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属于文明古国,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古建筑艺术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保护好文物古建筑是当代文物保护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文物古建筑价值的保存,如何修缮文物古建筑让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存是当代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
一、文物古建筑修缮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时要慎用落架大修。文物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载体,包含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融入在建筑的工艺、外观、构造等方面,建筑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完整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当进行落架大修时,其原本的完整性就会被打破,即使修缮中对其进行了恢复,但毕竟是重新组合了一次,无法与原本的建筑做到完全的一致。另外,在落架中不可避免地会建筑的一些部分有损坏,包括木质构件、彩绘等,在修缮中还需要对一些腐蚀、老化严重的构建进行替换,这样就打乱了古建筑的原有材料的组合,也是历史信息大量的丢失。在文物的修缮中,要注意建筑构件的替换方面的事项,不可轻易使用新的构建来替换旧的构件,原有的构件如果可以使用,就尽量使用,需要的加固的,加固后使用,遵循以养护为主的原则,建筑能够小规模修复,就不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并且主要在修缮时,尽可能采用与原本建筑材料一样的材料、工艺进行修缮,这样也是最大化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在对古建筑的墙体进行修缮时,一般都会注重外表的一致,但是很容易忽略墙体材料的一致,因为古建筑墙体的材料大多是土坯,其工艺比较繁琐,材料不好制作,一般都会使用砖块如青砖、红砖等来代替土坯,还有的古建筑的墙体中被掺入水泥,虽然这样的修缮方法可以是古建筑的墙体得到加固,但是古建筑本身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也被破坏。
二、当前文物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存在问题
(一)民众保护修缮意识淡薄
第一,对于文物古建筑保护中的问题及突发性事件,民众表现非常冷漠,如在一些偏远地区出现文物古建筑时,往往因为疏于监督和管理,导致很多盗取者将其盗取或损坏,而对此民众发现了也不会上报相关部门,甚至还参与其中;第二,民众破坏文物古建筑现象越来越严重,如很多民众去到文物古建筑旅游景点时,往往会在文物古建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等,此外还有一些开发商、经营者也有意无意的存在破坏古建筑的行为。
(二)保护修缮方法有待提高
文物古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长的历史时问,所以在建筑行业及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文物古建筑因受到发展的影响而出现了很多破损,因此,对文物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及修缮就极为重要,但目前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及修缮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老城区内街道、建筑、景观的修缮及改造,所使用的都是一些“整旧如旧”的方法,不但没有保护好和修缮好文物古建筑,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文物古建筑的完整性,所以文物古建筑保护及修缮方法有待提高。
(三)文物古建筑整体性遭到破坏
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很多城市出现了老城区及新城区等多种区域划分,使城市结构变得复杂多变,并促使社会人文环境复杂化,最终破坏了仅有的、具有文化代表的文物古建筑,并使之从城市中减少或消失,即便还存在一些文物古建筑,但因不科学保护与修缮,导致文物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对策
(一)文物古建筑单位要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
虽然国家出台了文物的保护的相关法规,但是在实际具体的修缮工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施工标准、规范以及检验标准,因此,在实际古建筑的修缮中,施工具有很大的随意,这不利于建筑的历史信息的保存。一般古建筑修缮中项目繁多,工序复杂,例如木构架、屋顶、墙体等,都是需要进行修缮,修缮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修缮时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不利于文物的保护。针对这种现象,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对实际的修缮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文物古建筑历史价值的保留。
(二)采用科学的修缮与保护方法
第一,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维持原貌原则”,尽量避免直接更换构件;第二,在修缮与保护时,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充分保持古建筑文物的原始形态和历史价值;第三,修缮前,需要对古建筑文物进行详细检查,逐一记录构件损坏情况,邀请保护单位、监管部门、文物和历史专家组成修缮小组,选择最科学合适的方案;第四,修缮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环节,将照片等文件存档,作为以后进行修缮与保护的依据;第五,合理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古建筑文物的材料主要包括木、石、砖、瓦、灰,在修缮时要注意使用相同质地的材料,保持建筑文物原有的外观以及采用的工艺技术;当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不能满足修缮工作时,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要以不损害文物为前提;同时,采用监控和计算机技术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监控和检测。
(三)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整体性
古建筑文物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是一个和谐系统的整体。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古建筑文物虽然没有受到破坏,但周围环境被破坏重建,使文物丧失了原有的整体性和美感。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征询文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古建筑文物进行隔离规划,保持文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必要时需要避开古建筑文物或者建设新城区。另外,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需要考虑文物的性质,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性建筑,需要就地保存,保护其象征意义;对地域性和标志性建筑,需要保存建筑的主要形象,延续地域的文化特征。
(四)提高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提升专业的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针对当前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学校教育、人员的培训等,另一方面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工作,增强文物修缮和保护综合能力。
(五)培养古建筑文物传承人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还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文化传承,特别是历史人物的纪念性古建筑。因此,一些古建筑对文物后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需要征求相关传承人的意见,尊重其文化传统和保存的历史资料。
四、结语
总之,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具有重要意义,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首先要建立档案资料,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并且重视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环境风貌,建立长效机制,长期对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总之,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国建的重视,认识到文物古建筑是最能具体和承载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物保护工作要持续进行,使文物能够得到更长久的保护,为后代留下更多具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2017(05):132-133.
[2]柴泽俊.修缮保护古建筑文物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J].古建园林技术,2011(03):12-14.
[3]陈峥.浅析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83-184.
论文作者:汤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古建筑论文; 文物论文; 建筑论文; 历史论文; 构件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