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环流网络微观动力机制及其形成演化研究_总部经济论文

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城市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对流通问题和城市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然而,有关城市与流通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研究却很少。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城市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结点,它将区域、国家和国际经济连成一个系统。这意味着,城市作为资金、从业者、信息、商品和其他经济要素流动的中心而存在于现代经济系统中[1]。从城市的空间属性来看,对城市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把城市看作空间中的“点”,研究一系列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状况;二是把城市看成空间中的“面”,研究城市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2]。英国城市地理学者Taylor认为传统的城市研究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城市内部,而城市在外部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则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3]。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城市经济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总是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在现实中,城市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人流、商品流、资金和信息流实现的[4],正是这些“流”使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复杂的空间经济系统。可见,城市理论中关于城市流的观点实际上已经隐含着对发生在城市之间商品、信息、资金等要素流通问题的关注。但正如Taylor所指出的那样,城市理论学者们从城市的角度对流通问题的关注往往仅限于城市内部的商业空间,而不涉及城市间的流通问题[3]。虽然城市之间的城市流长久以来都是城市研究的中心话题,但却鲜有学者将城市看做是网络的一个部分,或者从城市嵌入在一个更大的网络或流空间(流通)的角度研究城市[5]。流通是商品或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既包括组织之间的商品流通,也包括组织内部的产品流通。如同城市理论对于城市间的流通活动“视而不见”一样,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载体和要素、商品流通中心的城市在流通经济理论中也没有一席之地。流通学者们在将注意力集中于各种流通组织时,城市也被忽略了。因为流通学者们眼中的流通组织应该是像企业一样的各种正式组织,城市显然不属此类[6]。

无论是以城市地理学为代表的城市理论,还是流通理论都承认城市间广泛存在着各种流通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间流通网络这一当代市场经济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将尝试性地以城市地理学中正在蓬勃兴起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建构城市间流通网络理论模型,并力图对城市间流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化的微观组织机制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二、理论背景

对城市间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德国区位论学者关于中心地的经典研究。中心地理论强调城市系统中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层级体系,并且城市之间的互动仅限于此层级上的单向互动关系(小城市从大城市获取商品和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的横向关系则被排除在外[7]。中心地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早期城市间关系的研究。深受中心地理论影响的城市系统理论将复杂的城市系统模型化为一个相对简化的城市间的层级体系:一个国家的城市系统是由处于中心的大都市所主导的,并且整个系统呈现出一种阶梯状的层级结构。可见,传统的城市系统研究简单地用城市间的层级关系取代了复杂多样的城市间关系。这一研究传统也极大地影响了早期世界城市的研究。Friedmann提出的著名的世界城市假说认为世界城市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复杂的空间层级,当把城市的若干特性——如城市作为金融中心,企业总部,国际机构,企业服务、制造、运输的地点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人口——考虑进来以后,城市的层级体系就形成了——世界城市间的这种层级结构与国家城市系统内的层级结构是相同的[8]。Friedmann的研究为世界城市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导向,在其后的研究中对世界城市系统的层级结构进行研究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在这些研究中,虽然学者们划分世界城市等级的指标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但这些研究中却隐含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绝大多数研究仍然仅涉及对城市本身简单属性的考察,而这样的测量指标很少或根本就没有阐明城市之间的关系。基于此理论上的缺陷,以Taylor为首的一批学者开始将研究焦点从城市等级转换到城市网络,不再将关注点集中于世界城市的等级体系,而是致力于探讨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制[3],[9]。

在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建构过程中,社会学家Castells的流空间理论为城市地理学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在Castells看来,我们的社会是由各种流构成的,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组织互动流,声音、图像和各种象征要素流等,因此,城市积累和获得财富与权力不是通过城市中所拥有的东西,而是通过流过城市的各种流获得的[10]。这无疑将城市置于一个网络空间中,在此空间中,传统的层级结构不再重要,而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则决定了其在网络中的地位与权力。

Taylor认为城市本身并不创造城市网络,虽然城市政府建设或支持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网络(机场、铁路等),但这些基础设施并不构成网络,而是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流动的人、商品和信息创造了城市间网络[3]。因而,其研究集中在那些上述城市流所产生的组织机构上——城市流是这些机构每天经营的构成部分,在产生这些城市流的过程中,这些机构产生了城市间网络。然而,城市网络的形成却绝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任何需要在城市内或通过几个城市完成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城市网络形成过程的一部分。因而,Taylor找到了一个形成城市间关系的“代理人”——布局在城市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它们的运营过程创造了城市间的关系。而这些城市“代理人”在身份与组织性质上的不同则会导致城市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性质和模式(如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系创造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则创造了城市之间的政治联系等)。Taylor将由这些组织机构活动联结而成的城市网络称为“连锁网络(interlocking network)”,此网络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网络层次(城市网络),节点层次(城市),和次节点层次(城市中的各种组织)。其中,次节点是城市间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动力,它们关于办公点的选址以及如何使用办公点的决定导致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工商企业显然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虽然Taylor承认城市政府间可能做出安排,从而建立城市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政治联系和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经济关系相比显得非常次要[3],[11]。

由于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基本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此领域的学者们希望通过对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来探寻世界城市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他们研究的着眼点虽然是世界城市之间的城市流,但研究的目的却与本文所关注的城市间流通活动大相径庭。然而,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却为建构城市间流通网络理论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首先,此领域的学者们虽然也将城市看做是城市网络中的基本结点,但却不同于一些流通学者将城市看作流通组织的观点[6],他们认为真正使得城市间建立关联的主体不是城市,而是布局在城市中的各种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是经济组织内部的组织网络创造了城市间的关联网络。即使如此,世界城市连锁网络模型的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上述由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组织内部办公网络所代表的世界城市网络实际上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之间的垂直结构。由于跨国公司办公网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层级体系,而公司总部与其地区总部、分支机构之间关于资金、信息、人员、物质等要素的交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量要远远多于各个地区总部之间,以及各个分支机构之间水平方向上的量。因而采用这种方法的学者们虽然摒弃了城市间关系的层级范式,但他们可能在使用一个代表了城市间层级结构的数据来分析更强调水平关系的城市网络结构。显然,要克服上述缺陷,就不能将研究视野局限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上,而更要考虑企业之间的水平交易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更能代表城市网络中城市之间的互动。这一点我们将在城市间流通网络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予以重点考虑。

三、城市间流通网络:一个概念模型

图1 城市间流通网络构成示意图

本文将城市之间由城市中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流通网络称为城市间流通网络,其构成形态如图1所示。图中5个大圆代表5个存在流通关系的城市;各种小圆则代表了布局在城市中的各种工商企业;实线代表企业内部的组织关系;虚线则代表了不同工商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图中3个企业内部的组织关系和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创造了5个城市之间复杂的流通网络。

以Taylor的世界城市连锁网络模型为基础,此城市间流通网络模型也由三个层次构成:网络层次、结点层次和次结点层次。其中,网络层次定义了网络的范围和关系,即网络中包含哪些城市,以及哪些城市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流通关系;结点层次定义了网络中的行动者,即城市,正是这些城市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整个网络;次节点层次是布局在城市中的工商企业,正是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了城市之间的关联和流通要素在城市之间的流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城市政府对于创造城市间流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间流通关系的建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行政安排。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各种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上,城市网络的形成主要是布局在城市中的企业经营决策的结果,而远非城市政策制定者决策的结果。但城市政府确实能够对企业间建立交易关系,以及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的选址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会对城市流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此网络中的流通活动包括两大类:企业内部的流通活动和企业之间的流通活动。其中,前者的流通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总部与其分支机构,以及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当企业的总部与其分支机构设置在不同的城市中时,企业内部发生的产成品、半成品、零部件,及实体产品生产与销售相关的其他物资的调配、企业内部运营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资金的流动都构成了城市间流通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内部调配的各种实体物资(包括产成品)由于还没有进入市场,因而在流通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流,而没有发生商流。在企业组织机构内部流动的上述要素既体现了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层级关系(如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流),也体现了此结构中的水平互动关系(如分支机构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但垂直与水平的互动关系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与企业内部的流通活动不同,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流通活动则直接体现了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伴随着这些交易关系所发生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则构成了企业间流通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当发生交易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中时,上述流通要素则构成了城市间流通的主要内容。而企业之间的上述交易关系主要体现了城市之间的水平流通关系。上述两个方面的流通活动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城市间流通网络中的主要流通要素,而城市间流通网络结构形态的复杂性与其他特性则有赖于这些城市内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及企业内部组织网络的空间分布状态。

四、城市间流通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间流通网络形成的微观动力机制

图2 城市间流通网络形成的微观机制示意图

布局在城市中的各类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建立城市间流通关系和网络的基础。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所产生的企业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化和企业交易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空间组织,而多个企业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叠加与耦合则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城市间流通网络(见图2)。Pred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型多区位企业组织塑造了城市系统中城市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复杂性[7]。而多区位企业组织的这种塑造能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二是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内的分工往往是多区位企业形成的基础,而企业间的分工则更加塑造了这种多区位企业空间组织的复杂性。

1.企业内分工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空间分化。根据企业地理学的观点,企业的空间组织特征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总体空间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针对其内部不同组织机构区位选择的结果。因此,要想理解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化,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企业的成长过程。Hymer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提出的企业发展阶段模型在此具有较大的启发性[12]。Hymer认为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企业内部功能的分化和空间组织方式的变化。第一,单一功能的小企业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由企业家或者小型的家族集团所控制,企业往往只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企业的战略管理与日常运营的决策无明显功能分化。在此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地理扩张是通过产品的跨地理空间运输实现的。第二,企业的功能分化阶段。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和先进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原本单一工厂的小型企业在此阶段会发展成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大企业,企业的许多功能也开始在空间上分散。为了满足这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对分散在不同地区生产工厂管理和协调的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结构也会演化出来。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在水平方向上被分化为各个专业部门(财务、人事、采购、销售等);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在垂直方向上也会分化,从而出现一个垂直的控制系统,用来联系和协调各个专业部门。在这个垂直控制系统的顶端,出现了一个新的机构——企业总部,其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制定战略计划和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三,多事业部企业的出现。在这个阶段,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多元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进一步分散形成若干负责一个或几个产品线的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拥有自己的经营总部负责协调和管理事业部的经营活动。而企业总部的主要职责则演化为协调各个事业部的经营活动,并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制定战略计划。第四,国际化阶段。在此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会进入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从而使得企业演化为一个跨国公司。

可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化实际上是在垂直和水平两个组织维度上展开的。首先,在企业组织的纵向维度,企业的不同管理层次出现分离,并且进一步在空间上分化。根据Chandler和Redlich的企业管理三层次框架模型,企业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13]。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上述三个管理层次依次分离,同时由于企业各个运营层次所需要资源的差异,不同运营活动在空间上就会表现出集中与分散的不同特征。首先,由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活动主要涉及企业的日常运营,这些活动倾向于在空间上分散,遵循靠近人力、市场和原材料的原则进行布局。其次,企业中层管理活动则倾向于向城市集中,因为这类活动需要白领工人、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和信息,而这些资源往往都集中在城市。最后,企业的高层管理相对于中层管理活动而言集中的倾向性会更强,因为企业总部的运营需要靠近资本市场、媒体和政府,在高层决策中面对面沟通的需要也会促使这些企业总部设在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中。这样,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就会体现在不同的空间组织中,而城市则由于其中集中了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企业运营活动并被联系起来,同时也会呈现出一种与企业组织的纵向结构相对应的层级特征。其次,在企业组织的水平维度,企业的一些职能部门也会呈现出空间分化的特征。一方面,按照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组织起来的各级管理机构中都会存在一些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会随着企业管理层次在空间上的分化而进行垂直的空间分化;另一方面,一些职能部门则会在各个管理层面上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空间上进行水平分化。在上述纵向和横向空间分化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城市间流通网络就由企业组织的空间结构联系而成了。

综上所述,企业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会自然产生内部分工的需要,而企业针对其各个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的区位决策则直接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化。显然,企业进行区位决策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导致企业组织空间分化的直接动力。在现实中,企业区位决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如企业出于节约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投入要素成本的考虑决定生产机构的区位,出于节约流通成本和即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考虑决定销售与物流机构的区位等。因此,只要企业区位决策所考虑的众多要素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上述基于企业内部分工的组织结构的空间分化就成为可能。

2.企业间分工导致企业交易结构的空间复杂性。现代经济活动是通过企业和产业之间复杂的外部劳动分工来完成的,因而这些企业和产业必须通过交易相互联系起来,而这种企业间的交易结构则不可避免地具有地理性,这会使得企业的交易关系结构呈现出空间上的复杂性。关于产业或企业间分工,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商业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批发和零售企业承担着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中介者角色,生产企业与批发、零售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是最纯粹地体现商品流通过程的关系,并且这种交易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化特征也是极为明显的。其次,蕴含在上述分工过程中的另一个相似的方面是企业各种管理职能的专业化与外包。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复杂性的增加,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能够提供专业、高效与相对低成本的服务。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则不断要求企业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塑造其核心能力的职能和业务上,以塑造核心竞争力。上述两个方面都促使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职能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这种外包活动直接创造了企业与若干专业服务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而由于现代通讯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企业在寻求各种外包服务交易伙伴时不必将其限制在地理上临近的城市或区域内,它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寻找最优的合作伙伴建立交易关系,这显然促使企业这个层面上的交易结构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最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进,生产过程已经变成了一种包括很多组织的生产系统内部的团队工作,在这个系统中,生产活动被细分为很多在功能上专业化的单元,每个单元或者专业化地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或者为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服务。在生产环节的这个分工与专业化过程产生了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交易关系,有些时候上述交易关系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交易网络。显然,企业与商业企业、专业服务提供商、各种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企业间交易关系网络,而此网络在空间上的分化与复杂性则使得城市间的商品流通成为一种现实状态。

(二)城市间流通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

企业内部分工与企业间分工所塑造的城市间流通网络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不仅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还由于企业与其布局其中的城市之间持续的互动。

1.企业间竞争:企业空间组织的优化与调整的动力。

对于大型多区位企业而言,其竞争不仅是在多个区位(城市)内展开的,还在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展开,而企业间竞争的压力则促使企业对其组织结构所包含的区位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种企业空间组织的优化与调整不仅涉及企业组织结构内的各个部门区位的调整,如新建部门区位的决策、改变现有部门的区位,以及关闭某个区位上的部门等;还涉及企业外部各种交易关系中交易伙伴区位的调整与改变,这可能涉及一些新建交易关系区位的选择,以及终止某个区位上的交易关系等。企业在上述两个方面经营活动空间组织优化与调整的结果都会带来其整个经营网络空间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城市间流通系统的变化。

2.城市间竞争:企业空间组织变化的外部推动力。

城市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其他城市的竞争。因而,为了提升其竞争力,城市政府在很多方面投入资源进行城市软、硬环境的建设。对于多数城市而言,吸引企业投资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因而企业除了会加强各种城市基础环境建设之外,还会积极展开各种城市营销活动,力求在获取企业投资的竞争中胜出。城市为争取企业投资而展开竞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单一企业的投资不仅会在城市中形成一个企业间的交易网络,还为该企业继续在城市中追加投资,以及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在城市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因此,城市的上述竞争行为无疑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经营空间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过程,但这种影响并非单纯体现在城市间的竞争层面,更体现在城市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中。

3.企业与城市的互动。

首先,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及其与总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与企业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即使在从上而下决策的等级严格的企业组织中,每个部门在经营时也绝不仅仅是上级决策的被动接受者,相反,所有企业的内部关系均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过程——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都在不断利用竞争行为来提高它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而这些企业内部的竞争对于城市经济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每个分支机构都处在一个特定的城市中,所以强烈地激励着该城市试图去影响这些企业内部讨价还价的结果,如通过让步或者改善当地环境等措施来帮助提高当地分支机构在争取额外投资的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城市积极参与这种企业内部竞争的目的首先在于维持企业在城市中的经营区位,其次在于力求增加该区位在企业经营空间组织中的重要性,以为未来持续的投入争取机会。

其次,企业投资区位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企业—城市和城市—城市间的互动。企业在选择投资区位的过程中,企业与城市的谈判是以城市之间的竞争为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和城市之间的谈判过程是非常不对称的,因为多区位企业有很大的潜在灵活性,其经营活动可在多个区位之间进行选择和重新选择。而城市之间为了获取更多投资份额而展开的“投资竞赛”则促使城市不得不加入残酷的竞价游戏。因而城市间竞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决策过程,一旦企业的决策确定了,其所选择的城市则迎来了发展机会。

五、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流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但无论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城市理论,还是以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流通理论都没能对城市与流通之间的关联发展出一个理论体系。然而,无论是从城市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空间载体这一角度,还是从各种经济要素跨越空间流动的角度来看,城市与流通似乎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流通活动创造了城市之间的关联,城市进而将整个经济体系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城市是流通活动的空间载体,没有了城市,流通活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即是在上述理论空间内,将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中的若干理论框架尝试性地应用于城市间流通网络的研究,并加以改善和发展,尝试性地建立了一个城市间流通网络的一般理论模型,并对该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与流通的关系是个非常难以驾驭的大理论命题,因而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在城市之间的流通活动上,而要发展城市与流通关系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无疑需要更多学者的努力,希望本文的探索性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城市与流通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加入到建构城市流通理论体系的队伍中来。

标签:;  ;  ;  ;  ;  ;  ;  ;  ;  ;  ;  ;  ;  ;  ;  

城际环流网络微观动力机制及其形成演化研究_总部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