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论文_向更新

论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论文_向更新

韶关市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中心 广东 韶关 512026

【摘 要】文章首先从混凝土建筑渗漏问题出发,对导致其渗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在该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要求,对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的基本原则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措施,指出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文章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渗漏处理;原则;措施

前言

水利工程项目对质量要求较高,需严格依照工程施工要求形成规范、科学的施工体系,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各环节质量均达到任务指标。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全面重视混凝土建筑渗漏问题,从项目内容及实践经验出发做好渗漏预防和控制,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混凝土渗漏防治效果,实现建筑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1 导致混凝土建筑渗漏的主要因素

从整体上而言,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一般多为结构裂缝引起,大多是由环境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导致,其具体表现在:

(1)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当温度骤然发生变化后,混凝土内部和外表面的应力出现明显差异,此时非常容易出现裂缝,导致混凝土建筑渗漏;当湿度较低时混凝土表面较干,其内部和外表面应力明显不同。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出现裂缝,混凝土建筑渗漏。

(2)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等不达标时混凝土的凝结效果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裂缝。与此同时,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石骨料、水等比例不合适时混凝土也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造成混凝土建筑渗漏。

(3)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不当、人员操作技术不合理、操作不到位等。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全面把握各项操作工艺,一旦施工技术不符合规范,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渗漏部分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具体的渗漏状况形成科学的防渗处理方案。一般渗漏处理的过程中应尽量“上截下排,先排后堵”,依照混凝土环境及混凝土结构特征,对渗漏处理的各项细节进行设计。与此同时,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时应尽量避开降雨较多的季节,这样更有利于渗漏处理过程中混凝土的凝结,减少混凝土的二次渗漏。

2.2 针对性原则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问题多种多样。在对上述问题处理时人员要从诱发该混凝土建筑渗漏的因素出发,实施针对性控制措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效果。如在蜂窝渗漏处理过程中应主要对混凝土的配比及振捣操作进行严格控制;伸缩缝渗漏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裂缝位置,确定表面处理或内部处理方案等。

2.3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的重要原则。在渗漏处理时需要依照经济性原则合理选取各项材料、设备等,在该基础上配置相应的人力资源,做好各项资源的规划和设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处理成本,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措施

3.1 有针对性地进行渗漏处理

混凝土渗漏处理过程中要先对渗漏区域进行开凿、清扫,直至到达混凝土密实区域即可。清扫完成后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找到渗漏源头并重新进行混凝土浇注、振捣、养护等,完成渗漏区域的重新施工。在伸缩缝施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下料和振捣两个环节,保证裂缝开凿区域无任何杂物后方可施工;灌浆时要对灌浆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不能过快或过慢,否则都将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效果。而在表面渗漏处理的过程中则先要明确渗漏的位置及状况,在该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渗漏处理措施。当渗漏较轻时只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即可,当渗漏较为严重时可以适当设置导管,对渗漏区域进行钻孔导渗。该操作的过程中导管需要沿着渗漏裂缝,铺设完成后要使用软性材料对导管周围进行填充并使用防水性砂浆对槽口进行回填。

3.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置质量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依照施工要求检验混凝土指标,全方位把握混凝土施工要点,从而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质量,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材料的控制。依照国家规范指标合理选取水泥、石骨料、砂石等。尽量选取标号较高的水泥作为混凝土配置材料,配置过程中要依照含泥量状况确定石骨料的粗细指标并加入适当的外加剂;

(2)配比的控制。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需依照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对材料配比进行设定,严格依照配比指标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必要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入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凝结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对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需在3min以内,必要情况下可以依照具体配置状况适当调整。

3.3 严格控制混凝土凝结温度

为了减少混凝土建筑渗漏问题,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人员需要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凝结时的问题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相应的手段保证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内部和外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应力差值,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一般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夏季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小混凝土的浇注厚度,从而增强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内部的散热,使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大体上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用水将砂石冷却,从而降低混凝土凝结时的温度,减少由外部高温引起的混凝土建筑裂缝;冬季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混凝土浇注层表面铺设塑料、秸秆、干草等进行保温,减少低温导致的混凝土内外应力不均衡问题,提升混凝土的凝结效果。

3.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湿度

湿度控制与温度控制的原理一致,均是通过外部设置实现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湿度的调整,使其在固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在夏季炎热时期,必须要定时向混凝土浇注面上洒水,以减少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引起的干裂,使混凝土顺利凝结。冬季时洒水很容易导致混凝土浇注面冰冻,对混凝土凝结具有一定的影响。该时期湿度控制时可以借助蒸汽实现,既提升混凝土的温度,又保证了混凝土的湿度,达到了双管齐下的效果。

4 总结

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渗漏状况实施相应处理措施,做好渗漏区域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使渗漏区域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保持一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应力差值,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张燕辉.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及渗漏的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6:113.

[2] 张雪花.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8:168-170.

[3] 韩红星.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及渗漏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264.

[4] 彭光华,查松山.水利工程冬季防止混凝土渗漏新技术探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24:10-11.

论文作者:向更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论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渗漏处理论文_向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