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姜斌,王春兵

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姜斌,王春兵

青岛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养老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心理需求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设计效果。本文介绍了养老休闲建筑的特点,分析了养老建筑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展开了探讨。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心理需求;养老建筑;设计;研究

1前言

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养老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心理需求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养老休闲建筑的特点

2.1建筑功能的特点

对于休闲养老建筑来说,这种建筑与普通的养老机构是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主要是体现在休闲养老建筑不仅兼具休闲与养护这两大重要功能,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和旅游等众多的功能。我们把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让老人可以像天上的鸟儿一样选择适宜的气候,居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好的自然环境居住模式称之为休闲养老模式。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下,老年人会更加容易地产生一种回家的感觉,而这种归属感也会带给老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2.2建筑类型的特点

按照休闲养老建筑的要求与地理环境特色来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的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属于避暑休闲养老山庄,这种类型的休闲养老建筑一般分布在山地地区,空气污染程度低而且非常清新,视野情况良好,夏天的气温也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非常适合老人在夏天的时候来这里避暑;第二种类型属于滨水休闲养老院,这种类型的建筑一般分布在海滨和湖滨等地方,建筑和水景两者相互映衬,空气非常湿润,这种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进行钓鱼、划船观景以及游泳等运动;第三种类型属于田园风光休闲养老村,这种类型的建筑主要分布在那些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的地势相对来说会更加平坦,活动起来也非常方便,非常适合老年人进行种植活动与园艺活动等各项活动。

2.3建筑选址特点

休闲养老建筑一般都是建筑在那些自然环境比较优美、交通运输比较便捷的城郊地区与乡镇地区。这种选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建筑成本投入比较低而且周边消费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自然资源是建设养老休闲建筑的重要基础。此外,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一个风景宜人的居住环境。

3养老建筑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基础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薄弱。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为所有地区都提供完善的养老设施,还有一些老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老人,没有足够的养老资金甚至是没有养老资金去为自己养老。这导致我国的养老建筑状况还很恶劣。

目前,我国的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养老建筑的户型设计比较单一,由于建筑的平面以及空间设计比较单一固定,可能会不利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养老建筑的环境规划设计不够人性化,由于在设计养老建筑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导致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有限;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是现有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一些养老机构的建筑,不仅住房条件非常的差、而且出门交通十分的不便、使得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有限。有一些养老机构的建筑,虽然条件非常好,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这种建筑的收费非常高昂,很多老年人都没有条件居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探讨

4.1总平面布局

养老院的建设用地一般包括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和衣物瞭晒场地等,以节约用地为原则根据建设要求确定用地面积,建筑密度不应大于30%,容积率不宜大于0.8,绿地率和停车场的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养老院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建筑主次分明,联系便利,防止噪声和废物对主要建筑的使用产生影响。一般在城市次要道路上设置主要入口,道路设计应简洁流畅,方便车辆与行人通行。老年人居住用房宜与医疗保健、娱乐休闲、社交工作等生活服务用房密切联系,形成完整的居住生活区。

4.2设计规模

养老院规模的决定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对养老院所在地区社会环境有益,即当地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二是考虑养老院自身经营管理的经济性。

根据我国《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规定,养老院的规模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俗依据当地的常住老年人口数量和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量统筹决策,每千人老年人口按照19-23张床测算为宜。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100床五类,其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42.5m2/床、43.5m2/床、44.5m2/床、46.5m2/床和50.5m2/床。规模床位数量500张以上的宜分点设置。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和社交工作等生活服务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

4.3日照间距

老年人用房的建筑朝向和间距应充分考虑日照要求。养老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此建筑高度的1.5倍,且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2m。在冬至日,养老建筑主要用房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4.4室外环境设计

室外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的需要。首先,老年人的个人爱好和习惯各不相同,所以要求室外场所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社会交往的机会,这是外部环境设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其次,室外场所与室内空间相比实际使用率相对较低,一般以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为准,对于个别特殊的需求有可能无法满足。最后,室外环境在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要设计出能延续老年人过去生活习惯的环境与设施。

室外环境的分类包括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室外场所、老年人享受自然风光的室外场所、老年人健身锻炼使用的室外场所。

4.5室内空间设计

养老院的功能是接待老年人短期或长期的居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保健护理,也可以为养老院内健康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活动和社交的机会和场所。老年人习惯在室内长时间的停留,聊天、观景、晒太阳和休息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所以老年人室内环境的设计尤为重要。

养老院的设计主要遵循《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这3本规范。但因各个规范的实施日期不同,对建筑的设计上也不同。综合各规范的规定,确定养老院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养老院建筑应设置电梯。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

养老院的基本空间构成,包括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可以由若干个居室组成一个生活单元,再由若干个生活单元和公共空间构成一个全方位的生活空间。建筑内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5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养老建筑设计工作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群杰.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6(21):88-89.

[2]谢凤芹.基于休闲型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33):15.

[3]安浩元.基于休闲养老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481.

论文作者:姜斌,王春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姜斌,王春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