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供水总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电气设备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电气设计也成为了智能建筑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要充分掌握一些要点,这样才能切实做好电气设计工作,尽可能的确保智能建筑正常投入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建筑中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对策
电气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和建筑企业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智能建筑的出现使得电气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更加全面和广泛。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有:保障建筑物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提高智能建筑的节能性,增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等等。电气设计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设计内容越来越复杂和结构变化的多样性,使得在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供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照明控制方式缺乏科学性,建筑内部通风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等等,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
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1)保障建筑物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在智能建筑物电气设计中,要对建筑物电气综合布线,如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建筑物的照明系统设计,如照明的强度,光源等、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路等加以科学设计及处理,使建筑物基本功能能够得到保障。(2)提高智能建筑的节能性。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一些无用损耗,针对这些损耗,应在电气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以增强建筑物的节能表现。(3)增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及设计成本,使设计投资与节能表现相匹配,不能盲目追求节能性而提高设计成本。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势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建设单位的基本要求,在规划设计方案方面要做到深入和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设计产品既要在整个外观上大气美观,也要为后期的维护服务工作提供便利。智能建筑作为时代经济发展和人文精神世界进化的一种产物,相比与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显然要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概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能建筑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声与味道。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智能大厦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事先确定的日历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对室内环境不同标准实施自动控制,自动升降室内照度与温湿度,并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
(3)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线,就可简捷、快速地改变插座功能;
(4)在智能建筑中,用户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最新信息和资料。通过国际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各种业务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决策和竞争。
3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中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发展的情况来看,在电气节能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还有很多技术因素不够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由于电气工程师们的技术水平不一,工程师在进行图纸设计时,对建筑物内用电的总负荷量和变压器的负荷等级没有做明确说明。变配电所的地址选址也不太合理。
(2)照明控制方式,对高能耗的LED照明系统的选择不合理,照明能耗在建筑能耗占了很大部分,造成了能源消耗不合理。其中照明开关控制和节能控制系统的漏洞,造成不良影响的电气节能系统的开发。
(3)建筑内部由于通风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内部空气循环不好或室内温度不稳定。在一些大型的商业楼或写字楼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通风和室内通风不良的和不合理的设计,还有中央空调、通风设备的选择和不合理的操作方式,导致室内通风不畅,通风形成的冷负荷,使中央空调的耗冷量大幅增加。智能大厦由于内部给排水、采暖通风系统运行或设备选型不合理,将导致智能大厦建筑电气设计能耗变高。
(4)在现阶段建筑节能系统就是缺乏一个能够统筹兼顾的好系统,才导致在实际使用运行过程当中使节能系统不能高效运行。合理的统筹兼顾才能保证智能控制电气系统中的各个电气设备高效率运行。
4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合理和简洁的措施便是综合布线系统,它能够实现线路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电气设备终端的连接作用。要考虑将这些错综复杂的线路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置,确保线路畅通。同时,为了提高设计的经济型和高效性,要求设计人员认真思考每条线路的走向和接连位置,确保不会出现多线和缠线的情况。在智能建筑线路设计中,线路的走向一般包括水平走向和垂直走向,水平走向的路线较为简单,合理规划线路的连接问题,在空间选择上比较自由。而垂直方向上的线路走向,需要考虑到各个房间位置的分布情况,对线路终端要有清晰的认识。智能建筑的线路安排都有明确的线路标识,科学地进行安排,同时,在需要进行复杂设计电路的基础上多预留充足的空间,为垂直方向上的线路提供保障。
4.2层高的设计
智能建筑通常用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上,在生活功能上对电气设施的需求量也就会增大,线路管线布置上要比传统建筑复杂,所以,在进行电气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各条线路的线管布置问题。在功能使用上除了消防线路、通风管道和天花线路等必须考虑的问题,还要对功能要求上的额外线路进行安排,制定科学的线路布置图纸。此外,在设计高层线路时要考虑到下层线路会对高层线路产生的影响,注意到线路之间连接的互扰性和稳定性。
4.3安设连接插座
安设接连插座能够和建筑当中的其他设备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得墙面的外观更加舒适。在安装过程中要考虑到周围电气设备的位置摆放,同时选择不宜重新布置的墙体,考虑线路之间的连接问题。在电气设施使用过程中要做到方便快捷,使用户能够感受到高质量的用电系统。同时,在安设接连插座时要选择好配电系统墙,方便对线路的连接和改设。在安设接连插座时控制好整体的布局,使各条线路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保障线路与插座之间能够相互符合,注意契合度,为以后电力的运行和电气设备的放置提供保障。
4.4地面以及天花板
室内的地面和天花板除了要求平整性和美观外,还要具备电气设计线路能够水平布置的功能。设计中地面和天花板都可以作为线路架设的桥梁,线路设计过程中一般分为架空、埋设线路和制作地毯配线,根据内部建筑的需求来决定地面水平布线的方式和特点。同时,在天花板的布置上,应该按照建筑整体设计的要求布置,包括风格、电气设备的装置、照明灯具的安排等,在线路设计上也应该对整体的布局进行考虑,预留足够的空间,为其他布线任务做好准备。注意布置的顺序和艺术特性,尽量考虑到布置的美观性,增加建筑的艺术氛围整体的视觉感受,使所有设计的布局都能够合理整齐。
参考文献
[1]浅谈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J].刘敏.山西建筑.2015(06).
[2]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监控[J].李熹,张鑫华.科技传播.2012(22).
[3]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J].蒋小洛.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2(07).
[4]浅谈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J].徐永强.中国房地产业.2015(Z2).
[5]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抗干扰[J].张建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
论文作者:侯毅,宋卫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线路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系统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