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视角论文,路径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学语境中的不同范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主流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增长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指经济的人均产出或收入的增加。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怎样实现经济增长。通常将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规模的扩张;而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完善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一般来说,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应于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阶段,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应于较为发达的经济发展阶段。当一个经济体较为落后时,它的经济增长只能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因为这时候它还没有实力进行大规模的科研投入。但当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单靠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要素投入无法抗拒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这时候必须靠技术的进步,靠人力资本的提升,靠知识的积累,靠制度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集约型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经济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经济实力的增长;(2)经济效率的进步;(3)经济制度的完善;(4)人自身价值的提升。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过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的过程。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①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存在明显区别:
其一,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增长只是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含结构、质量、效益、环保、消费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其二,经济发展方式的组合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复杂。经济增长方式只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组合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复杂组合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多种因素的组合类型。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更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集粗放型与集约型于一体的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淘汰粗放型经济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要求我们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处理好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重点实现经济的数量型扩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要求体现发展的耦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自身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
促使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取向
让已高速运行多年的经济列车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促使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取向。而要让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就必须大力倡导集约型、质量型、结构优化型、市场主导型、创新驱动型、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1.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为宽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排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是包含这种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支撑,在许多地方、许多领域,粗放的、低端的、雷同的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却屡禁不止。今天,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要由过去那种主要依赖于增加投入和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同时,要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节约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②
2.从数量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和速度,没有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没有社会产品的大规模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但是,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方式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保证社会全体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融洽;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创造条件,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3.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
其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科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十一五”时期是推动我国由高科技产业大国向高科技产业强国转变、培育和形成高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经济发展应该十分重视提高高科技产业的比重。我国在发展高科技方面还严重依赖外资与外国技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独创的核心技术缺乏。因此,必须在少数关键领域加大投入,使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60%~70%左右,我国2006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9.3%,比前两年还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慢、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不仅导致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而且形成了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③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其二,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优化,从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政策基点是重投资,一切以投资为中心,着力提高投资规模和效率。现在要逐步转移到重消费上来,以解决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0年的63.8%,降到2006年的38.9%。④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出消费这个重点,不断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一是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应该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二是要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顺应社会需求的增长,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有明显的不足。如果将人们通常认为的粗放式或外延式发展看作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产物,将集约式或内涵式发展视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标志,那么,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的特征。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为:(1)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比如土地和资金等,仍然以政府的行政性配置方式为主导;(2)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3)经济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式或外延式发展的表象特征。由此看来,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具有的不适应性,是经济效率难以在高位释放的重要原因。
市场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众所周知,市场竞争是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进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市场竞争不仅会产生优胜劣汰的客观效果,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所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会直接引致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经济效率在高层次释放,充分释放出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
因此,必须努力促使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5.从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典型的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2006年我国GDP达到27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但是,我们为此消耗的能源为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消耗的钢材为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消耗的水泥达到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⑤ 另外,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换取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2006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拥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但关键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⑥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沿着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下去,不用多久,我国的经济将会由于得不到资源要素的支撑而无法继续发展。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将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6.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仅包括数量的增长而不包括质量的提高。在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下,虽然经济总量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难以治理维护,社会公平、公正遭到破坏,容易导致经济社会引起政治、社会、环境等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会出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环境恶化等危害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不利局面。
可持续型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抽象来讲,是指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在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下,消除贫困、经济增长、群体和谐、政府廉洁高效、生态环境宜人、国家经济安全、创新能力强等七个特征充分显现,经济发展进入和谐、理性和安全状态。可见,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推进全方位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
我国目前已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在新世纪面临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首先,入世对我国来说不是简单的对外贸易问题、对外开放程度问题,而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我们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上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这会使我国的改革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次,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初见端倪,预示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已经来临。我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一个三元经济的框架里面去发展。三元经济的发展战略会改变过去二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入世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也会改变有限开放下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因此,围绕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上释放的基本取向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入世带来的体制革命和知识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变化,必须依据这一新特征、新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而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面对新挑战所体现出的“集体理性”的认识升华和理论创新。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是又一个具有人类认识史意义的巨大理论进步。这不仅是解决中国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的理论思路,而且是对发展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不是发展的唯一价值,而且,物质财富也不等于全部的社会福利和人类幸福。经济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是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具有公共财产性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所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成为人类对自然和未来的掠夺。如果没有发展观的理论进步,发展过程就有可能偏离科学的轨道而误人单纯追求个体理性的歧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而且整个理论创新过程还将不断深化。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各地区的具体意义也不同,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对于各地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所以,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实行真正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其重要前提在于对一系列理论问题的不断创新。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一般是国家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但是人均的产量不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改善。现代经济增长是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人均产量也增长,每个人可以享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引发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在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越来越快。⑦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争取在技术创新的速度上比发达国家更快。
我国经济长达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有理由被视为“奇迹”,但是,在投资占GDP的47%⑧、出口占GDP的38%⑨ 这两个数字面前,经济外延性发展的特点亦暴露无遗。处于价值链底端的我国企业,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外国公司以知识产权或技术壁垒为由的打压。也就是说,“世界工厂”要想在价值链上从加工这个环节往上爬,并不轻松。因此,对我国这样处在价值链底端的后发国家来说,应该尽快把技术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要在不违背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驱动下向价值链上端提升,成为产品附加值高、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可能是健康的、科学的。因此,让我们的社会更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活力和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
3.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少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进步是效率提升的直接动因。二是社会和谐的程度。因为以效率提升为首要目的的技术创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必然会扩大差别,如在经济发展中贡献不同的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必然有差别,技术进步率不同进而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同的产业、部门、企业所获得的报酬也必然有差别。因此,只有协调其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可能使技术创新具有必要的源于社会利益的动力基础。三是制度创新的能力。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制度创新问题,因为缺乏制度条件便难以真正形成社会性的技术创造力;另一方面,为技术创新创造基于社会利益的动力基础,创造必要的源于社会和谐条件,更是一个制度创新问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人类历史已经表明,市场经济制度是迄今为止最能激发人们创造力的制度安排,也是最能够提升竞争效率的制度安排。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便成为我国现阶段实现发展的同一命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以往之所以在理念上、政策上反复强调增长方式转变而不见显著成效,根本原因就在于竞争性市场体制的缺失。我国经济转轨已有近三十年的历程,市场机制已经开始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市场化速度较快,要素市场化进程迟缓,而要素市场化却是提高要素质量、提升要素效率、支持技术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市场体制条件。可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真正有效地转变,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要素市场的制度创新。
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过程,而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管理工程。体现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上释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各项目标,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等,与其说是技术目标,不如说是管理目标。
从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看,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而新颖的情况。一方面,国际间的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且多变,随着对外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我国发展的一切举措无不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和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物质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断提高和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因而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而且,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的开放性大大提高,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增多、程度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实施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任务将更为复杂和繁重,不仅需要高超的科学性,而且需要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没有管理创新,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甚至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创新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注释:
① 解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四川日报》2007年11月24日。
② 白津夫:《“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矛盾》(中),《经济参考报》2005年10月25日。
③ 杨欢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向科学发展的关键》,《河北日报》2007年12月4日。
④⑥ 马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放日报》2007年11月13日。
⑤ 王梦茹:《为什么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北日报》2007年11月20日。
⑦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经济参考报》2004年9月3日。
⑧ 马骏:《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超标后果堪忧》,《新财经》2006年第6期。
⑨ 马丁·沃尔夫:《中国与世界经济》,《金融时报》2007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