,最后都能分配到好的工作,留到自己满意的城市,而家庭背景比较差的学生,即便成绩再好,素质再高,也很难得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留到理想的城市。因此,一到临分配,这后一部分学生就会为自己的前途感到焦虑,担忧,感叹社会的不公,甚至产生怨恨以及某些过激行为。
(四)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导任务,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与学习打交道,所以由学习所形成的压力虽有时强度不是很大,但持续时间却很大,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据上文所提到的河南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0%的被试者感到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学习问题”。
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不恰当的社会比较。众所周知,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如果单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其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阶段都是相对优秀的,可一等进了大学校门,才知道优秀人才多的是,自己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鹤立鸡群”。这样比较的结果,就是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加倍努力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方面超过别人,性格变得极端、敏感、偏狭。二是由对专业和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所导致的压力。有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但为了拿文凭,为了考试过关还必须认真学习,这样便导致精神紧张,情绪抑郁。三是学习时间长,学习头绪多所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这在北京海淀区对16所大学所作调查中可以体现出来。调查认为,每天学习时间在9——11小时的学生占20.5%,11——13 小时者占34.1%,13小时以上者占30%。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和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另外,一些大学生为了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班,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内发现的“考证热”(如计算机、外语、律师、会计、摄影等)就是很好的例证,据说有80%的大学生都卷入其中。过多的学习头绪也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交往压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社会支持(或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对应激状态下的人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能有效地减少忧郁倾向和心态失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就认为,使人们感到幸福的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利、地位、成功,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在对毕业大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中也发现大学四年最使他们留恋的也是与朋友间的友谊。但是在现实的大学生群体中,人际关往并没有那么顺利,反而成了一些人心理障碍的根源。在大学生群体中渴求交往但又惧怕交往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既发生在师生间,也发生在同学间,既发生在同性间,更发生在异性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是个性原因,如自负、自卑、内向、自我中心等,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由于对人际交往意义认识的不足以及对人际交往方式方法的陌生。对交往的渴求与自身实际交往能力不足间的矛盾,再加上目前社会生活中对交往能力的极度重视,这些都形成了某些大学生的交往压力。有些学生禁不住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学校中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将来到社会上怎么办?”事实上,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
(六)个体内部压力
由大学生自身因素所成的压力叫个体内部压力,主要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造成。生理方面,有研究者把性爱问题与学业问题和交往问题并列为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的三大问题。我们知道,大学生青春后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成熟与学业间关系以及与异性间关系都是大学生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近来有研究对大学校园男女公寓的严格登记制度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做法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恐怕就是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在心理因素方面,不同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对人的影响不同,如性格内向者与性格外向者之间,胆汁质与抑郁质之间在对压力的看法上会有明显的不同。另外,象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心理过程也会对个体承受压力的状况产生影响。心理成熟度低往往也是大学生产生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压力的预防和减轻方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国家、社会、学校应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积极、公平的校内外环境。
(二)抓好大学生的摸底工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针对问题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对压力正确评价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三)尽可能允许大学生按兴趣选择专业,增加教学、授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如何去学习。
(四)一定要作好对贫困生、特困生的救助工作,这项工作国家、社会、学校要齐心协力来办好,而不是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
(五)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然,人才市场的兴旺靠的是经济的发展,但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在专业设置上也应适合社会的需求,要有长远眼光。除此之外,对大学生择业种类、择业地选择等问题要进行综合的指导和教育。
(六)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高校各级教育思想工作部门应负的主要责任。
(七)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讲,除提高整体心理素质外,也应习得一些应对压力的简单方法,如参加体育锻炼、培养文艺爱好,掌握放松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