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 周泽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 周泽忠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的教学能力相随之不断的增长。数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学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活动载体的新的课堂秩序,以及教学状态的逐步建立,已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与同学们的信任,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学习优势,尽管这样能取得进步,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其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在小学的教学中一直居于的重要地位。因此,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同时也因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抽象性思维导致小学数学成为小学教学的难点。以至于成为小学学生最害怕的学科。这样的学习模式没有变化,导致大家对数学的热情不是很高。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最简单直接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基本数学思想培养困难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拥有最基本的数学思维已成为当代的教学目的之一。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中,需要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相互紧密联系,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步在一个相对停滞的状态之下,学生们进行重复利用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想进行知识的思想培养的确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这不仅仅是针对数学教学,对于其它学科来说也存在这种情况。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所面临的情况更加严重一些。因为数学学习中对于抽象思维比其他学科所要求的更高一些,但是作为小学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抽象世界很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小学所学的知识量以及知识应用水平并不能够帮助学生,让其把所看到的形象世界具体抽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时候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学习要求慢慢下降,这也会导致基本数学思维跟不上知识学习的脚步,导致二者之间关系的脱节,这一现象在文科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教学方式的更新换代速度慢,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数学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停留在:基本概念讲授——基本习题练习——深入习题练习,这样的状态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下,角色定位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在上课时除了认真地听课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并且数学教学因为其独特的知识性结构,而导致了必须有教师进行方向性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应用所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所有同学注意力都特别集中的状态并不多见。虽然课本知识是小学数学的入门阶段,但是要求过多,知识混乱,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让教师在课上唱独角戏,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

(三)缺乏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数学文本朴实概括,不像语文那样有丰富的情境、优美的文字,不容易激起孩子的兴趣。另外数学内容脱离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本》第12页,阳阳家的电表,7月底显示28千瓦时,8月底显示60千瓦时,9月底显示96千瓦时,问:阳阳家8月用电多少千瓦时?9月呢?虽然电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电表,还有千瓦时离我们孩子们的生活实在是有些距离,有的根本连题目都看不懂,更不要说兴趣了。

二、对应现实小学数学现状的教学策略

首先对数学观念上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学习与考查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教师来说这就需要更高的要求,教师们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保证学生状态良好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知道什么状态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好。在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基础掌握不牢的情况下,进行专门的教学,对于一些探究性学习要学会谨慎教学,对基础知识进行相对应的复习。但并不是要求摒弃了“启发性教学”,因为适当的“启发性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培养也是有好处的,让其在思考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与数学相关科目的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该学的知识。比如教材例题,教材出示一些小朋友在帮农民伯伯摘西瓜的情景,再出示表格:一共摘了多少个?课堂上我们在分析图表时只需要孩子们说出:“小朋友们去帮农民伯伯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一共摘了多少个?”就可以了。不需要来描述当时的天气、西瓜是又大又圆的等。

其次,进行学科借鉴下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应用也是个不错的。比如让学生进行“学讲课”模式,这种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这种模式也适用。最开始的改革就是教师在进行讲授基本概念后,提问一些关于本章节的问题以及选择性的挑选练习题,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参考讲解的过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帮助学生减小一些学习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找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所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习变成有目的、有方向的自主学习过程,以此来适应并推动不断改变的新课程改革,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素质,使学习数学更加有把握。如在一次听课中,《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罗列了一串有关0的加法:“5+0=5,4+0=4,3+0=3,2+0=2,1+0=1”,然后请小朋友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几加0的,结果还是它自己。生各抒己见,老师顺势又问,那10+0等于几啊?十,小朋友很快报出了答案,师接着问26+0……那a+0呢?这里a+0=a就是对前面那么多关于算式的高度概括,同时反过来看a+0=a又可以表示前面的“5+0=5,4+0=4,3+0=3,2+0=2,1+0=1”等,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三、结束语

在当今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总的来看情况是较满意的,但是在一些方面仍旧存在问题。本文一方面指出了小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小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几项基本的不足,一是基础数学思想培养出现问题,二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换代仍旧很慢,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三是缺乏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提出了最佳解决办法。一方面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16(31):67-68.

[2]雷剑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下.2011(04):120.

[3]兰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5):34-35.

[4]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薛昕华.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44-145.

[5]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李继芬.现代交际.2016(24):212-213.

[6]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J].邢建华.西部素质教育.2019(20):126+128.

论文作者: 周泽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 周泽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