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终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李丹颖*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个过程。理论的发展要与时代相一致,并且凸显时代的特色。在网络普遍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下,掌握网络视域下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需要通过微信终端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微信终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 微信终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一、微信终端的特点
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有三大突出点:一是网络载体的交互功能。网络载体的交互功能是指网络除了提供技术性的工具外,还能引导使用者加入互动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双人、多人语音对讲,信息传递、图片分享等功能,并且好友圈还可以进行互动点赞、评论以及信息的转载;二是覆盖渗透功能。微信终端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大学生通过覆盖无限空间的思想观念传播载体的微信终端所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去剖析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上明确了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三是自身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范围广、且易于大学生不论处于何时状态只要点击微信终端就可以随时了解,通过微信终端还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2) 在水力梯度、土体类型一致的情况下,与排水管壁试样直径d=100 mm相比,排水管壁试样直径d=150 mm时单位体积含土量增长了8%~15%,排水管壁试样单位体积含土量随着试样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二、微信终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地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技术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媒体不断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开放性、网络化等特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精气神凝聚到一处,还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因此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学生的思想能够在教育者的要求下目标一致,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引导思想一致、心向一致以及鼓舞大学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思想,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艰巨,因此需要借助微信终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微信终端具有传播手段的兼容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以及信息的海量化和专门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就是要理论创新,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微信终端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有两点:一、与传统的思想载体相比,它的传播频率和更新的周期是相当快,从不同领域上都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二、外界的干扰,随着互联网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且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占主导文化,那么,“黑色文化”、“黄色文化”就会在网上大行其道。因此,迫切需要用微信终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让其在网络中充分发挥作用,消除各种反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微信终端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迅速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
三、微信终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一)加强对推送微信公众号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首先,要对推送微信公众号的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于人们在思想、精神上富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意义。其次,培训推送微信公众号的人员要进行形势政策的教育,经常给他们分析国际国内的发展变化,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且在进行政策教育时,引导推送人员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到形势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分析党的各项政策。最后,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对推送微信公众号的人员进行理想教育,激励他们心胸宽广,引导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当中,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努力、奋斗。
(二)根据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利用公众号有针对性的推送
教育对象在成长的时候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都会造成教育对象自身发展层次的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公众号的推送还可以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运用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去推送,目的使受教育者能够通俗易懂,坚持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引导受教育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真正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必须强调的是,学生分层应该是一种隐性分层。或者说,教师在实施分层时,应充分把握分层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自身的消极定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产生互补以及教学的生长力和助推力”[3]。因此,教师应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展开教学分层,并让学生意识到水平互异的每个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平等且不可或缺的。
[ 参 考 文 献 ]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张福平,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3]徐荣梅.传播视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6-0124-01
*作者简介: 李丹颖(1994-),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标签:微信终端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实现路径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