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腔异常者疗效分析论文_狄德锋(通讯作者)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腔异常者疗效分析论文_狄德锋(通讯作者)

(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 甘肃 酒泉 7353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及慢性泪囊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同时行鼻腔手术,观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泪囊炎病人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有鼻腔结构异常者同时行鼻腔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59眼)中,治愈56眼,好转3眼,有效率100%;鼻内吻合口在3个月内上皮化。结论: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如果发现同时伴有鼻腔结构异常者,同时行鼻腔手术,可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慢性泪囊炎;伴鼻腔结构异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214-01

慢性泪囊炎多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伴细菌感染引起。沙眼、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是常见诱因[1]。慢性泪囊炎主要症状为眼分泌物多、泪溢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传统手术容易损伤患者面部,让病人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鼻内镜成为手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同时行鼻腔手术、提高了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59眼),男21例(23眼),女35例(36眼);年龄23~62岁。术前均查上下泪点、泪小管正常,泪囊造影泪囊呈囊状者。手术前都进行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了解是否影响操作和泪囊鼻腔吻合效果的鼻腔结构异常:如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中下鼻甲肥大等情况。无鼻腔结构异常者单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有鼻腔结构异常者联合行鼻腔结构异常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消毒和铺巾单,患眼点表麻药并泪道冲洗。用1%丁卡因、副肾棉片行患眼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行鼻丘及中鼻甲前端粘膜下浸润麻醉。泪囊定位、把枪状镊的两叶放置到鼻腔内外,以尖测定泪囊上下界,后界为钩突前端附着处。于中鼻甲前端附着缘起,钩突地方为后界,向前、下做一横置的门形黏骨膜瓣。用骨凿和电钻泪囊投影区上颌骨额窦去除、泪骨的部分骨质,开一直径约1.2cmX1.5cm的骨窗以显露泪囊壁。把泪道探针插入到泪囊,并活动探针在内镜下查看骨窗外是不是泪囊。用镰状刀切开泪囊壁,将骨窗相对应泪囊壁切成U形瓣翻向后。对应钩突做小U形瓣翻向前,两瓣双极电凝对接。自下泪小管注盐水鼻内镜下见自泪囊造口处流液通畅后。用自制锥形小膨胀棉(尾部带线)填塞、扩张泪囊造口。术腔止血彻底可不鼻腔填塞,如有较明确的出血可填入膨胀海棉。鼻腔结构异常者:鼻中隔偏曲明显先行矫正术、切除钩突肥大者、中下鼻甲肥大者行成形术。

术后每天滴左氧氟沙星眼液。术后48h取出鼻腔膨胀海棉、鼻内喷曲安奈德喷鼻剂。每天泪道冲洗1次。术后1周定期鼻内镜下清理鼻腔术区血痂、分泌物、肉芽。

1.3 随访?

手术后一个月,每周随访一次,往后每两周一次,直到痊愈。差不多3~6个月。每次都要把泪囊造口的痂皮清楚,并冲洗泪囊。

1.4 疗效评定?

(1)治愈:鼻内镜下观察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泪囊口孔形成,且上皮化,流脓溢泪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2)有效:偶尔溢泪,鼻内镜下没有见形成泪囊造口,但减轻了症状,冲洗泪道或加压后通畅。(3)无效:症状不缓解,冲洗泪道不通,鼻内镜下没有形成泪囊造口,造孔闭锁。

2.结果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56例(59眼),有鼻腔结构异常者同时手术。治愈59眼,好转3眼,有效率为100%。

3.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数是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以前主要为鼻外径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但手术容易留瘢痕且创伤大,影响患者外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开展,为该类手术的实施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与鼻外径路行相比,此手术吻合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无需切断内眦韧带,并有效避免面部瘢痕[2];二是如果传统手术失败,结构破坏,再次手术易出血,吻合困难;此吻合术能够准确定位,术中出血量少,能够有效避免对内眦部的再次破坏,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3]。三是对合并鼻部解剖异常的患者,手术的同时可以治疗鼻腔病变,并可以使手术成功,减轻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失败主要是因为造瘘口地方的肉芽增生和瘢痕收缩,由于骨窗的存在,再进行手术只需要内镜下把造瘘孔周边的软组织切除,比较简单且有效。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术前筛选很重要;二是骨孔大小以及手术定位要准确。骨孔过小有可能阻塞通道[4]。

总之,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恢复快,创伤小,无面部瘢痕,手术的同时也可把鼻腔其他疾病处理了等有点,而且其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更适合在已经开展了鼻内镜的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眼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3.

[2]刘涛,杨林声.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22例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8(2):34-

35.?

[3]罗晓幸,曲瑞广.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泪囊鼻腔吻合后吻合口闭锁[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28(5):381-383.?

[4]李奇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1,9(5):64.?

论文作者:狄德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腔异常者疗效分析论文_狄德锋(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