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地区经费配置差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费论文,中等职业学校论文,差异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2)13-0025-12
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地区差异分析
(一)生均教育经费总量及其与高职高专和普通高中的差距分析
1.总生均教育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由表1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从2007年的6 245元增加到2008年的7 275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比高职高专生均教育经费(低)的差距在2007年、2008年呈增加趋势,2009年有所减小且低于2007年的差距水平;而比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高)的差距在2007年、2008年呈增加趋势,2009年有所减小但仍高于2007年的差距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7年的15个增加到2008年的16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4个,即近一半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从2007年的3 247元增加到2008年的3 940元(比高职低888元,比普通高中高606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4 548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高职高专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低)的差距在2007年、2008年呈增加趋势,2009年有所减小但仍高于2007年的差距水平;而比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高)的差距在这三年间呈逐年增加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6个增加到2008年的17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5个,即一半的地区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07年的52.00%增加到2008年的54.16%,再增加到2009年的56.86%,在这三年间呈逐年增加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22个减小到2008年的21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20个,即全国20个以上的地区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这一数字在这三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生均教育经费总量最高与最低五地分析
1.总生均教育经费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大五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最高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上海16 853元、北京14 843元、海南12 226元、浙江10 219元、天津8 622元,2008年分别是上海20 385元、北京18 809元、海南11 960元、浙江11 749元、西藏9 689元,2009年分别是北京22 700元、上海21 768元、浙江12 597元、海南11 766元、天津11 686元,即北京、上海、浙江、海南在这三年里均位列前4位,天津在2007年、2009年位列第5位,而西藏则在2008年位列第5位。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上万元的地区总共有8个,除了排名前五的地区外,排名第6-8位的分别是辽宁11 147元、新疆10 791元、西藏10 149元。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海南9 577元、上海9 015元、北京7 890元、西藏7 722元、天津5 694元,2008年分别是北京11 455元、上海10097元、西藏9 166元、海南6 645元、天津6 090元,2009年分别是北京13 771元、上海11 041元、海南9 850元、西藏9 095元、天津7 442元,即北京、上海、海南、西藏、天津在这三年里均位列前5位,只是具体顺序除天津外都有些变化。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最大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西藏92.01%、海南78.33%、黑龙江69.04%、贵州68.39%、天津66.03%,2008年分别是西藏94.60%、青海71.21%、黑龙江70.25%、贵州68.42%、内蒙古67.49%,2009年分别是西藏89.62%、海南83.72%、黑龙江80.63%、内蒙古70.54%、青海70.50%。
可见,在2007-2009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北京、上海、海南、浙江、天津、西藏都在全国位列前面,到了2009年,生均教育经费最高五地区均超过万元,而生均预算教育经费最高五地区均超过7 000元。西藏、黑龙江、海南、贵州、内蒙古、青海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最大的地区。
2.总生均教育经费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小五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湖北4 038元、河南4 033元、安徽3 977元、陕西3 944元、贵州3 881元,2008年分别是江西5482元、安徽4 754元、贵州4 728元、河南4 620元、湖北4 114元,2009年分别是河南5 529元、江西5 437元、安徽5 359元、贵州4 676元、湖北4 569元,即河南、安徽、湖北、贵州在这三年里均位列倒数5位内,陕西在2007年位列倒数第2位,而江西则在2008年、2009年位列倒数第5位和倒数第4位。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低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江西2 360元、湖南2 274元、陕西2 143元、安徽1 788元、湖北1 641元,2008年分别是重庆3 063元、江西3 003元、河南2 817元、安徽2 137元、湖北1 840元,2009年分别是重庆3 412元、贵州3 194元、江西3 165元、安徽2 443元、湖北2 331元,即江西、安徽、湖北在这三年里均位列倒数5位内,且湖北、安徽则在三年里均位列倒数第1位和倒数第2位,而湖南、陕西在2007年位列倒数第4位和倒数第3位,重庆、河南在2008年位列倒数第5位和倒数第3位,重庆、贵州在2009年位列倒数第5位和倒数第4位。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最小五地区2007年分别是重庆45.07%、安徽44.96%、湖南43.23%、湖北40.64%、江苏39.30%,2008年分别是浙江48.69%、重庆48.48%、安徽44.95%、湖北44.73%、江苏42.43%,2009年分别是上海50.72%、浙江48.75%、湖南48.18%、安徽45.58%、江苏44.67%,该比例在2007年低于50%的地区还有四川49.15%、广东47.22%、新疆46.33%、浙江45.77%,该比例在2008年低于50%的地区还有上海49.53%。
可见,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中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在这三年里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也比较明显,在这三年里,中部江西、安徽、湖北三省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至2009年,两种经费均为全国最低的湖北分别仅为4 569元和2 331元。重庆、湖南(2007年)、上海(2009年)、浙江、安徽、湖北、江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最小的地区。
(三)生均教育经费总量的地区差异分析
1.京津沪、东、中、西地区间的总生均教育经费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及其比例的差异。如果把全国各地区分为京津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东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地区(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的话,这四类地区在三年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地区值为,2007年:京津沪13 907元、东部6 929元、中部4 421元、西部5 312元;2008年:京津沪16 639元、东部8 140元、中部5 154元、西部6 376元;2009年:京津沪19 283元、东部8 835元、中部5 778元、西部7 175元。四类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值为,2007年:京津沪7 712元、东部3 496元、中部2 247元、西部2 932元;2008年:京津沪9 410元、东部4 269元、中部2 775元、西部3 642元;2009年:京津沪10 980元、东部5 009元、中部3 200元、西部4 340元。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的地区值为,2007年:京津沪55.45%、东部50.45%、中部50.83%、西部55.20%;2008年:京津沪56.55%、东部52.44%、中部53.84%、西部57.12%;2009年:京津沪56.94%、东部56.69%、中部55.38%、西部60.49%。
可见,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1万多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近1 400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1 600多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5 000多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1100多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600多元。即“中部塌陷”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远远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无论是京津沪地区,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均超过55%,且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2.总生均教育经费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异指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在2007-2009年间的极差值从12 972元↗16 271元↗18 131元,这三年间其极差率从4.34↗4.96↗4.97,其标准差从3 087元↗3 614元↗4 129元,其变异系数(反映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从0.494↗0.497↗0.516。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的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是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且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离差程度。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2007-2009年间的极差值从7 935元↗9 615元↗11 440元,这三年间其极差率从5.83↗6.23↘5.91,其标准差从2 044元↗2 179元↗2 593元,其变异系数(反映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从0.629↘0.553↗0.570。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且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离差程度。
可见,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最高与最低值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分别达18 131元和11 440元,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地区的相对差距分别达4.97倍和5.91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教育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达0.570,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
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事业经费地区差异分析
表2反映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及其各种差异的情况。
(一)生均事业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分析
1.生均事业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由表2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事业经费从2007年的6 014元增加到2008年的7027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7 61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5个保持到2008年的15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3个,即生均事业经费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不到一半。
2.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从2007年的3 123元增加到2008年的3 809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4 26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7个增加到2008年的18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6个,即超过一半的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的比例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预算内生均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的比例从2007年的51.93%增加到2008年的54.21%,再增加到2009年的55.97%,在这三年间呈逐年增加趋势。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21个减小到2008年的20个,再增加到2009年的21个,即全国20个以上的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的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生均事业经费最大五地与最小五地分析
1.生均事业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大五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生均事业经费还是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新疆、西藏、海南都是全国位列最前面的地区,且至2009年,生均教育经费最高五地区均超过1万元,而生均预算事业经费最高五地区均超过6 600元。西藏、黑龙江、海南、贵州、内蒙古、青海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比例最大的地区,均超过65%。
2.生均事业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小五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事业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中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在这三年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也比较明显,中部江西、安徽、湖北三省在这三年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事业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均为最低的湖北,二费仅为4 470元和2 236元。重庆、浙江、湖南(2007年)、四川(2009年)、湖北、安徽、江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比例最小的地区。
(三)生均事业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1.京津沪、东、中、西地区的生均事业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及其比例的差异。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事业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1万多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1 300多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1 600多元;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近6 000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900多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700多元。即“中部塌陷”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远远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的比例无论是京津沪地区,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均超过55%,且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2.生均事业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差异指标。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事业经费及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最高与最低值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分别达17 558元和10 887元,相对差距分别达4.93倍和5.87倍,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事业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达0.543,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而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人员经费地区差异分析
表3反映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及其各种差异的情况。
(一)生均人员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分析
1.生均人员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由表3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人员经费从2007年的3 410元增加到2008年的4 048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4 34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6个减小到2008年的15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4个,即不到一半地区的生均人员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从2007年的2 407元增加到2008年的2 899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3 09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9个减小到2008年的17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5个,即近一半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的比例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的比例从2007年的70.58%增加到2008年的71.62%,再减小到2009年的7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7个保持到2008年的17个,再增加到2009年的18个,即全国十七八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的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生均人员经费最高五地与最低五地分析
1.生均人员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大五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生均人员经费还是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上海、北京、天津、西藏在这三年中几乎都是全国位列最前面的地区,截至2009年均超过5 800元和5 000元(预算内的)。西藏、黑龙江、山西、贵州、陕西、甘肃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比例最大的地区,均超过82%。
2.生均人员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小五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人员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中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及西部贵州省在这三年里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也比较明显,在这三年里,中部河南(2007、2008年)、江西(2009年)、安徽、湖北三省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且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人员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均为最低的湖北,两费仅为2 666元和1 797元。北京、浙江、重庆、湖南(2007年)、新疆(2007年)、广东(2008、2009年)、上海(2008、2009年)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比例最小的地区。
(三)生均人员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1.京津沪、东、中、西地区的生均人员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及其比例的差异。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人员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5 800多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600多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900多元;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近3200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553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610元。即“中部塌陷”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远远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的比例无论是京津沪地区,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均超过62%,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京津沪地区。
2.生均人员经费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差异指标。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人员经费及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地区间最高与最低值的绝对差距分别达10 452元和5 303元,相对差距分别达4.92倍和3.95倍,生均人员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人员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达0.515,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京津沪地区。
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地区差异分析
表4反映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其各种差异的情况。
(一)生均公用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分析
1.生均公用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由表4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从2007年的2 604元增加到2008年的2 979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3 27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2个减小到2008年的11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9个,即只有近10个地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2007年的716元增加到2008年的910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1 16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4个增加到2008年的16个,再保持到2009年的16个,即近一半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从2007年的27.51%增加到2008年的30.56%,再增加到2009年的35.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8个增加到2008年的21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9个,即全国近20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生均公用经费最大五地与最小五地分析
1.生均公用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大五地区。在这三年里,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生均公用经费还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北京、上海、浙江、海南、广东几乎都是全国位列最前面的地区,截至2009年,均超过4 789元和1 874元(预算内的)。西藏、海南、内蒙古、北京、辽宁、黑龙江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比例最大的地区,均超过52.95%。
2.生均公用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小五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在这三年里,中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及西部贵州省几乎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中“中部塌陷”现象也比较明显,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四省在这三年里几乎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且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最低的贵州仅为1 795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低的湖北仅为440元。三年里,山东、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始终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比例最小的地区。
(三)生均公用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1.京津沪、东、中、西地区的生均公用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其比例的差异。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4 685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697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717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京津沪地区要比东部地区高2 789元,西部地区要比中部地区高474元,而东部地区仅比西部地区高118元。即“中部塌陷”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远远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无论是京津沪地区,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均超过29%,且京津沪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2.生均公用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异指标。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地区间最高与最低值的绝对差距分别达9 863元和6 086元,相对差距分别达6.49倍和14.83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公用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达1.013,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五、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基建经费地区差异分析
表5反映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及其各种差异的情况。
(一)生均基建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分析
1.生均基建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和普通高中的差距。由表5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基建经费从2007年的231.6元增加到2008年的248.2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374.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从2007年的12个减小到2008年的9个,再增加到2009年的11个,即只有10个左右地区的生均基建经费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从2007年的124.7元增加到2008年的130.3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286.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从2007年的13个下降到2008年的11个,再保持到2009年的11个,即11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的比例及其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的比例从2007年的53.85%下降到2008年的52.51%,再增加到2009年的76.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17个增加到2008年的21个,再增加到2009年的23个,即全国超过20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的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生均基建经费最大五地与最小五地分析
1.生均基建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大五地区。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基建经费最高五地区分别是吉林5 083.7元、河北2 422.2元、山东1 463.9元、江苏1 071.6元、新疆869.5元,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最高五地区分别是海南5 052.8元、西藏2 422.2元、青海1 463.9元、新疆1 023.6元、宁夏755.9元,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最大五地区分别是上海100%、西藏100%、青海100%、宁夏100%、辽宁99.74%,高于95%的地区还有海南99.39%、四川99.33%、贵州99.16%、重庆99.13%、陕西98.95%、河北98.74%、江西98.32%、北京96.38%、浙江96.36%、新疆95.52%、湖北95.39%。
2.生均基建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及其比例的最小五地区。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基建经费最低五地区分别是江西123.9元、甘肃99.2元、辽宁97.6元、北京76.0元、上海47.8元,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最低五地区分别是山西105.8元、河北96.4元、湖北94.6元、山东41.0元、天津19.6元,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比例最小五地区分别是福建50.80%、河南44.80%、江苏36.72%、湖南26.86%、天津25.75%。三年里,江苏、天津、上海、福建、吉林、湖南、海南几乎都是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比例最小的地区。
(三)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1.京津沪、东、中、西地区的生均基建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及其比例的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基建经费及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呈“中部塌陷”现象,2009年,中部仅为326.0元和156.7元(预算内的),就生均基建经费而言,东部地区要高于西部、中部和京津沪地区,就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而言,西部地区要高于京津沪、中部和东部地区。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的比例无论是京津沪地区,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均超过48%,且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2.生均基建经费与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差异指标。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间差距水平很明显,要明显高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事业经费、生均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水平。截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基建经费及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地区间最高与最低值的绝对差距分别达5 035.9元和5 033.2元,相对差距竟分别高达106.44倍和258.32倍,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基建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达3.372,而东部地区更高达4.952,东部地区的差异水平要大于全国的和京津沪、中、西部地区的,具体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
六、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预算内生均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地区差异分析
表6反映了各地中等职业学校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情况。
由表6可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从2007年的96.16%增加到2008年的96.68%,再下降到2009年的93.70%。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从2007年的20个增加到2008年的22个,再减小到2009年的19个,即近20个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的最大五地与最小五地分析
1.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的最大五地区。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最大五地区分别是天津99.74%、山东99.07%、上海98.05%、浙江97.68%、山西97.58%,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比例最大五地区分别是河北85.69%、西藏84.22%、江苏83.10%、湖南82.82%、山东82.74%,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最大五地区分别是北京49.73%、广东43.85%、辽宁42.57%、宁夏39.21%、海南39.06%,高于30%的地区还有青海35.03%、上海34.42%、广西33.85%、重庆33.57%、云南32.83%,介于25%-30%之间的还有陕西27.44%、浙江27.02%、四川26.82%、新疆25.39%。这说明这些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是较为合适的,其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大致在7∶3左右。
2.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的最小五地区。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最小五地分别是新疆84.70%、宁夏84.27%、青海74.23%、西藏73.37%、海南48.70%,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比例最小五地区分别是海南60.94%、宁夏60.79%、辽宁57.43%、广东56.15%、北京50.27%,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最小五地区分别是山东17.26%、湖南17.18%、江苏16.90%、西藏15.78%、河北14.31%。
(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及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的京津沪、东、中、西地区差异分析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分别是京津沪97.18%、东部93.81%、中部95.11%、西部91.50%,各地区间差距不是很大;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比例分别是京津沪62.23%、东部73.57%、中部78.65%、西部71.69%,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分别是京津沪37.77%、东部26.43%、中部21.35%、西部28.31%,京津沪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1.至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达到近8 000元,比普通高职高专低近4 000元,比普通高中高900多元。近一半的地区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事业经费、人员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和16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及人员经费比例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余个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事业经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北京、上海、海南、浙江、天津、西藏、新疆等地区几乎都在全国位列最前;“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要远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又高于西部,西部又高于中部,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在2007-2009年间几乎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呈“中部塌陷”现象,就生均基建经费而言,东部地区要高于西部、中部和京津沪地区,就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而言,西部地区要高于京津沪、中部和东部地区。
3.西藏、海南、贵州、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北京、辽宁几乎都是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事业经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事业经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比例最大的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例是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且截至2009年均超过55%;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比例是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且截至2009年均超过55%;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占生均人员经费比例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且截至2009年均超过6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比例是京津沪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且截至2009年均超过29%;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占生均基建经费比例是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且截至2009年均超过48%。
4.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经费比例在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是很大,均在95%左右。截至2009年,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比例分别是京津沪62.23%、东部73.57%、中部78.65%、西部71.69%,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京津沪地区;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分别是京津沪37.77%、东部26.43%、中部21.35%、西部28.31%,京津沪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比例介于30%-35%的地区有青海35.03%、上海34.42%、广西33.85%、重庆33.57%、云南32.83%,介于25%-30%之间的有陕西27.44%、浙江27.02%、四川26.82%、新疆25.39%,说明这些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所占的比例是较为合适的,其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大致在7∶3左右。
5.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教育经费(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其变异系数均达到0.543以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变异系数高达1.013,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变异系数高达3.372,东部地区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变异系数更高达4.952),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而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离差程度是东部地区的差异水平要大于全国的和京津沪、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
生均人员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要大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极差率及变异系数,生均人员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至2009年其变异系数达0.515,全国总的差异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间的离差水平很明显,要明显高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事业经费、生均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离差水平。其极大极小值之间的相对差距更是高达近260倍,如2009年生均基建经费及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地区之间的最大与最小值绝对差距分别达5 035.9元和5 033.2元,相对差距竟高达106.44倍和258.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