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质量目标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质量目标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素质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特征论文,素质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上,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创新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可以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对既有文明的伟大超越作为自身最高价值追求的超越式教育。

(二)相对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将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这就决定创新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能在激烈变革的环境中自由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终身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公民。所以说,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三)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创新教育则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品质,破除陈规的批判精神,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的胸襟等等。所以,追求健全人格是创新教育一大特征。

(四)相对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从教育模式角度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因为创新教育培养的是人类本质最高体现的创造素质。所以说,创新教育既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二、创新教育的素质目标

(一)创造能力体系 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包括①创造智慧能力。系创造能力的内在品质,它涵盖超常力(超越常态的思考力);进取力(朝气蓬勃的生机力);想象力(对已有表象加工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综合力(明晰而简洁的概括力);选择力(去粗取精的筛选力);批判力(以辩证的审视剔除糟粕的能力)。敏捷力(深刻、灵活、独创、批判的思维能力)。②创造操作能力。即创造能力的外显行为,它不是常规的听说读写算能力,而是指像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能力,包括解放头脑的能力;解放双手的能力;解放眼睛的能力;解放嘴的能力;解放时间的能力;解放空间的能力。

(二)创造个性体系 创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核心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包含两个体系:①创造意向水平。包括浓厚的创造兴趣;远大的创造理想;批判的革新精神。②创造人格特征。指创造力强的人和一般人所不同的那些特征,包括鲜明独特的个性,较少从众行为,好独立行事;敢冒风险的精神;不怕挫折的意志和抗挫生存发展的能力。

标签:;  ;  ;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质量目标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