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83-01
语文课堂上如果合理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力!”
一、以赏识与鼓舞激励学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 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发言中实在连值得夸奖的词句也没有,还可夸他们“发言声音响亮!”“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教师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在文言文《矛与盾》教学中,当我着力引导学生感悟寓言的寓意时特意预设了一个问题:这个卖矛与盾的人为何会哑口无言?同学们纷纷说这人说话夸大其词、前后抵触,结果不能自圆其说。只有一个女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人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只想把矛与盾卖出去。”这同情的心声完全不同于这则寓言的讽刺意味。我微微一笑,对女孩善良的理解表示自己的赞赏,“这个卖矛与盾的人怎样才能把矛与盾卖出去呢,聪明的你可有高招?”“他可以把矛与盾分开来卖,先卖完矛,再卖盾,这样就不会自相矛盾。”这个女孩满脸激动。“是啊,我们在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免发生这样令人不可思议适得其反的事情。”
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以诙谐与幽默感染学生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肖复兴《荔枝》一文,当我和同学们共同感悟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形时,我发现我班的一个男生眼睛盯在一处,显然已游离于课堂之外,如果直白地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怎样不留痕迹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呢?我轻轻地走到这位男同学的身边,抚摸着他的头说:“作者笔下的荔枝不仅令母亲舍不得吃,连我们这个男子汉也垂涎三尺,已经想荔枝想的入迷了。同学们你们想吃吗?就让我们在感悟文章细腻的描写中细细品味荔枝的味道,品味那份浓浓的情……”
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抚慰了学生的焦灼的心灵,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像这样的语文课,又有哪个学生不爱上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学生会重复前面的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不是去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着说:“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有的老师见学生能读出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会夸奖道:“你简直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对合作成功的小组会夸奖道:“你们真的是黄金搭档。”我想,老师们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这笑看风云的健康心态,对学生的影响一定会是终身的。
三、以商榷与探讨尊重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敞开心扉后的互动与交流。
我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时,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于是想克隆出许多保姆。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愉快地点了点头。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朗读课文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这样一些商榷的评价:“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你认为呢?”“要是你刚才认真预习了,你一定会读得更流利,你说呢?”“要是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你同意吗?”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教师和风细语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四、以宽容与理解支持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有一位教师这样说:“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老师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论文作者:肖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的是论文; 语言论文; 荔枝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