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利,大力量——谈便利店对现代都市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作用论文,便利店论文,便利论文,力量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便利店是指那种主要选址在社区、学校等附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24小时营业,主要经营食品、日用品,以及提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服务的商店。第一家便利店7-11于1946年在美国成立。
一、与超级市场“互补”
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规模化阶段后,从其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只有当以廉价为特征的超级市场较充分地发展起来,消费者在食品和日用品上廉价性购买需求得道了一定的满足,才会较普遍地产生便利性的购买倾向,被视作代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的标志性业态。便利店基本上是在超级市场竞争激烈,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作为“拾遗补缺”的性质出现的。因为超级市场具有许多购物的“不便利性”,以“小、灵、便”为特点的便利店与“大、全、廉”的超市在业态上可以互补。与超级市场的这种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1.延长营业时间
当前,超级市场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固定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这对很多从事夜间工作。外出游玩的人士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即使是普通家庭,也会发生一些日常消费品如香烟、饮料等用完,需要及时补充的情况。而此时超级市场可能已经关门了,而便利店却是24小时全天营业的。
2.增加服务设施
一般超级市场不设饮食部及加热设备,使得一些需要即时享用食品的消费者如开夜车的司机等,无法及时享用,而便利店却增加了许多便民措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现在几乎所有的便利店都有现场制做即食品的设备,有的甚至专门辟出场地,方便顾客就餐。如OK便利店的“吧台”,以及“7-11”新增的就餐桌等。
3.节省购物时间
超级市场满足的是消费者日常家庭生活所需,顾客购买的商品一般较多,有的顾客结账时不交现金而要刷卡,使交款时间大大延长。这对赶时间或者只买一两件商品的顾客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加上超级市场一般面积较大,商品较多,若不是经常光顾,要找到所急需的商品,也并非易事。而便利店的卖场面积较小,一般是50~200平方米,里面的商品品种就2000~3000种。“小面积+少商品”,简单明了的货品陈列与较超市低的货架,使顾客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商品。
由于便利店与超级市场的经营方式十分接近,如商品开放式陈列、自助销售等,加上它具有超级市场无法比拟的购物的便利性,及时享用的方便性,选购的省时省心,以及随时购物的需要。因此,当便利店推出时,顾客是十分容易接受的。
在零售界,价格战是一种常见的竞争手段,这也是超市最具有杀伤力的一种手段。然而,相对于超市而言,便利店追求的却是价值,而非价格;也就是说,它给顾客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还有商品服务的价值,而且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因为从顾客的让渡价值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到顾客的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超市大卖场带来的是价格的低廉化的购物。当消费者对低价(减少货币成本)的要求被满足后,就会进而要求其他方面的成本也要继续下降,于是催生了消费者新的需求,如便利性购物需求的产生。便利店正迎合了这一新兴的消费需求。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珍惜闲暇时间,市民普遍存在着一种时间短缺的感觉,并愿意为获得更快的服务多付金钱,就近购买的消费行为也就日渐普遍。便利店提供的是少量、小金额的即食品和饮料,以及急需、急用的日用品和服务,卖场面积小,商品陈列考究、方便,顾客在店内无需四处寻找商品及等候排队付款。
二、从微观到宏观的四大作用
便利店的这种特性除了弥补了大型超市的上述不足,满足了生活节奏加快的消费者需求外,也造就了它自身的广阔发展空间。因为其对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具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依本人所见,从微观的消费者、企业的个别受益到整个宏观社会的整体获利,至少有以下的四大功能:
1.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便民服务
便利店一般开在人口密集的社区内,商圈在几百米之内,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就像一个不占消费者居住空间的日用品储物库。而售卖的商品都具有小容量急需性等特征,突出即时消费。现在的便利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求他们的服务水平在逐步提高。便利店已经不只是在销售一些简单的快速消费品,更多的是在做一些便民服务,除了现有的代收和代售电话费,以及各种行政收费的业务外,有的更努力发展为一个都市信息平台——提供各种的信息服务,如长途汽车客运电脑联网售票,上网冲浪,收发邮件等。现在,各便利店都力争成为社区服务中心,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而友好的店员就如同亲切的邻居,在你需要之时提供有力的帮助,给冰冷的金钱交易注入更多温情的人性化元素。
2.为供应商开辟新产品上市测试渠道
在中国,便利店规模化的顾客群正在产生,而这个庞大的顾客群是年轻人,是消费潮流的倡导者。不管是年轻的白领,还是追赶潮流的在校大中学生,他们作为便利店目标顾客的同时又是新产品的尝新者,在他们之间会产生一个大面积的重要交集。这些对新产品特别敏感的年轻人,不是通过广告宣传去购买新商品的追新族,是对宣传前的新商品信息灵敏度特别高的人。便利店便是这种信息的一个重要发布途径,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一个很好切入点;而且便利店具有促销费用低,效果明显等特点。这样,连锁便利店系统便自然成为制造商和供应商开发新产品时,预测市场需求的最理想通道,成为企业新品上市的适销点或者推介促销点。达能的“维爽”在广州正式上市之前,便在“7-11”连锁便利系统中以一元的低价进行市场推广,使得这一新品在其目标顾客中迅速渗透。在日本,新品上市首先会选择便利店系统进行市场试验,如在便利店系统当中销售理想,供应商才会决定扩展到其他业态中去销售。
3.有利于经营者学习先进连锁经营模式
目前占中国便利店市场份额最大的“7-11”与“OK”走的是国际化现代连锁的标准模式。连锁总部资源的共享性强,属下的分店或加盟店在总部的指导下统一管理,分散经营。这种连锁的经营方式,能改变以往零售业的单个性、零散化和无序化经营,大大地节约了流通资源,净化了流通秩序,创造了现代流通业的组织形式。对中国这样一个小商店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积极地推进和发展便利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利用规模连锁的优势,能降低服务总成本,包括总部管理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培训技术和协作网络的共享,节省平均固定成本,在较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份额。
我国向此类国际连锁便利店学习的方面主要有三个:一是改善商品的配送和补货等供应链管理,提高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培育和扩大即时需求;二是通过扩大服务项目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努力降低顾客成本,增加顾客价值,通过改善服务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三是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与加强系统教育训练,整合内部的分散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知识不但能用在便利店的经营管理与发展扩张上,也能应用于其他零售业态的连锁经营上。
而国外的零售巨头们为了打进中国的广阔市场,似乎也毫不吝啬,把他们的经营经验传授给本土的商家。例如法国倍顺(B E A T R I C E)的“好邻居”在进入北京的时候,所有好邻居倍顺的店铺都是免费使用倍顺的牌号,免费培训人员、免费店铺设计。通过数年的学习,中国的商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便利店,也学会了如何经营。
4.有利于整合社会零散资源
显然,便利店公司之间的整合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便利店发展的一个主要模式是,由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输出其品牌及管理技术,将小的便民店纳入其麾下,形成特许加盟体系。目前在广州有数万多家的便民食杂店,俗称为“夫妻店”或“士多”。他们遍布城市里的大街小巷,离消费者最近,生命力很顽强。相对超市、大卖场,他们却一直处于不被人关注的角落。但这一群零散个体小经营者却为城市的零售业做出着重大的贡献。据统计,上海的3万多家烟草食杂店年营业额总计却高达120多亿元。这对任何一家销售公司而言,都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商业竞争就是规模的竞争,而规模又是通过连锁来实现的。以大集团为发展背景与小商户为经营实体是发展便利店的基本模式。因为便利店要规模发展,要求店铺多而且小,光靠大集团总部的一个积极性支持是不够的,这样不仅投资庞大,管理难度也很大,经营会缺乏活力。因此需要大公司的统一运作与小商户的经营资源和经营活力相结合。这种大小结合的整合方式,对各方面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对零售企业集团来说,他们能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品牌以及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来改造夫妻店,发展为现代的便利店,既丰富了都市零售的经营业态,又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扩大了原有的经营规模,成为新的利润源泉,是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对这些小规模的“士多”来说,“大树下面好乘凉”,成为大商家的一分子,不仅有了一块现成的金字招牌,商品的进货渠道也变得正规放心、统一配送,营业额自然也会比以前提高。最后,对消费者来说,街头小店的升级,最大益处就是购物的放心。
由于现代的便利店具有店多面广、最接近消费者等特点,成为了最具竞争力的零售业态之一,它的发育成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目标顾客群的规模发展量、相关商业业态的发展阶段等因素紧密相关,不仅是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的标志,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广州欲繁荣商业市场,成为国际大都会,小便利店绝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连锁的便利店必将以商品的销售站点、服务站点、物流站点和信息站点的网络化,形成一个现代社会快捷性和便利化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