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8
摘要: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地及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地基不仅是建筑行业作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建筑房屋安全性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房屋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而研究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地基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且使用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处理质量,同时也可以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加速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步伐,对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要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效果,做好地基处理工作。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意义
首先,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地基的透水性。这是因为在建筑物下部结构地层下面存在一定的水流运动,所以会对地层以上地基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力,为了降低压力对建筑物结构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其次,建筑物地基需要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如果不进行地基处理,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地基土沉降。所以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改善地基压缩特性,降低地基土沉降速度,同时可提高地基模量。再次,房屋建筑的地基抗剪强度关系着地基的稳定性,对地基进行处理可以增加地基抗压力,改善地基剪切特性,从而减少剪切破坏和压力破坏。此外,地基处理还可以提高地基抗震强度,减少地震液化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消除或减少湿陷性土和膨胀性土的特性。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2.1砂石桩技术
此方法在松散沙土、黏性土、杂填土等土壤环境中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有效提高房屋地基承载力,减少压缩性。针对饱和黏土地基上方的变形控制困难工程,可采用此方案实施指环处理操作,促使砂石桩和软黏土相结合形成复合式房屋地基,加速软土排水固结过程,强化地基承载力。
2.2填土技术
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中使用的新型填土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粉煤灰吹填,另一种是灰土挤密。粉煤灰吹填法中利用粉煤灰良好的透水性,强化吹填土的固结状态,有效缩短工期,控制工程造价。这种方法在使用前需要对粉煤灰和淤泥的比例进行现场调和试验,确保能够使吹填土达到预计固结状态,并在试验结果满足需求后再投入进行实际施工操作中。灰土挤密法主要应用于湿陷性较高的黄土地基中,先用深层强夯法进行地基夯实,然后用旋转钻机将灰土注入孔内,并对桩位进行多次锤击,让灰土和桩之间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改变黄土地基湿陷性较高的目的,控制地基变形程度,提高地基承重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集合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优势,例如强力夯实、重锤夯实、钻孔灌注桩、随碎石桩等,集强挤密、高动能、高压强等各种效果为一体,从而有效加固地基强度,改善地基承载力状况,相对于传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特色(适用性能广、造价低可就地取材、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小、处理深度深等)与优良的性能。该技术通过对孔道加以利用,采用强夯法作用到地基的深处,对并对其进行夯实处理,然后利用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自上而下的注入到地基混凝土空隙中,采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进行夯实处理,一方面使得填料在沿着竖向孔径逐渐向深层压实固结直至成桩,另一方面在经过反复夯实后,能够有效扩大桩径,对桩周围进行横向的挤密加固,根据实际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土质不同,桩体的形状也呈多样性变化,例如有托盘状、串珠状等,增大桩与桩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桩与桩之间更加紧密,并最终使得原本软土地基实现向混凝土复合地基的转变,促进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强度和稳固性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基出现变形问题。目前,DDC灰土挤密技术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高层住宅小区、写字楼、大型工厂厂房等,尤其是针对我国湿陷性黄土区域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使得湿陷性黄土的性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有效提升了地基施工处理质量水平。
2.4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其主要分为强夯地基与重锤地基两种。强夯地基是指用起重机械(吊机、龙门架或卷扬机)将大吨位夯锤(8-30t)起吊到一定高度(6-30m)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能量地夯击,致使土体间形成强烈冲击波和极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空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在不断的夯击下,不仅可以实现对不良地基外表层的有效密实,同时也可以起到加固处理的效果。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一般认为,强夯法适用于无黏性土、松散砂土、杂填土、非饱和黏性土及湿陷性黄土等。
2.5振冲技术
此方案包括加填料、不加填料两类,前者被称作振冲碎石桩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杂填土等地基,当处理抗剪强度≥20kPa,土质为不排水的黏性土或饱和性黄土地基时,需要在施工前对现场地基土质进行试验,确认方案的适用性。而不加填料振冲方案在黏粒含量≤10%的粗砂或中砂地基中适用性较好。振冲碎石桩方案可有效提高地基整体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和土坡稳定性。
2.6深层密实技术
地基施工中,深层密实技术是借助振冲法实施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提前准备好碎石等填充材料和足量的水,首先用起重机将振冲器吊起,振冲器受到离心力的影响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借助水泵使高压水流借助泵力和振冲力喷到地基预设的深度中,然后将填充材料填进地基中,并通过这种振冲的方式不断提高地基密实程度。这种深层密实的技术适用于松散的沙土型地基中,可以明显、快速的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伴随深层搅拌技术进行使用,即将水泥浆作为注浆液,与地基土在深层搅拌机的辅助下进行深层搅拌,对地基的强度、整体性和水稳性进行改善。这种深度密实的地基处理技术适合淤泥型泥炭地基,这种深度和厚度都相对较大的地基最适合使用深度密实的方式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格外注意房屋地基的处理。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对地基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房屋地基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而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房屋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方向和时代发展需求,以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作为基础,但是也要恰当适时地更新和应用现代化创新地基处理技术,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质量,最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娟.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4):322.
[2]陈应龙.基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2):115.
[3]梁晓东.浅析建筑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知识,2014(4):410-412.
[4]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158.
[5]宫石喜.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52-53.
论文作者:张国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技术论文; 夯实论文; 灰土论文; 密实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