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弹性工作制度的实证研究_弹性工作制论文

我国中小学弹性工作制度的实证研究_弹性工作制论文

我国中小学校弹性工作制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校论文,工作制论文,弹性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教师工作一直为8小时工作制,除上课的时间外,日子过的清贫、悠闲。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观念的植入,人们渐渐发现教师复杂、独立的脑力劳动其实有很大的伸缩余地,这种工作独特性就提供了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可能。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它一出现迅速在工商界推广开来,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逐渐这一作息制度改革渗透到各个领域,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什么弹性工作制如此受欢迎?对于员工,它尊重个人的选择,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使工作变的轻松;对于老板,制度的自由化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还迸发出了创造性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弹性工作制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在欧洲,1975年英国约有70万职工,1977年瑞士估计有40%的产业工人,在德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工人实行这一制度。在美国,在一些脑力劳动占重要地位的行业中也在推行弹性工作制。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在1988年推行这一制度,除生产线上的工人以外,有4万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富士重工业、三菱电机等大型企业也都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到上世纪90年代,大约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杜邦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1977年,美国对自1983年开始实行的每周40小时的劳动法案进行了修订,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弹性工作制”法案,这一新法案的出台,引起了人们工作和生活观的新变化。

新工作制度使员工不必再像以往那样每天把许多时间花在办公室里和来回的路上,同时也使自己拥有了更多能够灵活支配的时间,使工作不再显得沉重。互联网络的应用和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普及,使许多雇员坐在家里完成自己的工作成为可能,他们通过家中的个人电脑可以如同在办公室一样地处理各种工作事务。它的理论依据是:现代的人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进修,需要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更有效地进行工作。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提出“工作结果不是看时间,而是看成果!”的口号。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管理理论家们所做的贡献,特别是现在盛行的“人本管理”理念,正是基于他们的研究,管理制度才从对人的控制转为激励人们工作的方向,我们更加注重人本身,更加注重效率,而不是永无尽头地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加大人们的劳动强度,人们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热爱工作。就如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变革一样,新的理论决定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教育管理界也是同样的,这一真理也一次又一次的被证明着。新制度为教师管理带来了新观念,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冲击:教师个人支配时间的自由度增大,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学校也营造出灵活宽松的环境。

可是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补课日渐盛行。教师热衷于收费补课而无心教学,弹性工作制也失去往日的风采,如此一来,教师补课补得欢,学校管理无良策,最终一些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学校只好宣布取消。

利益的追求、管理的失控、家教的诱惑致使曾名噪一时的弹性工作制遭遇了“突然死亡法”。何去何从,正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迫切问题。在高校教师实际已取消坐班制的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如何进行运作,以最大效益地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充分利用时间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改进学校管理制度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有论者对实施弹性工作制的条件、方法进行了界定,1999年第8期《教学与管理》上赵复查的《转型时期教师工作时间性的弹性管理》认为“弹性工作时间制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教育管理原则,针对转型时期教师工作的特点,为创建宽松的工作环境和高效教育目标,将教师工作时间的他控与自控有机的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具伸缩性的时间管理制度。实施这一制度既能使管理者指挥灵,又能使教师应变活,实践证明是转型时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管理措施。”但没有据此深入挖掘弹性工作制的内在追求理念:当今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追求个体物质利益实现的最大化与社会规范的合理协调、平衡。如一旦此种平衡被打破,即宣告原先为此实施的措施不适宜性,需及时调整和变更。从国内现状来看,我们已经意识到时间管理与学校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学校质量从何而来?从效率中来。要提高效率,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将时间管理应用于学校,对教师的时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支配的制度的形成,必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学者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究竟怎样实施弹性工作制,实施的效果如何,管理人员、一般教师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一些教师放松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不安心教学等,那么是否继续实行弹性制?如何继续实行的问题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力求探索决定学校制度刚性和弹性制度之间的权变因素,探求学校管理制度在时间管理上的特殊规律及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思想、方法、制度的模式和途径,评价弹性工作制的得失,为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取样

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的12所中小学,抽取了学校管理人员43名,教师307名,作为被试,样本的性别分布为1∶3(男∶女);抽样城市分别位于我国教育的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有一定代表性。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为《中小学校弹性工作制调查问卷》,该问卷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管理现状编制,并经过预试分析修订而成。问卷的测查内容主要包括:(1)弹性工作制的基本情况,包括知晓度、美誉度、满意度三个项目;(2)教师对目前的工作时间制度的满意度,包括是否能激发工作、是否限制了我的自由、是否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是否有利于教师的自律、是否有利于保证教学、是否有利于社会监督、是否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七个项目;(3)教师对于灵活处理自己时间的心理预期,包括对考勤的满意度、坐班时间的处理、是否愿意尝试兼职工作、目前工作量的四个项目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331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经过培训的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担任主试,在2003年7月~12月,由课题小组成员取得各校教师的配合,进入学校进行集体施测。统一施测时间和指导语,施测过程中对教师的答案注意保密,并采取匿名调查的方式,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所得数据输入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分析。

3 结果分析

弹性工作制是对现今工作制的另一种合理有益选择。采用弹性坐班能有效解决部分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质量效益的矛盾,也能有效安抚教师失衡心理。它有其存在的需要和条件。

3.1 弹性工作制有较好的生存环境条件

由于学校工作时间的正点性、秩序性、连续性,使得弹性工作制在学校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恰切的采用。从弹性工作制的研究中,我们知弹性工作制须满足五个条件。第一,教师可不依赖他人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教师工作可替换,即随时换另一个教师任某门学科的课,而不致对学生学习有太大影响;第三,教师备课须安静、思想集中、无干扰。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执行、完成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结果;第四,工作负荷不均衡,有较集中较长的寒暑假;第五,很少需要校方管理监督者对教学过程的监督,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这样就使得弹性工作制在社会上和教师中有较高知名度达83%,有一定的采用率达27%。

3.2 现行工作时间制并不太高的满意度,为弹性工作制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具体实施中,它存在着哪些问题呢?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可发现一些因素:

3.2.1 总体满意度。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学校,教师的满意度(92%)明显高于坐班制学校(81%)。

3.2.2 从教师个人发展来说,对坐班工作时间制度有较高的不满率。教师对学校工作时间制度对个人发展与促进方面,认为“限制自由,不能促进工作”分别各占23%,两项相加占46%,比“能激发工作的39%”多7个百分点,这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印证:

第一,教师对工作时间制度的肯定多集中有利于倾向学校管理方面。认为有利于学校管理占82%,有利于保证教学占71%。是否有利于教师业务发展,肯定的占55%,否定的占45%,大致说明分歧颇大。

第二,教师工作时间过量,富余时间不多。51%的教师认为工作繁多,经常加班备课或家访或接待家长。35%的教师认为工作量适当而紧凑,两项相加占86%,仅有14%的教师认为有富余时间。

第三,教师对薪酬水平的评价过低。第九题是对教师同工同酬,并与其他行业相比的调查显示,56%的教师认为偏低,26%认为基本相符,15%认为过高,3%认为不好比较。

第四,教师对从事第二职业有较强的欲望。12%的教师已在从事第二职业,56%愿意尝试并有多余精力,两项相加达68%;第十三题是教师对家教看法,认为学校工作量大,没时间的占39%,学校不允许的占13%,肯定家教的占28%。说明,除去20%的纯个人因素,52%的学校因素控制和压抑了教师从事家教的欲望与行动,只要学校管理一有松动,教师家教的热情就会得到井喷式的爆发。

3.2.3 教师对灵活处理时间的恰切心理预期。教师对富余时间的灵活机动处理和心理表征,表现了他们对工作时间制度的不满与变通处理。第七题,问“上完课,离下班还有半小时”时,有58%的教师选择休息娱乐,42%选择继续工作学习;第八题,问“没有第一节课”时,想多睡会的有12%,视情况而定的占27%,合计39%,准时到校的占61%。说明教师对一天中的首位时间与末位时间概念,心理有不同的期待,39%的心理缺勤率与第二题27%的弹性坐班率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的。

4 讨论

弹性工作制对于中小学校管理和教师来说,既不陌生也不新奇,它的存在与出现,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社会因素与物质利益的。在实施中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生存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素,即弹性工作制三个方面的优势与坐班制的劣势相互制衡,再加之教师对处理个人富余时间的心理预期,三者相互对立统一,互相浸润其间。为此可对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如下建议:

4.1 弹性工作制要考虑学校实施的风险计算,要对实施与否进行优劣换算对比,即实施弹性工作制的优势收益最大,弊端最小;实施坐班制弊病最大,收益最小。不能一味盲目跟风,追时尚,而要切中学校要害,否则只能是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4.2 弹性工作制要充分考虑教师权益。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它并不是十全十美,在优势尽显同时,弊端也会暴露无余。针对被管理者——教师,制度的受益人,他们的权益是否能在此项制度实施中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是为关键。尤其是一半教师在感到工作繁忙,无暇自顾,埋怨薪酬低时,一项制度是去解决矛盾之源,而不是暂时封杀,回避现实的矛盾。所以对家教等有可能影响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秩序的问题,学校要引导教师认识问题,从各方面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教师再进修培训力度,使教师主要时间、关键时间用在个人事业的提升上,而不是纯粹为了补课赚钱的物质追求。这样的管理,以人为本,而不是放羊式的自生自灭,害了学校、教师,也误了孩子一生。这样的管理就为制度推行奠定人性情怀,容易取得教师信任,使沟通、理解的基础得以渗入教师心里。

4.3 弹性工作制要以生为本。虽然工作制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但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它的新制度推行一定要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指导原则。否则任何一项好制度就只是美梦一场,落不到实处。弹性工作制对教师的松动和柔性管理,要考虑到如何不出现学生无人管理的真空,这是弹性工作制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学校、教师管理、监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光顾教师权益而忘却了对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4.4 弹性工作制要争取最大化社会资源。作为有别于坐班制的新工作制,学校要充分取得社会、家长、主管部门的支持,建立最广泛的支援系统,为制度执行营造良好的气氛,更要善于建立一个有形无形的监督评估体系,让社会各方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到各方的存在,共同促进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5 结论

通过对中小学校弹性工作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校弹性工作制在符合弹性工作制的五个条件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独有特征——中小学校弹性工作制是对现今坐班制的另一种合理有益选择,采用弹性工作制能有效解决部分学校制度建设与质量管理的矛盾,也能有效安抚教师失衡心理。研究表明,教师对富余时间处理的心理预期,以及教师对当下坐班制不太高的满意度,为弹性工作制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实施条件。

标签:;  ;  ;  

我国中小学弹性工作制度的实证研究_弹性工作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