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阮少伟,朱海涛,张中强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摘 要: 从国际高等教育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核心趋势,并且逐渐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国内高等院校近年来相继扩大招生,其目的就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为此,所有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必须要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完善相关准则,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文章围绕这一话题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阐述了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学士学位授予工作遵循的理论与核心,最后提出了4点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为社会输送人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对于学校而言,保证教育质量是永远的目标,各个时期所面临的教育质量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今教育领域面临的质量问题是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量下滑现象。教育质量与高等学校的竞争力有很大关系,支撑着学校所有工作,且在这一教育环境下,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也成为教育部分关注的要点。相关研究表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关系密切,所以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务必要创新观念,保证授予质量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概述与发展现状
(一) 概述
高等教育部门为了能够达到入学率指标,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始扩大招生。从1998 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超过了100 万人,随后到2002 年人数就已经达到340 万,次年高等院校的录取人数甚至达到380 万,所有在校生与1998 年相比超出近1000 万[1]。这些数据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也是高等教育重大转折点。随着教育行业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核心目标,在这一目标带领下,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工作。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教授提出,认为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这三种模式的划分标准为5%、15%、50%,但是该种划分标准并非是固定的,仅代表了一个范围。高等教育规模会不断扩展,这样便会导致高等教育发生改变。
所有大众化其核心在于理论的改变,并且带有警示性这一功能,大众化理论不属于目标理论,只是针对现有高等教育现象的阐述以及高等教育活动的总结。国内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时,引用了教授提出的理论,并将其向教育政策方面倾斜,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影响,使更多人能够接受教育。
(二) 发展现状
进入到21 世纪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具体可见普遍高校每年的招生数量、在校人数以及毛入学率等数据。其实改革开放阶段高等教育就已经体现出精英阶段特点,1980 年左右普通高校每年招生数量大概为70 万人左右,到了1993 年增长幅度显著增加,增长率相比去年增长20%[2]。1999 年我国高等院校进入到转折阶段,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00 万,飙升至159.68 万,比1998 年增长了46%,由此高等教育进入到新时期。2000 年招生人数超过200 万,2005 年 达 到506 万,2010 年657 万,2017年便达到了700 万,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已经初见成效[3]。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代胜利工程青年坚定地扛起了加快胜利油区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实现油气资源有效接替,保障东部老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二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遵循的理论与核心
(一) 明确证书之间的差异
一般高等教育涉及到两种证书,即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区别。毕业证书代表毕业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则代表学位,象征的是荣誉,同时也将在校期间学生之间的差异予以体现[4]。现如今社会中的人才竞争机制越发完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数量过渡到质量,针对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同时需要毕业证与学位证,所以学生毕业是否可以获得学位证书,除了会影响就业以外,也会为今后发展埋下隐患。如果学生选择报考双学位,或者是通过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也必须要有学士学位证书。学士学位相关规定中明确了授予要求:第一,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二,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满足学术水平要求;第四,违反上述三点要求,且因为违背社会主义法制受行政处分与刑事拘留者等不能授予其学士学位。除此之外,在《学位条例》中也明确指出了学士学位授予需要遵循的条件,必须要满足学术、专业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否则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可见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5]。
(二) 学士学位授予权力
当前很多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扩大招生这一新形势下,将学士学位授予标准逐渐更改为合格授予,学生不及格课程为4 科,外语学习更多与四级外语相联系,大部分院校规定毕业生的四级外语必须在425分以上。当标准明确之后,必须要严格落实。尤其是高等学校进行学士学位资格审核时,务必要掌握尺度,避免出现疏漏,也不能任意更改标准,降低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最为主要的发展决策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了尽快实现这两个目标,扩大招生是最为有效的举措,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更多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将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此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尽快与国际教育接轨。所以,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习教育部门颁发的规定,充分掌握教育领域新政策,了解当前形势,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7]。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人才观、教育观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高等学校管理人员要按照学校定位投入资金,完善教学内部教学设施,为扩大招生做好准备,只有提升了认识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学士学位授予具有复杂性与严肃性的特点,所以必须要保证工作规范。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目标的引导下,高等院校相继开始扩大招生,这样便增加了学士学位授予难度,使其操作面临困难。以往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是由国务院、省区学位委员会负责,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一系列规定,保证学士学位授予开展的有效性[8]。现如今,学士学位授予同样要获得学位委员会认可,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了授予条件,一些省级学位委员会在新形势下,专门组织了以学士学位授予为主题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当前教育形势,提出问题,分别提出建议解决问题,这一方法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个别省区在新环境下,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完善,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引导。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相关单位必须要按照行业发展趋势,遵循《学位条例》要求,将其与实际状况相结合,优化管理制度的同时将操作准则细化处理,提高学位管理规范性,加强学士学位授予公正性,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 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几点建议
(一) 改变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
余科长啪地合上手机盖,骂了句:神经病!一屁股坐到砖子身边。皇甫一兰没跟他过来,在他接话时,坐到了几个女人之中,与她们搭过话,才看到坐在对面的砖子,熟人,市文联一些活动遇过,互留过电话号码,彼此敬过酒,于是冲砖子点点头,微笑几缕。
(二) 完善学士学位授予制度,提高管理规范性
通常学士学位授予机构内部要组建学位批准委员会,人数一般从9 人到25 人不等,每位工作人员的任期为3 年,其中主要学士学位授予机构领导、教育人员、科研负责人、思政教育人员以及成人教育人员,副教授职称所占比例为人员总数的60%。国内所有高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内部工作人员结构需要上报给省级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批。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力的高等学校针对已经符合学士学位要求的毕业生,要在其毕业之前将名单上报给学校进行审核,学校审核同意之后再举荐给授予学士学位机构,由其颁发学位证书。
(三) 严格遵循授予标准,掌握工作尺度
有关机构进行学士学位授予期间,必须要严格掌握授予的标准与尺度,这一工作也带有一定的敏感性。为了做好这一点,高等学位授予单位要对学位管理所有环节与细节进行严格监督,尤其是纪检部门,必须要严格监督,学位管理部门更要负责具体的把关工作[9]。作为学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十分重要,学位管理必须要保证纪律,严格避免操作失误。每一所高校在授予学士学位时可能各自的标准不同,例如可能政治标准不一致,最终授予审批标准不统一等。
学士学位授予主要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门以及各个省市区学位委员会负责,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所在省区的学位委员会负责证书授予监督工作。一般学士学位授予是由具备授予权限的高等学校以及科研机构进行,否则将没有授予权力。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下放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批权的通知》要求,教育部门经过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如果申请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必须交由省区学位委员会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批。申请院校要从首届普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前的1 年递交申请,由省级学位委员会进入学校进行评估,做出最后的审批[6]。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要在本科专业中组织学士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由专业首批毕业生向省区学位委员递交申请报告,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展开评估与批准。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理念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欲望,在降低自身学习难度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 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授予质量
学士学位是学位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基础学位,代表我国高等本科教育学术能力以及院校在社会中的信誉。所以,务必要重视学士学位管理。高等院校在该方面需要完善工作队伍,优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学位管理质量。学士学位主管机构需要加大对学士学位授予的监督力度,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评估授予工作,定期进行核查。学士学位授予期间如果存在疏漏,那么则要根据规定批评相关机构,并令其整改[10]。若整改之后依旧与规定不符,则要将该机构学士学位授予权取消。基于当前教育新形势下,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不能因为扩大招生将授予质量调低,也不可过分追求授予率而随意调整授予标准,面对授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及时出面将其解决,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行业如今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大高校在该目标带领下开始扩大招生,在这一形势下必须要注意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完善评定标准,严格落实到行动中,严格遵循授予评定要求,对符合学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授予学士学位证书,为社会提供综合型人才,并推动我国教育领域发展。
它想直接翻墙而过!青辰更加焦急。是的,它连悬崖都爬得上来,区区一面不足丈高的墙壁,又如何能拦得住它?这便糟糕了,它若破门而入,兴许能够惊动屋中人,但它若这样悄无声息地翻墙潜入,屋中人又如何能够逃生?
参考文献
[1] 郭凯頔.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105-106.
[2] 许国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发展20 年:实践回顾与研究趋势——基于WOS 与CSSCI 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02):10-16.
[3] 谢丽萍,刘旭东,赵繁菲,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角色分析:美国、德国的经验与启示[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89-93+98.
[4] 舒倩,胡成功.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一个亟需重视的研究领域——基于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8(01):8-12.
[5] 胡元聪,黄晓梅,闫晴,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机制研究——基于东部、中部、西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1):108-113+126+128.
[6] 刘旭东,赵文慧,乜蓉峰,等.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15-21.
[7] 张立胜,梁国楹.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转型发展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分类型培养及其成效——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8,34(01):88-92.
[8] 魏晓艳. 大学扩招是否真正推动了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与高等教育代际传递[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1):26-35.
[9] 李小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占有与体验——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2):14-19.
[10] 梁晶. 探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47.
本文引用格式: 阮少伟,朱海涛,张中强.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士学位授予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9,6(58):116-117+12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5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立项课题(项目编号:XYH035)
作者简介: 阮少伟(1976-),男,汉族,江苏新沂,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