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刚[1]2005年在《末次间冰期北京西山高分辨率植被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极地冰芯、深海沉积、黄土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叁大良好载体,分别代表了极地、海洋、陆地(人类居住地)的全球环境变化信息。黄土研究在探索东亚更新世尤其是晚更新世的环境演化规律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其研究多采用间接理化替代性指标,孢粉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区域多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文章选取地处黄土高原东北缘、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北端,同时位于暖温带与温带气候过渡区和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植被样带CENT1和CETN2交汇处的北京西山斋堂盆地末次间冰期古土壤地层,以孢粉研究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恢复的手段,以热释光为年代测定手段,并以内插方法确立样品的年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高分辨率的孢粉图谱和古植被演化序列,进行了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研究,并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的气候与环境演化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西山高分辨率的孢粉图谱从下往上P1,P2,P3,P4,P5,P6分别对应于MIS 5e,5d,5c,5b,5a及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的过渡期。末次间冰期森林没有退出北京西山地区,暖期发育以鹅耳枥属、榆属、栎属、松属、桦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冷期则主要发育以松、桦科、蔷薇科、毛茛科、蒿属、菊科为主要成分的森林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末次间冰期气候由早期的暖湿经过波动调整向温干、凉干演化,气候在波动中逐渐恶化。5e是末次间冰期的大暖期,其温度可能高于现在3—5℃,降水丰富,暖湿程度强于5c,5c又好于5a,5d的气候与环境优于5b。MIS5e阶段北京西山植被可分为5个阶段,揭示气候存在千年时间尺度的不稳定性,可与GRIP记录进行对比,但持续时间、波动范围、变化特征又有自身的特点,5el为其水热组合最佳时期。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过渡的降温时期,存在一次明显的气候回返事件,TL时间为78.5—72.5Ka B.P.,当时北京西山发育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东亚季风末次间冰期在北京西山地区主要表现为夏季风由强逐渐减弱的过程,而冬季风强度存在较弱—弱—较强—强的演化过程,而两者的组合关系更趋复杂。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气候与环境演化模式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有很好的对比性,尤其是与黄土高原有更高的一致性,与南海的对比说明海洋因素也是影响北京地区气候与环境的重要因素,可能主要通过夏季风发生作用,对间冰
肖怀朋[2]2003年在《末次冰期中期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的植被演化过程研究》文中提出末次冰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时段。近十几年来,随着研究技术和方法手段的进步,许多科学家通过对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黄土-古土壤等环境演化信息载体的研究,在末次冰期中发现了许多气候突变事件。气候突变事件的发现和全球变化科学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目标使高分辨率环境演化序列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由于冰芯与深海沉积和其它环境演化信息的记录载体相比优势明显,国际上的晚第四纪高分辨率环境演化序列研究多采用冰芯与深海沉积序列。而黄土和古土壤序列是我国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特色和优势领域。近年来在探索东亚更新世尤其是晚更新世的环境演化规律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其研究多采用间接理化替代性指标。黄土的生物学指标的研究相对落后。 末次冰期中期,即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的气候在我国,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表现出明显不同于深海沉积物和极地冰芯记录的特征: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的δ~(18)O曲线表明3阶段存在特强夏季风事件,其气温和降水接近于末次间冰期5e阶段,超过全新世,其暖湿程度已经达到间冰期的程度;而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在深海、南极、格陵兰冰芯的氧同位素记录中均为弱暖期,虽较2阶段、4阶段温暖,但显着低于全新世大暖期和末次间冰期。研究末次冰期中期北京西山地区高分辨率的植被演化过程有利于研究该时段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植被和气候状况,对于确定青藏高原的影响范围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马兰黄土的命名地—北京西山斋堂盆地东斋堂砖厂剖面,以孢粉分析为手段来研究末次冰期中期北京西山黄土中的植被演化过程。以10厘米为间距,在末次冰期中期发育的古土壤中采集孢粉样品40个,用魏明建等改进的孢粉分析方法进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通过外加标志花粉的方法计算花粉浓度。得出的花粉百分含量和浓度图谱表明北京西山黄土中的植被演化序列如下: P1:该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花粉浓度较高,植被为干草原。 P2:该带木本(乔木和灌木)植物花粉的浓度出现了两个高峰,出现了较多的落叶阔叶乔木花粉,表明植被为草甸草原或疏林草原。该带又可细分为2个亚带:P2-1和P2-2。 P2-1:该亚带木本花粉的浓度达到了9.79粒/克,而草本植物花粉的浓度相对于P1带有所下降,气候条件较好,植被为草甸草原。 P2-2:该小带无论草本还是木本(乔木和灌木)浓度都达到了整个剖面的最高值,孢粉总浓度平均达51.5粒/克,是整个末次冰期中期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小带,植被为疏林草原。 P3带,该带总体上花粉浓度较小,花粉浓度出现了多次波动,表明该时期气候不稳定,植被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之间变化。该带可以分成下列 5个亚带:P3),P3-2 P34PM和 P3-5。 P3*:该小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其百分含量达到了73石3%七3.33%,且以蒿、蔡为主;木本(乔木和灌木)植物花粉含量为8.33上.89%,浓度也很低,仅为0.91上.20粒/克。植被应为荒漠草原,气候条件恶劣。 用1:该小带木本植物侨木和灌木)花粉的含量出现小的峰值“.1粒/克和3厂1粒/克人木本植物花粉的百分比含量较高,达25.44%习0.30%,木本花粉中出现较多的松(最高达 1.89粒/克X栋、鹅耳极,草本植物的浓度也出现了较小的两个峰值门 7.78粒/克和18.22粒/克),表明此时的气候条件较好,植被应为干草原。 P3):该小带草本植物的百分含量又一次出现高值,达到67.86七0%,以蒿、黎、菊等占绝对优势,并且草本植物的浓度达到了整个剖面的最低值,仅为工厂7七厂6粉克。木本植物的浓度也较低,仅20号样品稍高,为3.44粒/克。反映了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相应的植被应为荒漠草原。 P又尽:该小带木本侨木和灌木)花粉达到了较高的含量Q3.76%上7.27%)和浓度N.76粒/克七石4粒/克人出现了较多的吴椿、鹅耳板和栋,但花粉的总浓度较低,仅为 7石8上.59粒/克,植被应为较为稀疏的干草原。 P3-5:该小带以草本花粉占绝对优势为最明显的特征,含量高达85体89.74%。草本植物中以蒿和菊为主,木本侨木和灌木)植物百分含量门.69%*%)和浓度都低①.65粒/克*.二粒/克人 表明植被为荒漠草原。 P4带,该带草本和木本的浓度都达到了较高的峰值,松属花粉和多种阔叶树花粉浓度都达到了整个剖面的峰值,并且菊科花粉的百分含量和浓度都是整个剖面中最高的,植被为草甸草原或疏林草原。该带也可分成2个亚带:P4)&P4)。 P41:该亚带木本植物的含量较高,占花粉总数的25.88%-38%,以臭椿、松、鹅耳板、榆为主。其中12号样品的木本浓度达到了整个剖面的最高值,达14.53粒/克,说明这个时段的气候条件很好,植被应为疏林草原。 P个二:该亚带木本侨木和灌木)植物花粉百分含量有所下降,草本花粉百分比达到了77.42%刁0.10%,说明此时段相对于 P4)来说,气候条件有所恶化,不再适宜木本植物的生成,草本的百分含量和浓度随之增加,最高时达46.27粒/克。随后气候波动恶化,花粉总
于涛[3]2004年在《末次冰期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率的植被演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黄土研究在探索东亚更新世尤其是晚更新世的环境演化规律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其研究多采用间接理化替代性指标,而孢粉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区域多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为此我们选取马兰黄土的命名地—北京西山斋堂盆地东斋堂砖厂剖面,以孢粉分析为手段来研究末次冰期北京西山黄土中的植被演化过程。通过加大采样密度,以及高密度的精确测年提高孢粉序列的分辨率,用魏明建等改进的孢粉分析方法进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外加标志花粉的方法计算花粉浓度,恢复了北京西山末次冰期的孢粉古植被序列,结合高密度的测年资料,讨论了北京西山地区末次冰期时期的古环境演化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西山孢粉序列与我国其他地区孢粉序列所反映的环境演化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又有其自身特点。北京西山末次冰期不同时代黄土所含花粉,均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在草本植物花粉中,耐干喜旱的蒿、藜和中生的禾本科花粉占绝对优势,木本植物花粉含量低,且主要为松属、桦属,反映黄土形成时古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寒冷。但弱发育古土壤层中的孢粉种类和数量都较丰富,表明古土壤形成期间气候条件相对较佳。序列中有叁次明显的冷期,分别对应于MIS4、MIS3中期和MIS2;以及两次明显的暖期MIS3c、MIS3a。经过细致的分析,早晚阶段的孢粉浓度仍然很低,且种类单调,说明当时降温幅度相当大,估计温度比现在北京地区至少低8—9℃,降水量少200—300mm以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可能为冰缘气候。前后两次冷期降温幅度大体相当,但后期环境状况相对更为恶劣。北京西山马兰黄土中的两次暖期气候条件较好,尤其是早期可能已经较为接近现代气候环境。MIS3阶段北京地区植被演化序列无论在演化模式还是植被发育程度上都与青藏高原高温大降水事件的表现有较大区别,说明当时高温大降水事件对北京地区影响微弱或基本没有影响。此外,MIS3阶段孢粉序列显示了一系列的波动,说明MIS3阶段环境条件的不稳定性。西山马兰黄土孢粉序列中,存在五次花粉浓度,尤其是木本植物花粉急剧减少的时段,并且花扮的类型单调,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代表了五个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时期,可以看作是Heinrich事件的记录,相当于H1-H5。
程红[4]2006年在《洛川地区末次冰期植被波动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中国气候是以东亚夏季风与冬季风季节性交替为特征的,而黄土-古土壤的剖面记录又为这种交替留下了一个极好的长期的替代性记录,因此黄土已经成为与深海沉积、冰芯同等重要的第四纪古环境叁大支柱之一。本次研究选择的是黄土高原地区具有较好连续性和较高分辨率的洛川剖面,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已经对该剖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都侧重于对地球物理化学指标的研究,而对生物指标的研究工作一直是黄土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中对于孢粉的研究则相对更少。为此,我们把孢粉分析作为恢复古植被、古气候的手段,通过加密采样来获取高分辨率的孢粉资料,并以热释光为年代测定的手段,进而来探讨末次冰期洛川地区植被波动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结果显示:洛川地区马兰黄土剖面末次冰期植被演化过程分为3个大带,即P1带、P2带和P3带,它们依次对应MIS2、MIS3和MIS4阶段。整个剖面的孢粉组合均以草本植物占优势,显示该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发育了草原植被,这与我国其他地区孢粉序列所反映的植被类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当然在各地同一时期的植被并不完全相同,这应该是归因于小气候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末次冰期以来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早晚期比较寒冷干燥,其中早期气候比较稳定无大的变化,晚期气候有所波动,而中期的气候条件则相对较佳,气候温凉半湿润,并且经历了一系列波动,表现为两次明显的暖期即MIS3a和MIS3c阶段,以及一次显着的冷期即MIS3b阶段,其中MIS3a阶段的气候更为温暖湿润,但是与青藏高原的“高温大降水”事件有所区别,说明了该事件对洛川地区有所影响但是强度不是很大。孢粉图谱显示出的植被波动特征是对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同时植被的波动特征说明了末次冰期中存在着千年级或更短时间尺度的气候波动。因此,洛川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与环境演化模式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其他地区都有良好的一致性。
倪志云[5]2011年在《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气候系统的快速变暖,使人类更为迫切地希望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距今时段较近,各种地质记录信息极为丰富,更重要的是其刚好包括了最后一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特征和预测未来环境变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北京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灵敏区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能更好反映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区昌平钻孔高密度采样,运用OSL测年,对样品进行δ~(13)C_(org)、碳酸钙、粒度特征分析,揭示了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特征及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结合格陵兰冰芯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初步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δ~(13)C_(org)值主要反映了温度是其主要控制因素,粒度和碳酸钙含量变化主要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可划分出4个主要阶段:末次间冰期(MIS5;76 ka B.P.以前)气候温暖;末次冰期早冰阶(MIS4;76-56 ka B.P.)气候温和适度;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56-18 ka B.P.)气候出现多次急剧的冷暖波动;末次冰期盛冰期(MIS2;18-13 ka B.P.)气候冷干,而其中的每个阶段可以划分出若干个次级波动。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国内黄土研究相符合,存在与GRIP冰芯、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相似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深海氧同位素的MIS5-2阶段、H1-H9冷事件及Bond旋回暖事件(1,2,4,8,12,17,18,19,20,21,23),亚洲季风系统模式与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是耦合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明显表明了亚洲季风系统的不稳定性。但气候变化的耦合中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相比,研究区MIS3阶段有所推迟,MIS3阶段晚期为冬季风较弱的相对温暖时期;此外亚洲季风的加强快于GRIP氧同位素记录,且各H事件的变化幅度差别较大,差异性的存在是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古环境变化的反映。在驱动机制上,冬、夏季风主要受全球冰量的驱动,但夏季风在冰期与间冰期短时间尺度上的气候事件还有其他驱动因子,不能用轨道尺度的米兰科维奇理论来直接解释,这些可能与微地形、气象、水文等区域因素及其他更复杂的驱动机制有关。
程玉芬[6]2011年在《2.6万年以来黄土高原中北部的植被和气候变化》文中认为两万多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经历了末次冰期干冷期、早全新世升温波动期、中全新世温暖期和晚全新世变冷期等气候过程,其中应当包含了未来气候可能发生变化的各种场景,为研究未来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依据。而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基本连续完整的、具有良好空间可对比性的气候记录,且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向北、向西与亚洲内陆荒漠邻接,对气候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研究古植被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理想地区。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全新世适宜期黄土区塬面上以草原植被为主,而在渭河流域的河流阶地等局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有一些森林生长。但是已有的黄土区古植被末次盛冰期的记录相对较少且分辨率不高。因此,深入理解冰期-间冰期旋回对黄土高原植被的影响需要获取更多的记录。因此本文选取了黄土高原上靖边、富县2个剖面进行研究,其最早年龄约为2.6万年。文中重点从孢粉学的角度,重建了2.6万年来靖边、富县植被变化的历史,以及对比末次冰盛期、全新世早-中期两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孢粉分析的结果显示,2.6万年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是,除蒿属植物以外,其它主要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叶阔叶树增加,表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末次盛冰期靖边地区为以蒿、藜和其它菊科(非蒿属)为主的荒漠植被,而富县地区藜和其它菊科植物较少,且含少量禾本科植物,植被类型类似于干草原型的冷蒿草原。全新世早-中期,靖边地区仍然有一些藜和其它菊科植物生长,植被类型接近冷蒿-荒漠草原,而富县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榛属植物增加,含少量禾本科植物,藜和其它菊科植物非常少,植被类型接近于蒿类-草甸草原。记录对比进一步显示,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都存在一定的气候梯度,即越往北气候相对越干冷,和现代的气候格局类似。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的空间差异比末次盛冰期显着,表明全新世早-中期的气候梯度似乎大于末次盛冰期。
张玉华[7]2004年在《北京西山黄土高分辨率释光测年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各种环境演化过程和环境演化事件,只有将其置于时间标尺之上才有确切的意义,也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精确定年的高分辨率环境演化序列,对于揭示黄土地区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化规律具有关键意义,也是预测未来环境演化趋势的重要基础。目前仅有的一些年龄序列,存在测年数据少,且年龄数据集中在沉积物发生物性转变的层段等一系列问题,不适合用来建立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化序列。 北京西山是世界着名的野外地质、地貌博物馆,是世界着名的清白口系和马兰黄土的命名地,也是中国末次冰期旋回风成黄土与古气候研究的经典地区。本论文以东斋堂砖厂剖面为主剖面,研究建立马兰黄土的年龄序列。针对如何才能减少测年误差、提高测年精度问题,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并进行了方法上的探索。实验建立的黄土释光年龄序列初步结果表明:L_1和S_1的分界年龄约为74ka,S_0和L_1的界限大概在10ka,与实际地层年龄吻合,其年龄值也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年龄相比。 此外,对光断代实验室的辐照系统进行了系统标定,计算出了实验室辐照源的辐照剂量率;对于大剂量短期辐照与小剂量长期累积辐照对于地质样品的影响问题,辅助做了部分探索性工作。
钟艳霞[8]2008年在《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的黄土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末次冰期是距现代最近的一次冰期,末次冰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无疑会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末次冰期间冰段因其气候环境的特殊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我国青藏高原的古里雅冰芯及西部地区诸多湖泊均记录到了深海氧同位素叁阶段(MIS3)特殊的气候环境变化。作为重要地质载体的黄土沉积,在古气候重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对于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古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缺乏。既有的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研究在MIS3时期东西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关于末次冰期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及多指标的综合研究来恢复和重建MIS3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在多剖面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时空差异,追踪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为了更好地恢复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植被类型的变化,在开展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和表土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及全新世黄土沉积中正构烷烃的分布模式,结合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恢复和重建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及全新世植被类型,并获得如下认识:1、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土高原东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一致,表现出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偏轻,间冰期偏重,在空间上从东往西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逐渐偏轻;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黄土高原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在末次冰期内部仍然遵循冰期间冰期的变化趋势,即间冰段相对偏重,早晚冰阶相对偏轻;但是本研究区叁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显示,黄土高原西部末次冰期间冰段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相对早晚冰阶偏轻,与东部地区相反。2、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主控因素的确定: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东部地区相一致,主要由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引起;末次冰期,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与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相一致,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并非为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所致。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叁个剖面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结果与末次冰期温度、降水、大气CO_2浓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末次冰期的低温导致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同期几乎无C_4植物发育,植被类型为单一的C_3植物。因此,末次冰期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总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主要为单一C_3植被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而间冰段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所记录的为单一C_3植物受降水增加的影响而偏轻,并非东部地区所表现的C_3、C_4植物丰度变化导致的,其控制因素与东部地区不同。温度变化虽然对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产生影响,但并非主要控制因素。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剖面(曹岘、大地湾、塬堡)总有机碳同位素、粒度、磁化率等多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同样存在叁个亚阶段,但是在MIS3内部,早期降水相对晚期更为增加,变化趋势与深海氧同位素指示的全球普遍变化趋势相一致,与西部湖泊记录的晚期相对较高降水不同。古里雅冰芯记录到MIS3晚期高温和青藏高原及中国西部诸多湖泊记录的高降水,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剖面也有所记录,但是强度不如早期。4、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物及表土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表明:10种木本植物正构烷烃高碳数分布都以C_(27)或C_(29)为主峰,3种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高碳数分布均以C_(31)或C_(33)为主峰,表现出与木本植物完全不同的分布特征,与前人研究相一致;对于现代表土的研究发现,表土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上覆植被有直接性的关系,对于木本植被除灌木草本含量较高的混生林,正构烷烃出现以C_(27)和C_(31)为主峰的分布外,其余都是以C_(27)或C_(29)为主峰,说明混生林中由于草本植物量的高输入导致了表土正构烷烃的分布差异,草地表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例如对于周围落叶植被含量丰富的草地,其接受到的落叶植物输入大于草本输入,使其主峰出现差异。对面积较大的纯草地表土,其正构烷烃的分布即表现为草本植物输入的特征,以C_(31)为主峰。对于争议较大的松科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本研究区叁种常见松科植物都显示以C_(29)或C_(27)为主峰,仍然表现出木本植物的特征。5、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叁个剖面MIS3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的分布模式显示,除曹岘剖面两个样品以C_(29)为主峰,C_(31)含量次之外,其余样品都表现出以C_(31)为主峰,而C_(27)含量最低(C_(27)<C_(29)<C_(31)),这与该地区以纯草本为植被类型的现代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相一致,而与现代木本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不同,也与当地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相一致,与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不同,初步说明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发育以草本为主的植被类型,部分区域有木本荒漠植物分布。结合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研究结果,初步判断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发育的植被类型以C_3草本为主。6、秦安地区两个不同成因的全新世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剖面全新世时期分子标志化合物中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相同,都表现为以C_(31)为主峰,而C_(27)含量最低(C_(27)<C_(29)<C_(31)),这与该地区以纯草本为植被类型的现代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相同,而现代木本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不同,也与当地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相一致,与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不同。表明全新世时期该地区发育的植被类型是以草原植被为主。
陈立春[9]2011年在《北天山乌鲁木齐转换区构造系晚第四纪活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鲁木齐一带是北天山山前构造系东西向发生转换的地区。区内构造地表活动变形特征复杂,既有正向又有反向、既有逆断又有正断和走滑。论文工作试图尽量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以求对这些构造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构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形机制有所新的认知。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研究区地貌时间标尺的建立针对测年问题,考虑到研究区第四纪地貌面非常发育,论文工作对这些地貌面展开了野外调查和3S技术数字地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性地貌面的划分与定年及其所蕴含的构造-气候-地表过程耦合关系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的地貌时间标尺。(2)几个主要地点的活动构造与古地震研究为了尽可能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针对研究区地貌和构造活动特点,论文工作开展了研究区1/5万活动断裂地貌单元填图技术和逆冲推覆型陡坎古地震识别技术的研究,之后,运用这些技术以及所建立的地貌时间标尺,对研究区几个代表性地点的活动构造与古地震进行了剖析。(3)研究区主要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分析本着构造系统、构造过程的思想,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构造之间的空间与时序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并对北天山山前逆冲推覆构造系在乌鲁木齐一带的构造样式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4)转换区主要构造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析基于各研究点的活动构造与古地震研究结果以及研究区主要活动构造之间的时空关系分析结果,从构造系统与构造过程的角度,对转换区构造系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转换区的地震构造单元划分与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厘定的5级区域性地貌面为研究区的地貌时间标尺。区域性地貌面Ⅴ堆积时代约730~550kaB.P.,550kaB.P.进入间冰期后至约200kaB.P.之间,地貌体间歇性抬升,并演化为多级高基座阶地。区域性地貌面Ⅳ堆积时代约200~130kaB.P.,130kaB.P.进入末次间冰期后抬升成面,表层较广泛发育一稳定的古土壤层,直至74kaB.P.左右;区域性地貌面Ⅲ为研究区特有的“黄土帽子”面,第一次黄土过程约74~59kaB.P.;进入约59~55kaB.P.,黄土表层局部不完全钙壤化;第二次黄土过程约55~42kaB.P.。区域性地貌面Ⅱ约42~23kaB.P.,早期区域性地貌面Ⅳ和Ⅲ开始较大面积侵蚀下切,王家沟等二级河流形成,这些二级河流的侵蚀河道以及出山口的冲洪积扇形堆积即形成区域性地貌面Ⅱ的雏形;23~15ka间,区域性地貌面Ⅱ可能局部侧蚀加积;15~12ka,区域性地貌面Ⅱ下切成广泛的阶地面或戈壁平原,表层开始发育不完全钙壤,表层黄土也土壤化。区域性地貌面Ⅰ区域性地貌面Ⅱ大面积暴露成面后,经新仙女木事件,进入全新世,12~8.5ka间,河流以侧蚀堆积为主,8.5~4ka是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河流下切,形成现代戈壁以下的最广泛一级河流阶地。(2)北天山山前逆冲推覆构造系东西向转换是通过乌鲁木齐转换区构造系来实现的,转换区构造系以北倾的单斜构造为基本特征,第四纪活动表现为既有正向又有反向、既有逆断又有正断和走滑变形,并且,晚更新世以来部分反向断裂可能已发生负反转。其变形机制可解释为近南北向挤压沿先存构造面产生的变形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斜交双向挤压挟持”模式。(3)转换区构造系地表活动构造可归为柴窝堡盆地南缘断裂与雅玛里克断裂、西山断裂组(含西山、四道岔NW向、王家沟、九家湾断裂组)-碗窑沟断裂、八钢-石化断裂、甘泉堡断裂几个序次以及板房沟断裂。其中,西山断裂组-碗窑沟断裂和甘泉堡断裂是构造系中最主要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前者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共发生过4次事件,依次为:事件Ⅰ,约(59.7~45.5)kaB.P.,沿九家湾断裂组地表正断变形;事件Ⅱ,约(38.8~37.9)kaB.P.,沿王家沟断裂组北侧3条断裂逆冲-褶皱变形;事件Ⅲ,约(27.5~23.2)kaB.P.,沿碗窑沟断裂逆冲-褶皱变形;事件Ⅳ,约(12~10.5)kaB.P,沿王家沟断裂组北侧3条断裂逆冲-褶皱变形、九家湾断裂组正断变形。大震的平均重复间隔约13ka,未来存在发生地表破裂的危险。甘泉堡断裂最新两次事件时间限定为:事件Ⅰ,约(51.1~50.3)kaB.P.以后、26.9kaB.P.之前,但更接近下限年龄,这次事件可能就是碗窑沟断裂的事件Ⅲ;事件Ⅱ,(14~11)kaB.P.,可能为来自其东侧阜康-吉木萨尔断裂地表事件的扰动。此外,论文也给出了各研究点翔实的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活动参数以及关于地震构造单元划分与未来地震危险性的两点启示。
陈昌海[10]2005年在《长江下游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高频变率》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地处长江下游的江苏宜兴和河南南阳洞穴两支石笋的9个~(230)Th年龄、1358个氧碳同位素分析数据和纹层计数结果,建立了全新世中期7~4 ka BP高分辨率东亚季风气候演化序列。通过与冰芯、海洋和湖泊等记录的对比,分析了中全新世东亚季风气候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初步探讨了东亚季风高频气候振荡的驱动机制。 研究表明,石笋δ~(18)O变化与大气降水呈显着的负相关。中全新世6155~4695a BP河南南阳地区降水趋于减少,而江苏宜兴于5.69~5.13 ka BP期间大气降水有增加趋势。百年~十年尺度上两地降水均呈现了显着的振荡旋回,这对所在地区新石器文化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苏宜兴石笋碳氧同位素曲线波动趋势相同,但存在显着差异:其碳同位素呈现叁个大峰两个宽谷,而氧同位素高频振荡特征显着;河南南阳石笋碳氧同位素序列变化形式相似而趋势相反。作者认为,洞穴区域性生态差异与土壤CO_2产率不同是导致石笋碳同位素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 中全新世相应时段两支石笋δ~(18)O序列与树轮△~(14)C_(res)曲线的良好对应关系说明了东亚季风降水波动在百年~十年尺度上显着受太阳驱动。石笋氧碳同位素功率谱分析显示的79a、21a、10a、7.8a等周期成分响应了太阳活动的Gleissberg周期、磁性周期和黑子活动周期,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驱动机制。 石笋ML(s)灰度和碳同位素序列很好地对应了石笋年纹层季节韵律。低的灰度值和石笋δ~(13)C偏负对应了降水显着减少的干季形成的较为致密的半透明薄层;反之,则对应了占全年大部分时间的暖湿时期形成的较厚乳白层。 石笋ML(s)氧同位素序列指示了所在地区大气降水的变化,其δ~(18)O功率谱分析中出现的7.1a和2.8a周期成分表明了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响应了ENSO事件。
参考文献:
[1]. 末次间冰期北京西山高分辨率植被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D]. 葛永刚.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 末次冰期中期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的植被演化过程研究[D]. 肖怀朋. 首都师范大学. 2003
[3]. 末次冰期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率的植被演化过程研究[D]. 于涛.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4]. 洛川地区末次冰期植被波动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程红.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5]. 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D]. 倪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6]. 2.6万年以来黄土高原中北部的植被和气候变化[D]. 程玉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7]. 北京西山黄土高分辨率释光测年研究[D]. 张玉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8]. 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的黄土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 钟艳霞. 兰州大学. 2008
[9]. 北天山乌鲁木齐转换区构造系晚第四纪活动性[D]. 陈立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
[10]. 长江下游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高频变率[D]. 陈昌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