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电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自动化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支撑,智能电网通过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保障配电网络及供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秩序,保证供电安全,还能够提升配电工作的工作效率,拓展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完善策略,以促进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
一、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伴随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及生活活动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为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供电质量,关注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用电力资源和稳定的供电秩序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电力需求量逐年增加,电网运行以及运维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践工作经验以及诸多外界因素,都会对配网的正常运行秩序造成影响。为提升传统配网的供电状态,需要对其运维模式进行改革,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能够有效改变传统配电网络的供电和运维模式,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将各种自动化技术及设备应用与配电系统中,通过对配网规模、用电需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符合应用需求的自动化供电系统,配置自动化供电设备,并应用自动化供配电模式,减少配电及运维工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通过机械智能管控,提升配电运行以及运维工作质量。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大型、中型以及小型等不同等级,配电量及配网应用需求的差异,也会使自动化系统所涉及到的具体配置内容存在差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等级划分需要根据系统设备配置型号、站房自动化程度、配电过程安全控制程度、配电系统故障控制程度、运行状态记录和监测程度等情形进行区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使智能电网具有极强的延展性能,自动化系统建设初期,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经济投入,建设中小型系统,进而结合应用需求的发展而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升级,以保证自动化系统能够持续满足配电网络的发展需求,通过中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构建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网络,构建智能电网整体的自动化应用格局。
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情况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配电元件自动化阶段,以前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个别元件出现故障问题,便会对整体配电系统造成重要影响,配电网络供电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供电元件自动化建设,尝试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力领域,能够使配电网络的供电安全性大幅提升,当个别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自行切断配电线路供电途径,将故障点与配电系统隔离,从而保障配电安全;其二,配电系统的局部自动化,传统配电系统发生线路故障,需要人工方式进行故障排查,工作范围以及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对于配电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配电系统局部自动化发展,将配电系统分解为诸多分支系统,配电故障仅能够对局部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减少故障排查范围和工作量,提升配网运维和故障检修的工作效率;其三,配电系统智能化发展阶段,伴随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也逐渐凸显,智能电网建设是契合我国不断激增的用电需求而进行的行业改革,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实现配网系统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利用智能化和自动化关键技术,保证整体配电网络工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促进配电自动化技术、电力储能技术以及配电分布式电源网技术的持续发展[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我国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实践时间不过数年,因而在其建设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重点出现偏差,供电工作应当由输电环节与配电环节共同协作完成,传统工作理念往往重视输电环节以及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发展,而对于配电网络却缺乏重视,因而导致配网建设难以满足输电网络和社会应用的发展需要;其二,有些地方分布式电源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够完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优势难以全面体现,同时限制智能电网的均衡发展。
三、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完善策略
为不断提升配电网络的工作质量,需要借助智能电网和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驱动力,带动自身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逐渐完善当前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中的不完善之处,完善策略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初期考量配网供电安全性。
安全性是保证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应当对电网配电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考量,双电源环网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应用优势,可以通过环网建设,将临近配电线路进行衔接,每条线路均配置电源,线路供电应用环网供电模式,对原配电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应用联合供电模式,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络供电的稳定性。系统设计需要对出线开关进行技术保护设计,当系统多次出现自动触发闭合情况时,可以应用远程操控方式对其发布动作指令,实现对于系统的操控,同时配电系统中出现设备故障问题,设计自动化信息采集系统,将故障信息传输到系统控制终端,应用计算机系统分析故障位置,排障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线路特征分析故障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排障工作效率,保证线路安全。
(二)不断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优化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主要实施路径是进行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结合系统应用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设备配置。为促进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需要持续对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不断结合应用需求的发展,对系统结构和运行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充分利用数据传输的高效便捷特征,实现对于自动化系统的远程操控。构建分等级控制结构模型,实现对于自动化系统的逐级管控,哪一级结构出现问题便进行针对性管控,划分管控主次与层次,实现配电系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管控。
(三)促进智能化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的持续发展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不断将现先进技术应用与系统建设工作中,促进配电和变电监测、电压控制等功能的有效整合[2]。自动化系统建设和完善应当涵盖硬件完善和软件完善两部分内容,通过有效的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软件功能的提升,协调其对硬件设备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技术支撑减少硬件完善所需的经济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结合社会的用电需求不断发展,当前配电自动化建设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时期,未来的系统建设和发展,需要持续对社会的用电需求进行关注,不断促进系统结合和功能完善,从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凤英.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1462—1462.
[2]叶建国,方婵,周飚.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7,(11):156.
论文作者:苏一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