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日趋复杂,施工中广泛应用到高支模施工技术。因高大模板工程是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方能施工。如何编制既安全,又经济合理的高支模专项方案,以下结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蓝绸带项目,谈谈高支模的方案编制、施工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支模;建筑结构
1.工程概况
蓝绸带社区配套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80000㎡,总造价3.58亿元,占地面积62000㎡,地上层数为3-4层,局部地下2层。由小学、文化中心、浅山、平畴等四个地块组成。主要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正处于小学地块施工阶段,由于小学1#楼4层模板支撑体系高度12米,长宽17.1米×15.4米;小学5楼4层模板支撑体系12.6米,长宽11米×29米。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高支模稳定,安全,无事故。
2.施工必备条件
2.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期、验收要求、安全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编制,始终秉承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稳定、可操作性的原则理念。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按照九大章节编制,方案中明确高支模区域,通过图纸填充体现出来,并表明构件高度、跨度、施工总荷载准确数据。根据施工现场,针对地基承载力明确采取的技术措施。支模体系的设计需考虑架体的稳定性及操作性。同时要保高支模支撑体系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将施工进度与资金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还应该充分调动起高支模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确保高支模支撑体系预期耐久性与安全性转化。
2.2 审核论证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施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项目相关人员集中论证提出意见修改后,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在组织专家论证。论证其专项方案的完整性、可行性。经专家论证后结论为“通过”的方可实施。经专家论证后结论为“修改后通过”的,参考专家提出明确具体修改意见,自行修改完善,修改情况应及时告知专家,并履行有关审核和审查手续后方可实施。
2.3材料管控
钢管、扣件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木胶合板、木方、对拉螺杆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4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组织体系。
(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每日安全员坚持现场巡察,排除安全隐患。
(3)专职测量员每天坚持对架体立杆垂直度检测。设置架体预警装置,实时监测架体稳定性。
(4)钢管满堂架搭至2m以上必须张挂安全平网,外侧张挂安全立网。
(5)支模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高支模范围,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7)混凝土浇筑时,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8)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9)拆除梁、板模板,在4m以上的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0)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3高大模板施工顺序
弹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 梁、板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脚手架横杆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 架设板底木枋于脚手架横杆上 → 板模板安装 →梁板、钢筋铺设、绑扎 → 梁、板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拆除脚手架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支撑架。
4高支模技术措施
4.1模板支撑体系地面处理
为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在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前应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在施工期间不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支撑体系的变形及失稳。因本工程高支模区域地基均为原始土层,能满足持力层要求,故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浇筑垫层。地面砼浇筑完成后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搭设模板支撑。为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本工程采取18#工字钢作为垫块搭设在地梁上,由地基与地梁共同承载。
4.2梁板支撑及模板要满足以下要求
(1)梁模板拼装位置及截面尺寸需满足现行国家规范。
(2)必须具备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刚度。
(3)高支模区域设置截水沟,保证地基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4)模板拼装前,配板应灵活便捷、简易的特点。同时方便浇筑混凝土、安装与钢筋绑扎等多样化要求。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6)砼浇筑过程中,根据浇筑区域高度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避免增加模板支撑体系的集中荷载力。
(7)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严格按照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4.4剪刀撑
高支模支撑体系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 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 ,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4.5连接构件
在高支模施工前,高支模区域周边预埋高支模支撑体统连接件,按照三步两跨布置形成水平连接,达到水平约束力要求。同时竖向构件与高支模支撑体系水平连接,达到水平约束力要求。
结语
在工程项目高支模施工,需要针对各项要点进行管控,严格按照各项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积极采用一些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应高支模支撑体系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需预防安全事故发生。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强化该项技术的施工效果,将能够有效保证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3]建办质【2009】25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4]建办质【2018】31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5]住建部令【2018】37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论文作者:刘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模板论文; 体系论文; 剪刀论文; 脚手架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平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