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论文_江明

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论文_江明

(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 湖北 43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目前有高层建筑34万多幢,100m以上的超高层6800多幢。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庞大、使用性质和功能结构复杂、居住人数多、人员流动量大、可燃易燃物多,如果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分析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火灾形势严峻,风险较高。近十年来,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其中,特别重大火灾3起、重大火灾4起、较大火灾24起。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措施

1高层建筑火灾爆发特点

1.1火势蔓延速度快

一方面,高层建筑以高档住宅区为主,其中有大量的可燃性精装材料,这为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基于对高层建筑自身高度的考虑,电梯井和消防井等通道的配备是客观且必须存在的,而这些通道会在火灾爆发的过程中产生烟囱效应,有助燃火势的作用;除此以外,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决定了其拥有强度较大的空气对流,这也是加快火势蔓延的重要原因。

1.2人员疏散难度大

一方面,高层建筑本身就决定了其拥有较大的人员容量,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引起群众恐慌,而人员数量过多必然会增加疏散时间,其疏散耗时较长和人员的集中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恐慌感;另一方面,建筑物的高度直接拉长了疏散距离,同时还给消防措施的实施造成一定难度,比如消防云梯在高层建筑物面前就难以发挥其优势,最终导致人员疏散工作开展难度大。

1.3后期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会留下大量的消防隐患,增加了后期扑救工作的难度。高层建筑物中包括电梯和天然气等现代化设施,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管道分布的错综复杂,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其中必然会包括天然气和电气化等复合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扑救工作的复杂性。在人员疏散过程和火灾扑救工作中,其供水方面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方面都加剧了负担。

2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2.1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目前,不少地方把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只追求建筑的数量、样子和规模,不注意消防安全,高层建筑越建越高,但是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并没有提升,一些部门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早期高层建筑在建筑过程中,设防标准低,建筑设计、审核、验收把关不严,留下了很多“先天性”火灾隐患;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固定消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③高层建筑日常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平时的消防检查巡防力度不够,火灾隐患长期不整改;④由于日常管理不善,消防车通道占用堵塞、违规停放电动车、疏散通道不畅等问题比较普遍,2015年以来,全国因电动车在楼道内停放、充电引发的较大亡人火灾达到27起,造成121人死亡。

2.2用电负荷大,易发生火灾

高层建筑自身体积容量大,人员流动性大,用电用气负荷大,由电气设备线路老化引发的火灾经常发生,而且这种火灾非常隐蔽,不容易及时发现。据统计,近年来因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等引发的高层建筑火灾占总数的38.2%。

2.3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火灾隐患多

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巨大,使用性质不同,另外建筑设计追究美观,高层建筑通常内部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导致火灾隐患多。特别是一些老旧的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发展初期,消防安全标准不高,有的疏散楼梯数量不足、有的没有按要求安装固定消防设施,有的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差等等。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救援人员不熟悉内部情况,从而增加了疏散救援和灭火救援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对策

3.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不管是民用还是公共场所的高层建筑,都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结合建筑使用性质,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具体方法有:①高层建筑物业要落实“楼长负责制”,明确消防管理职责;②要逐步推行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制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工作,消除火灾隐患;③高层建筑应纳入“户籍化”管理,配备专业的水电工,加强用电、用油、用气、用火等监督管理,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维护电气线路、燃气管线;④对于使用性质特殊、易燃可燃物多、人员集中的场所,要明确指定为火灾高危单位,采取更为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⑤要加强与住建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检查指导,采取行政处罚和降级处理等措施,督促物业企业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3.2加强防火设计及监控水平

(1)要强化“谁设计,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终身负责制,加强对建筑设计、审核人员的培训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设计审核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培训考核。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要加强防火设计,合理规定安全防火区域,增加自动灭火、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等固定消防设施。要加快不燃难燃装修和保温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国家、行业的标准和规范。(2)从历年火灾教训来看,防控高层建筑火灾,不仅靠人防,要加快推进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把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全部纳入远程监控系统,24h不间断进行监控,确保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时刻完整好用,做到火灾事故瞬间感应、迅速联动。积极推动老旧高层建筑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器和喷淋设施,教育引导高层建筑单位和居民家庭配备逃生面罩、缓降器等消防器材,提高群众的逃生能力。

3.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高层建筑在建施工过程中,动火用电频繁,易燃可燃材料多,管理不规范,容易引发火灾。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各种材料的耐火检测,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安全保障等进行严格审查,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不允许存放建筑垃圾,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不允许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的集体宿舍,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水源、灭火器、消防沙等灭火装置,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必须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3.4加强宣传教育及逃生培训

高层建筑物业公司要经常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特别是对“楼长”、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和消防安全“经理人”要定期进行培训。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小区要全部建立微型消防站,配齐救助灭火人员和消防器材装备,适时组织开展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演练,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早发现、早处置。要通过消防热点话题,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各项媒体,以真实案例告诫人们做好高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要通过定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不断的提高居民的安全逃生意识,普及相关的消防知识。推广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经过培训还不合格的一律下岗或者转岗。

4结论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问题涉及到很多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如何更好地处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除了本文所提到的优化消防系统设计,加强对消防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外,还需要联合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董柏威.浅谈高层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146-147.

[2]袁景翔.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应对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93+97.

[3]孟甜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240.

[4]马作栋.关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7,32(01):23-26.

论文作者:江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论文_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