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决策大手笔——从技术改造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鞍钢论文,大手笔论文,技术改造论文,生命力论文,大中型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改造是等死,改造是找死”,企业真的没有活路吗?仅用1.7亿元就把230万吨能力的平炉改造成转炉,这有可能吗?将“九五”210亿元投资规划压缩50%,既定目标如何实现?请看——
编者按 “有好的思路,才有出路”。当前,国有企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各自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即主要矛盾也就不一样。抓住主要矛盾不容易,能找到解决它的好办法,并大胆地科学地正确决策更难。“国企振兴新思路”专栏的初衷是,集中报道一些企业在解决影响自己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矛盾方面的好思路和好经验。《鞍钢决策大手笔》为开栏篇。希望读者从本专栏的文章中得到启迪。
再看产品质量。近两年,鞍钢的质量水平也是历史上最好的,但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特别是热连轧机相当陈旧,生产的热轧卷从1995年以来订货量逐年减少。常此下去,将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危险。
很明显,鞍钢要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技术改造。但是,像鞍钢这样的老企业进行战略性技术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资金从何而来?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间看,钢铁企业不会有高额利润,只能靠大量贷款。对负债已经很重的企业来讲,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继续增加财务费用,使产品成本继续上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鞍钢也面临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令人振奋地是,鞍钢新领导班子以崭新的思路,创造性的工作,在“两死”之外,找出了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有可能使鞍钢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鞍钢技术改造成功之处——充分运用存量,造就一代新的生产能力
近两年来,鞍钢正在成功地进行着战略性的技术改造。尽管有些项目还在进行之中。但它体现的思路、观念和意义,远远超出了项目本身的价值。应该说,它是我国钢铁企业,特别是老企业充分利用、组合存量资源,造就新的生产能力,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搞好国有大企业的重要途径。
鞍钢技术改造和发展的背景——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鞍钢主导产品成本高,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脆弱。
先看产品成本。鞍钢矿山负担很重,精矿粉成本很高,已高于进口矿到厂价,经炼铁、炼钢到热轧卷的制造成本,近2000元/吨,还由于鞍钢债务负担重,人员负担大,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期间费用高达364元/吨。这样,鞍钢的完全成本再加上增值税,则已达到或超过了市场销售价,处于盈亏的边缘。尽管近两年来加强了管理,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因为工艺落后,效益状况并未根本改观。
鞍钢是针对落后的主体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鞍钢年产800多万吨钢,其中平炉炼钢有500万吨(一炼钢230万吨,二炼钢280万吨),占近60%。平炉属于淘汰工艺,每吨平炉钢水的制造成本比转炉高80元,每年被平炉吃掉的经济效益至少4亿元。如果转炉连铸坯与用平炉钢锭再开坯相比,则效益差别更大。因此,把平炉改成转炉,是改变鞍钢面貌的中心环节。然而,完成这项改造谈何容易。据多方论证,仅二炼钢改造,约需投资51.8亿元,即使贷款落实,其利息负担和折旧统一计算,则每吨钢支出约270元,改造后尽管可降低成本160元左右,但投入的代价大于产出效果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非把鞍钢压跨不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鞍钢出人意料地仅用1.7亿元,先把一炼钢的平炉(230万吨能力)就地改造成了转炉,这相当于5座平炉大修的费用。在一炼钢厂改造的实践基础上,拟用15亿元(包括连铸12亿元)就地改造二炼钢厂,与原批准的方案移地改造相比(51.8亿元)可节省投资约36亿元。热连轧的改造,也将从原计划的75.6亿压缩为50亿。在整个“九五”期间,鞍钢原批准的规划投资为210亿元,现按新的思路调整后,预计投资105亿元,降低50%,年增效益约29亿元。鞍钢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鞍钢技术改造经验的实质——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决策思想和决策水平
鞍钢技术改造和发展的经验,虽然来源于鞍钢的实践,但是,鞍钢遇到的困难在一些老企业普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鞍钢的经验的实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技术改造和发展目标的选择。鞍钢技术改造和发展的目标十分鲜明,就是提高产品竞争力,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他们对每个改造项目的选择,都仔细计算能降低多少成本,能提高多少质量,新增多少附加值,并与投入资金所新增的财务费用相比较。如果新降低的成本和新增加的附加值大于新增财务费用,则该项目就具有可行性;否则,即使上级已批准、资金有来源的项目,也坚决下马。这是鞍钢近两年来技术改造最根本的决策原则,正如鞍钢总经理刘玠同志所说的,“一是要在改造中积累,在积累中发展;如果投入多,产出少,非把鞍钢搞跨不可”。
2.充分利用存量资源,以少量投资重组新一代生产能力。以鞍钢一炼钢平炉改转炉为例。平炉炼钢属于淘汰性工艺,但是,在平炉生产工艺中,价值2亿元的制氧机、铁路、变电站、除尘、废钢料场等,是可用资源;价值0.7亿元的厂房和11台吊车,不是必须淘汰的设施;鞍钢现有的自制设备能力,是有效资源;鞍钢现有的设计、技术、施工能力,是可用资源。在一炼钢厂中,仅可用的硬件资源高达5亿元。刘玠总经理说,“要绞尽脑汁,把存量资源最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是无息的投资”。他们用1.7亿增量,把5亿存量有效地重组起来,成功地完成了“心脏置换”手术,造就了一个有竞争力的“新人”,这比从培育细胞开始养育一个“成人”当然要省时、省力得多。鞍钢人对国有资产高度负责,又善于重组存量资源,说明他们不愧是既有高尚医德,又有高明医术的手术大师。
3.在保证装备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国产化率是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价格比率一般是1:8,有的达到1:10,提高国产化比率是节约投资的重要途径。鞍钢1995年建设的二号连铸机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引进部分只有1300万美元,合人民币1.1亿元,占投资的14.8%,而目前多数企业建设类似连铸机引进部分达7000万美元,合人民币6亿多元,相比之下,仅引进比率的差别,多投入近5亿元。鞍钢1780m/m热连轧机,通过提高国产化率少用外汇1.2亿美元,合人民币10亿元,又是一大笔节约。
4.实行改造项目负责人制度。从立项、谈判、设计、施工、投产、达产有专人对全过程负责到底。项目负责人可以自己挑选领导班子成员,从组织领导体制上保证了技术改造的投入产出效益。
5.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减轻贷款的财务负担。在企业贷款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开拓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直接融资渠道,势在必行。鞍钢拟通过发行股票直接融资约30亿元,可弥补资金缺口。这里关键是要提高经营业绩,不断扩股,增加资金来源。否则,只“做股圈钱”靠一锤子买卖,将断送融资渠道。
6.最重要一点是领导者的决策能力。鞍钢的变化说明,企业领导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特点:一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并承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鲜明的特征是资本短缺,不论国家和国有企业,都是如此。因此,鞍钢的领导不等待天上掉馅饼,也不企盼地下长面包,他们立足于自己艰苦奋斗,珍惜资源,精心耕耘,积累资金,发展壮大。这是当代中国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二是对国有资产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低效项目、无效项目、还不了债的项目坚决调整,不盲目追求规模数量;对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投入少产出多的项目,敢于解放思想、集中力量,坚决地上,在实际工作中体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三是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存量资源价值,发挥国有大企业,老企业的综合优势,包括巨大的存量资源优势、人才的智力优势、潜在的资金优势、艰苦奋斗的作风优势、工人当家作主的传统优势等。并能巧妙地以较少的增量,重组和利用巨大的存量,造就新的生产能力,提高资源配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