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县域经济论文,山区论文,欠发达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1—0044—06
我国是典型的山地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这一特征在西部尤为突出: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地域辽阔,面积达660.83万km[2],占全国幅员总面积的68.83%,其中山地就占其陆地面积的86%以上;山地面积超过90%的省有贵州、云南和四川,重庆、陕西的山地面积也逾80%,其余各省(区)的山地面积均达50%以上。我国西部地区有山区县492个,占西部地区全部县份的62.5%,其中欠发达的山区县就占414个,占西部地区全部山区县份的84.1%。[1]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贫困县592个,其中249个分布在西部山区,占42.1%。
西部山区县有通达性差、脆弱性和边缘性的一面,代表了限制因素;同样也具有多样性、特色性和因时因地制宜的一面,代表了发展和缓解贫困的机遇;然而后一方面带来的机遇还没有变成现实,这主要受马太效应的影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根深蒂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的多方面原因,西部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比东中部地区突出得多,“三农”问题也远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创造条件,把山区县的经济社会融入主流社会,减少其边缘性,积极开发利用其多样性,搞好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改变其落后、单一的经济结构与闭塞、关联性差的空间结构。
一、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相应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质量与需求不一致,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发达,交易规则不公平;空间结构发展局限,难以发挥集聚资源的优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还未形成有效互动。
(一)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在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仍以人力畜力为主,传统的生产和技术手段占农业生产的绝对主体,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出率、还是农业综合商品率都大大落后于东部平原地区,农产品产量十分低下,农产品供给不充足,农业生产的需求约束基本不存在。并且,西部山区县自然条件恶劣,频繁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农业减产、歉收、甚至绝收。以农业生产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农业工业化尚待实现,而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目标更难企及。其主要原因在于粮食生产约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西部山区欠发达县域难以找到适销的农产品,加上对生存基本需要的考虑,只有进行传统的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粮食产量不高,所耗资源较多,自然不断排斥其他生产的发展,无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柱或主导产业就无从建立。目前,全国粮食丰产,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以种植反季节绿色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以优质果和速生林、经济林为主的林果业,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等等,推动山区县的农业产业升级。
(二)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就非农产业而言,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比较,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水平都存在巨大差异。在产业结构上,东部平原地区县的非农产值占GDP的90%左右,而西部山区县低于70%;东部平原县以二、三产业为主,且第三产业对人均GDP的贡献率已超过第二产业,而西部山区县则主要以农业为主。在产业发展水平上,东部平原县以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组装业为主,而西部山区县则以农产品、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然而西部山区县拥有多样化的非农产业,包括生态旅游、水电和采矿、交通和通讯业、绿色食品和天然中药材业、民族手工业与外出务工等。这些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潜力,就有可能改变西部山区县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三)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附性高、利用率低
西部山区县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林地、湖泊、矿藏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于此,从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得以出现,自然而然,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就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但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的限制(如资本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产业发展均处于幼稚阶段,未形成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生产,难以带动非资源开发型产业的发展,整体表现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损耗较大。具体而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多是初级的农、矿、林和能源加工模式,生产分散、规模小、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以简单的资源密集型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产品需求的收缩弹性较小,外加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低,资源禀赋优势难以发挥效用。
(四)高地—低地交换不平等
西部山区县由于区位条件差,地处内陆,甚至是边远山区、深山峡谷,远离海岸港口,陆路运输也极为受限,导致运输成本高而稀缺。山区县所生产的产品要运送到低地销售,虽然其生产的产品价格高,但所得收益较小,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市场营销手段,对市场不了解,导致其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合时宜;买卖规模小,多数以个人为基础,缺乏与中间商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当地居民没有过多积蓄,为了生活急需资金,急于出售产品;此外,产品大多为特色产品,需求弹性大,卖方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难以占据有利地位。而所需的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要从低地获取,这又由卖方市场控制,价格普遍较高。可见,西部山区县在交换中出现的不利的贸易条款,削弱了山区群众的购买力和投资力。
(五)城镇化质量偏低
城镇化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依托产业发展与集聚,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然而西部山区县的城镇化建设相当滞后,质量普遍较低,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山区县在建国初期的工矿业化发展与随后的“三线”建设中,形成了一批中小型城镇;改革开放后,由于这些军工企业建立分散,靠近山、洞,又存在转型困难、体制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以军工企业为依托建立的城镇出现了人口大量迁移、厂房废置、消费市场停滞等状况,导致城镇化倒退。目前建立的新兴城镇主要以小城镇为主,但绝对数量也不多,城镇密度低,难以覆盖广阔的西部山区;城镇人口数量少,明显不及中东部城镇;各地区的城镇化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四川盆地的周边山区县由于中心城市、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足具规模的城镇带,然而在辽阔的青藏高原,每万平方公里不足一个城镇,地处崇山峻岭,相互隔离,难以形成中心城镇,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镇的各项生活水平指标不同程度地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由于西部县城镇化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使其城镇一方面难以承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生态移民的重负,另一方面,难以发挥城镇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阻碍经济增长。
二、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经济增长点。但是,在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困难重重。
(一)自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当
西部山区虽然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人为开发利用不当的不利因素影响,限制当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难以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其一,西部山区县的土地资源以坡地为主,而现行对坡地的利用是顺坡耕作,广种薄收,这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虽对其进行了坡改梯的治理,但又忽视了土壤肥力的改善与提高,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低下;农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局限于满足温饱,耕作的农作物数量有限,不能形成规模化,也未找到适宜的农作物种类,发挥经济价值,没有原材料,对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就无从谈起。其二,由于西部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河水湍急,水利资源开发价值较大,近年来我国对西部山区河流开发的力度日趋加大,但梯级水电开发使河流水库化后,库水加深,污染沉积物不容易排解,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但要走回开发→治理→开发的发展老路,而且破坏为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部门或地区提供能源的持续性。其三,西部各地区矿藏资源分布不均,且矿种单一,不具组合优势,外加矿产的冶炼和加工所需的其他原材料必须从外地长距离运输来,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开发成本。对矿产的简单开发,不但得不到经济效益,而且消耗了不可再生的储备资源。最后,西部各地区的水资源也分布不均,西北缺水,西南水资源充足,导致黄土高原生活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空间结构局限
西部山区县所处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往往存在地形的天然阻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还未构建起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快捷交换信息的通信及通讯网络;大部分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地处偏远,远离国家、省、市的政治经济中心,也缺少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山区县的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纵向联系往往仅属于行政隶属关系,同等级的城镇之间横向联系十分薄弱,各自封闭,自成一体,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无从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既得不到能量集聚,又得不到能量的扩散,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分工体系中。即便县域内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与城镇,但也因上述原因不能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当这部分产业、部门与城镇的资源过度集中,出现产品供大于求,反而造成资源无益的损耗;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分散,难以集聚,阻碍再生产循环。这两方面最终导致产业、部门与城镇经济的萎缩。
(三)人力资源匮乏、资金积累不足、新技术难于推广
劳动力、资金、技术是经济增长点的必要支撑与推动力,然而西部山区县在这三方面均存在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与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口增长过快,土地承载能力有限,从而造成部分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教育投入有限,教师素质不高,师资少,这部分人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其科学素养、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思想封闭、守旧,使其难以成为推动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术人才,同时由于山区县人均收入较低,难以留住和引进人才,出现人才奇缺的状况;第二,山区县居民收入单一,闲散资金较少,当地企业规模小,效益差,难有留存收益,使其生产的初始投入和再投入困难,农村的小额信贷发展局限,信贷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条款,激发不了农民以此渠道获得资金的热情;最后,山区县的多数产品都是天然和有机产品,市场价格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大多数农民没有得到应得的收益,使其都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技术进入速度缓慢。
(四)市场条件差,经济运行依靠政府
西部山区县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落后,机制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压力大,企业家市场与职业经理市场更无从谈起,这势必阻碍高级人才的引进,难以维持对主导产业与部门人力资本的投入;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基本形成,更落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其弊病——规模小、供需矛盾、秩序不畅等也逐渐显现,因此,市场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有限,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县仍然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经济运行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然而,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资源的逐利性只有通过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表现出来,企业在得到垄断性收益后,资源的配置才能到达利益最大化。企业为了从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价值,纷纷向政府寻租,扰乱了市场秩序。政府通过行政权利使其经济职能扩大化,不但导致效率低下,而且限制政府作用的发挥,他们应该转变职能,平衡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发挥其公共服务优势,为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提供制度支持。
(五)承担生态保护压力,缺乏补偿机制
西部山区多属于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居民一方面承担了部分生态建设费用;另一方面,当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要以生态保护为重,放弃开发项目,并且,原先的生产方式有背生态环境建设时,仍需停止或采用新技术加以解决。这些有可能带来当地居民的失业、生产成本投入增加,他们的短期经济利益受到侵蚀。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低地获利较多,西部山区县则未获得相应的补偿。西部县群众的权利受到侵害,群众的能动性难以调动,从而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制度环境薄弱
长期以来,西部山区县形成了自己独特规律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以及对付自然灾害的制度和组织,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和封闭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在资源日益匮乏、外部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这些制度还远远不够,如在经营农、林业产品上就显得黔驴技穷。另一方面,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创立的新的制度和新机构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也只是取得部分成功,对当地来说还比较陌生,还激发不了当地群众为共同的利益和可见或潜在的好处而共同努力的热情和承诺。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西部山区县由于与发达城市和中心城市距离远,能接受的辐射能量低,各种改革的进程相对滞后,县级政府带有保守、独断的行政色彩,权利受到较少的监督,追求短期政绩,盲目地招商引资,进行大量的重复建设,走的是粗放型发展的道路。在国家实行分税制后,财政权集中到了中央,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地方债券,在转移支付不规范的体制下,欠发达的县财政吃紧,常年赤字,导致对文、教、卫的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是合作医疗制度,但把农村人口纳入其中的数量极其有限,大多数村庄都未设有敬老院,农村的养老保障责任几乎全由家庭承担。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致使不能为主导产业、部门与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受到制度的束缚与制约。
三、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对策措施
西部山区县的经济增长重点要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中。由于西部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约束、区位条件的限制,目前其县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还要因时因地制宜,重点落在以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有选择地建立小城镇,为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要把影响培育的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促进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部门与城镇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部门与整个地区的发展。
(一)充分开发山区优势资源
西部山区县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小环境的多样性,并不一定都适合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因此,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粮食生产并不一定是山区最适合的选择。根据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和小气候多样性以及物种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质林果业、药材、畜牧业、特种养殖业、旅游业,开发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同时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利用国家的生态补助,与具有开发优势的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投资相结合。搞好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注重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与有机结合,从而推动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
在研发方面,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有重点地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加快传统产品的改良,提高产品的质量;在生产方面,改变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不同地区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如干旱、半干旱的土地种植花椒,高寒地区种植反季节的绿色蔬菜、药材等,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市场+农户”等机制,实现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生产,逐渐形成农户依托企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在营销方面,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避免产品的供需矛盾,在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数量与质量方面根据各种信息定位准确,建立各种农业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使其与农户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长期的购销关系,克服买卖双方利益对立的不利影响,同时促进农民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最终维护农民的利益;在管理方面,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部门机构管理,又要加强外部产品名誉管理。加大产品宣传,逐步创立当地的名牌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市场优势→销量优势→规模优势”的良性循环,创造较高的市场价值,给山区县带来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收入结构和水平。
此外,也不能忽视当地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开发。西部山区县拥有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可以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点。自然风景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为自然风景区增添了人文气息,对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进行结合式开发,以独特性、多元性吸引游客。然而在当地旅游逐渐形成规模,有了一定的声誉后,又容易出现由于当地居民分散经营,缺乏旅游品牌的意识,造成市场过度竞争的情况,阻碍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帮助当地居民进行合理规划,对已经初具品牌效应的特色服务申请商标注册,保护无形资产不受侵害,最终形成旅游业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西部山区县的区位劣势,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势必就要加大加快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首先,提高公路的覆盖率,打通山区县与中心城市的交通阻隔及山区县内各乡镇的交通阻隔。在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质量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设筹资渠道应多元化,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如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逐步扭转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渐形成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县域公路网。其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在铺设光纤,修建通信、通讯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县域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合理扩大网络规模,有效提升网络层次;整顿和规范电信业务市场和建设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展各项通信业务。最后,县域内的城镇要搞好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基本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要开发西部山区县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做好当地人才的培养,政府应该首先增加投入和投资,以保证每个孩子的上学机会,鼓励当地学生外出学成后,积极回到原籍投身建设,对于有机会进行继续深造的贫困学生,政府应该架起当地企业与贫困学生的桥梁,使双方达成读书资助与学成后回该企业工作的协议,同时企业根据需要开办职业技术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技术培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进行在职员工的再教育;另一方面,做好外地人才的引进,主要以高薪或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政府积极推行户籍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对于当地有杰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奖励,企业通过“薪金+股份”的优厚待遇引进人才。
对于山区县内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部分就业;另一方面,政府有组织地进行合理的劳务输出或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条件,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又为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地方解决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把信息、资金、技术、知识带回家乡,为当地建设进行投入。
(四)有选择地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托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西部山区县所处地区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较少,这样就限制西部山区县遍地开花地发展小城镇。距离大、中心城市近的地区,可以建立起大、中心城市带动型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既拥有当地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又可以通过扩散效应获得大、中心城市的过度集中的资源和能量向周边的地区转移和传递,从而得以依附大、中心城市而发展。受地理位置不利因素的约束,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带动型的小城镇,发展绿色与特色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集聚中心,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山区县的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区,可以发展旅游资源带动型的小城镇,通过旅游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当地不便的交通与通讯状况。
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不同带动型的小城镇也应该有选择地建立与发展,完善其各项功能,增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逐步扩大其规模,以容纳更多的山区农村人口和支撑山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后续发展的小城镇提供原动力。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陈旧的设备得以更新,地理上的阻隔通过道路的铺设得以打通。
(五)建立职业经理市场
职业经理市场在我国是才兴起的市场,发展时间尚短,很不成熟,西部山区县更是缺乏这样的市场。然而,随着西部山区县的民营企业逐步发展,他们不能走家族型企业模式的老路,要搞股份式企业,必然会产生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职业经理人具有企业家精神,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组织能力,能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财富。从而建立职业经理市场,能够促进山区县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职业经理人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子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也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它的活跃也会带动其他子市场的兴旺。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与中介公司紧密相连,这样,就带动相应的中介公司在当地的组建。
职业经理人市场也是由买卖双方、产品、交易机构这几要素构成,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第一,就需要有供给意愿的职业经理人,有需求意愿的企业,形成买卖双方;第二,提供能够进行专业的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劳动力产品;第三,通过交易机构,即做市商(如猎头公司、人才服务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进行做市;最后,要形成一套合理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机制。
(六)充分发挥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
西部山区县获得资金的途径少,资金匮乏,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凸显。没有县域银行对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支撑,就不可能发展当地的经济。银行不但要对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而且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第一,银行稳步发展对农民的小额贷款,满足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小额信贷有信贷规模小、无需实物抵押、采用联保贷款的模式、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达到改善资金的到户率和还款率的目的,在广大农村地区试点和推行了十多年,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非健康发展的苗头,这就需要进行正确的导向:小额贷款应该被定位于一种服务于广大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银行应该进行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对资金需求者建立信用档案库,使资金能够真正流向信誉好的资金需求者手中,达到银行与资金需求者双赢的目的。第二,由于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银行贷款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投资修建路桥,打通地区内与地区外的交通阻隔,建立畅通的交通网;投资铺设光纤,修建通信、通讯设施,加快信息的交换。第三,银行与生产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特色产品将成为西部山区县经济增长点,生产特色产品的企业自然对资金的需求较大,银行和这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建立起伙伴关系,银行为企业不但提供贷款而且提供理财服务,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再生产,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银行从理财服务中,掌握了企业的资金流,有利于银行了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运用,降低贷款风险。龙头企业得到县域金融的扶持,不断做强做大。第四,在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规模经济的效应逐渐显现,对产业园区呼之欲出。产业园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不断吸引各种资源,进一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还伴随着园区内商业、综合服务功能的集聚,充实和强化整体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园区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企业自然没有这个实力,必然需要银行的贷款支持。银行贷款主要进行产业园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
(七)充分发挥政府在山区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在培育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兼顾当地群众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也相当于是对山区县居民的权利被剥夺以及在环境保护中所付出的成本的补偿。首先,政府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确定长远的经济建设目标。其次,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外商投资用地上,应当试行放开土地买卖的政策,以鼓励大面积的林草户和投资者。对种植的果树、烟叶和药材等减免农业特产税,减免期限适当放长。再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和个体经营者或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政府要进行基层调查,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改变低效的工作程序。确保山区市场功能运转正常,使市场失效所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使山区县经济逐步以市场为导向。再次,对贫困农民提供转移支付,尽可能地安排就业,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最后,加大对当地科、教、文、卫的投入,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福利。
标签:小城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银行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