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张洁清,杨希,梁静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摘要: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旨在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需要,促进中外交流的“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的翻译人才。该文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职业化的翻译硕士指导教师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我国地方院校翻译硕士专业培养模式问题得到改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社会需求;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教师队伍;产学研一体化

“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日益紧密,东西方文化、技术、知识、意识形态的相互传播、国际贸易往来的频繁,所有的这些都与翻译息息相关,所有的交流和联系都要首先克服的是语言上的障碍,全球化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和多语言并存的世界,这种情况下社会对翻译人才就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翻译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它在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发展和翻译工作的不断改革对翻译人才提出了高的要求、标准,而翻译人才的供给数量远远不能达到市场的真正需求,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翻译硕士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改革翻译硕士的培养模式,使之逐渐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因此,地方高校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此重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成为各国院校的目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为我国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1]该学位的设置要求翻译者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熟练的翻译技巧,并能够胜任不同的专业领域所要求的高级翻译工作。其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 技能性大于学术性,《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理念,不仅注重翻译人才基本翻译技能的培养,更要求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日益满足复杂的社会需求。该文针对地方上的一些院校的硕士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校态度、学生实习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着力探讨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创新途径,以此促进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

1 我国地方院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1 课程设置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被视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强调理论研究而非实践活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则恰恰相反,MTI 偏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但目前很多高校翻硕课程设置明显违背这一规律,理论课和公共课占用课时过多,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课或实践课时设置过少; 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做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专业课程菜单设置单一,往往集中在传统的英语外语翻译上,在商务、科学、贸易、医学方面的涉猎较少,没有做到课程设置广博与精深的统一; 没有在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指导下开发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菜单课程,课程设置没有处理好选修必修的关系,这导致培养方向不明确、不细化,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课程,课程学习方向重心不明确,主次矛盾颠倒,地方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沿用传统的本科翻译课程的做法的模式需要得到改变。

洋山港主航道是大型船舶进出洋山港的专用双向航道。大型船舶从黄泽洋灯船进入洋山港主航道,以航向281°航行6.6 n mile,驶过Y0灯浮后,改向279°通过Y1和Y8灯浮之间的航道到达洋山港警戒区,再转向至298°,接着航行3.5 n mile到达小岩礁,然后转向305°,经过一、二、三期港区至洋山港四期码头前沿水域。[3]全程共计约29 n mile,航道设计水深16.5 m,航道宽度550~1 000 m。航道最窄处位于小岩礁附近约为550 m,最小水深为16.5 m。[4]

在斯各格兰德本人看来,她既非雕塑家,也非画家,甚至不算摄影师。道格拉斯·克林普(Douglas Crimp,美国作家、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曾将她的作品现象定义为一种多艺术形式的“杂交”。更准确地说,斯各格兰德属于这样的一代艺术家:他们将原本从雕塑与绘画领域获取的学院派技术应用到自19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舞台摄影”中。摄影师可以去寻找或是创造自己想要拍摄的东西。

1.2 职业化教师队伍的缺失是翻译硕士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缺少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即使有再好的办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对培养专业的翻译硕士人才极其不利,地方院校的MTI 任课教师大都是跨学科较少的只专通某一领域的教师,比如处于教授副教授级别的任课教师往往都是传统英语、文学专业、语言学专业毕业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教师,涉猎法律、政治、商务、医疗、石油等其他行业的知识广博的翻译指导教师少之又少,这些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所学的专业学习资源与翻译硕士教学相衔接;[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翻译专业硕士的笔译教师要在一定的年限中出版的译作达到30 万字以上,口译的教师至少担任过几十场次的大型涉外活动的翻译研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硕士专业的翻译指导教师并非职业化出身、 也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更谈不上出版翻译著作和参加大型口译活动,翻译教师的教学指导理念无法与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接轨,缺乏翻译方面的教学经验积累,存在教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教学方式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如何为学生组织翻译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资源不甚明了,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风格需要进行迫切的改变,教师自身不仅要在教学理论上进一步探索,更要投身于教学的翻译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为学生提供有效教学指导。

2 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途径

2.1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专业硕士人才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强调的实践性、 应用性、 专业性的特点,模式和教育理念,制定一张特色化的菜单式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为培育高素质、 高水平的职业型翻译人才提供借鉴,首先确立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口译和笔译人才,在科学类、商务类、医学类、法律类、贸易类等方面的翻译人才都要涉及,既要强调人才培养的广泛性又要注重专一性;课程设置要处理好选修和必修的关系,可以将必修课细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特色必修课;选修课可以细分为素养课程、特色选修课、隐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但要注意的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和学习方向放在必修课的选择上,对于选修课要着重放在素养课程这一块儿,这种关注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养成同时又注重其翻译理论素质和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分清主次,提升自身的翻译技巧、翻译素养和文化底蕴。除此之外,地方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认识到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两年的学习时间,不像本科翻译课程那样需要做到基础和专业并重、多学科互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专业的翻译人才要以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强调翻译硕士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MTI 研究生要参与跨学科适应其他领域并掌握一定专业知识,适应国家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的有益经验,成为具有熟练翻译技能和知识面宽广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探索具有地方特色、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跨学科性的翻译硕士专业的学位研究生模式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地方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3]

2.2 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学基地

翻译硕士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其实现方式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的分解教学向学生传授翻译的基础理念和技能,以翻译理论为基本的教材载体,教师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翻译教学准备、职业道德、翻译速度等一系列的问题,仅靠课堂教学无法真正实现我国地方院校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在注重理论教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是不可忽视地对学生极好的锻炼机会。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有利于真正培养贴近市场需求、 服务经济建设的翻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可以积极与市场进行对接,了解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为翻译学习者打造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体系,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比如,院校可以通过与优秀的企业进行协商洽谈,企业资深的翻译人员可以参与院校的翻译课程建设为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获得理论与实践双重素质的综合提升,进一步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同时,院校可以加强与著名翻译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联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上的翻译竞赛,增加模拟演练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氛围,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实践成果。在为学习者提供翻译实践基地的同时注重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学习者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经验积累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实践成果、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进行评价打分,使院校在进一步掌握实习效果的同时学习者也能够有意识提高自身技能。

2.3 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翻译硕士专业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建设、 翻译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翻译课程设置的改革研究都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硕士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保证翻译硕士的教学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翻译硕士专业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的基本条件”明确对翻译硕士的教学模式、师资结构、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应要求,翻译硕士的指导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研究能力、具有丰富的翻译指导经验,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专著,在市场化的要求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翻译硕士师资队伍的建设:[4]地方院校在教师的聘用上要按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 要求在教师的聘用上采取国际与国内、 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资深、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多种模式共同指导学生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参与翻译工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翻译实践水平,与此同时,MTI 的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理论意识、实践意识、人文意识相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风格并构建自身的教学思维; 学校要定时选派相关的指导教师参加师资培训,启动学院制定的学术交流研讨计划,选派优秀的院校代表赶赴国内外名校与翻译教学的专家学者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想,了解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进,靳琰.市场驱动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6,37(2):50-55.

[2] 朱珊,刘艳芹.MTI 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5(3):74-77.

[3] 佟敏强.翻译硕士专业(MTI)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16-17.

中图分类号: H059-4;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b)-0132-02

基金项目: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培养理念下地方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研 究》(项目编号:JRSHZ-2018-03033)资助。

作者简介: 张洁清(1986-),女,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语言与文化,国际商务语言学研究,国际商务跨文化研究。

标签:;  ;  ;  ;  ;  ;  

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