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的模块教学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块论文,高中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课程采用了“领域—学科—模块”的三级层次结构体系,“模块”成为构建课程的基本单元。高中政治分属整个课程体系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并内含10个模块作为支撑。什么是课程的“模块”?高中政治“模块”的设置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对日常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模块课程的特点
何为“模块”?“模块”本是工业用语,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将功能相关的零件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教育受其启发,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相整合,构成小型化的模块课程。可见,所谓“模块”就是指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2004年3月,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政治课程模块作了明确的规定。高中政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共10个。其中,必修模块分别是: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选修模块分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程模块实行学分管理制,每个模块经36学时学习并考核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共20个学分。 模块的开设顺序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中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集中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综观政治课程模块的设置,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体系的完整性。这是由本课程的特质和灵魂决定的。对于高中政治的特殊性质,《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的教育。”因此,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是该课程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课程内容的灵魂。具体表现为:模块1 (经济生活)是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统领;模块2 (政治生活)是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统领;模块3 (文化生活)是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统领;模块4(生活与哲学)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统领,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模块4的哲学知识是前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使内容相对独立的四个模块紧密联系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新的政治课程正是载体于这样内容相对独立而又体系严谨完整的模块,能比原教材更好地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使课程在实现自身作为“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学科价值的同时,更好地突显本课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任务和功能。
第二,知识的基本性。这是由“三位一体”的新课程目标观决定的。所谓“三位一体”指新课程目标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这就要求改变过去偏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整合课程内容时,摒弃过去学科概念体系下知识的“深、繁、难、杂”,凸现对学生持续发展有益的“主干”知识,从而使知识的整合呈现出基础性。表现为政治模块的设置:在内容的选择上——过去是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现在是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过去只遵循理论逻辑,现在更合乎生活逻辑。
第三,内容的时代性。这是由“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生态观决定的。“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认为,生活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即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表现在政治课程,即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进而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
第四,选择的多样性。这是由民主化的新课程政策观决定的。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不仅表现在课程决策制定权力由国家逐步下移到学校和地方;也表现为学生对多样课程自主选择的权力。政治课程除了包括培养学生基本人文与社会素养必备的4个必修模块外,还有6个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志向等,民主自由地选择。
二、高中政治采用模块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原有的政治课课程结构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为: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国家课程,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政治采用模块课程后,对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都有严格的学分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了选修课程的地位和真正实施;《新课标》对各个模块的教学都没有“提示与建议”专栏,其目的和意图就在于要求教师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资源,使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模块课程也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拓展的平台和生长的土壤。例如,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模块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政府的法规条文和当地典型案例,进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从身边开始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法律常识。
第二,有利于学习方式的主体化。过去的政治课程以学科的概念体系为框架而建构,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模块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机缘与平台。例如,模块1 (经济生活)中的“消费心理”、模块2(政治生活)中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模块3(文化生活)中的“区域文化”等内容的教学, 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系统的“灌”、学生被动的“吸”的方式,让学生走出书本的小课堂、深入到实践的大课堂,自我探索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必然会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政治采用模块课程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被动、机械的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学习的主体性转变。
第三,有利于教师成长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往“大一统”的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使得所有政治教师的教学几乎都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创造性,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政治采用模块课程形式实施教学,教师将拥有较为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气质、能力专长、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模块进行教学,从而形成富有鲜明个性化与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四,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特色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衡量学校的标准也由学生升学成绩转向学生素质培养。因此,学校发展特色化必将是未来学校的主要竞争力。政治课程模块的设置与教学将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可以依据各自资源、教师、设备的优势,在现有课程模块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本地的特色资源,开设丰富多彩而又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例如,可以把经济生活模块与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生活模块与地方区域文化相整合,以创设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学校,增强学校未来综合竞争力。
三、高中政治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新课程理念下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对广大教师而言是新鲜而陌生的。为此,如何搞好模块课程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就政治模块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搞好教学设计必须特别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处理好模块整体、单元主题、具体课时三级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
政治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时备课,长期以来绝对神圣化的45分钟的课时概念必然让位于从整体上考虑教学安排的“模块时间”概念了。就必修课而言,政治新课程共有4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各含4个主题单元,而最后的实际教学又必须通过具体的课时教学来完成。因此,模块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必须统筹考虑模块整体、单元主题与具体课时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治课程的4个必修模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对于其中某一模块的教学设计,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见树木”,更“见森林”;又要突出该模块的“灵魂”,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模块的相对完整性、合理有序性和动态关联性,以确保模块教学完整性的有效实施。单元是对模块内容的进一步划分,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围绕其主题展开。例如,“政治生活”模块,分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对其设计应紧紧围绕其特定的主题展开,突出主题性。模块的课时教学是实现模块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模块的具体课时教学更关注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应在于寻找与学生经验相关的能够表达此模块主题的典型生活素材,鼓励学生对生活世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观察、质疑,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探究方法,启发学生理解模块的文本知识和内在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对政治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教科书要“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发挥教科书主动、积极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教科书“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既要表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些都说明政治课新教材已不再单纯是过去知识概念的承载和传递,而是师生“对话”的“文化中介”。因此,政治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更要特别体现模块的文本意义,将设计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将文本作为师生对话交流的“范例”,如何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启迪学生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更好凸现本课程特有的德育功能。例如,在设计“文化生活”模块教学时,教师可大胆打破原有教材的条条框框,围绕文本基本内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紧密联系地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甚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文本,使文本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以及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等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
3.处理好生活主题、学科知识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思想政治观点(价值观)为统领,基于生活主题,寻求学科知识的支撑,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这是整合各模块内容的共同规则,这也是搞好各模块教学设计的共同要求。
政治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要注意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活动或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经验,理解知识,熏陶情感。例如,对于模块2(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与国家关系”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收集反映国际关系变化的事例,并举办“我看国际风云变幻”的时事演讲比赛,使学生通过在对国际时事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主归纳、概括出“国家利益与国家关系”,这样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以后才会灵活运用这一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政治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要以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主体为中心、以生活经验为起点、以创设情境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实现生活主题、学科知识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
4.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看,《新课标》只提到政治新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但在政治课程模块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政治模块的实际情况,可尝试运用以下策略:首先,基于国家课程的拓展,如对模块1(经济生活)中“面对市场经济”的教学,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常识及我国“入世”的意义可作适当拓展;对模块2 (政治生活)中“党的性质”的教学,可以打破原有模块的框架,与“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模块作以联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基于国家课程的补充,如,对模块1,2,3的教学,每年都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年“两会”的最新精神,以时事专题的形式补充教学。再次,基于国家课程的新编,主要是学校编制“特色课程”或“乡土教材”。如,结合模块1(经济生活),编制市场投资与理财课;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特点, 编制地方文化课等。
四、高中政治模块课程的教学评价
高中政治模块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构建动态的、合理的、科学的新的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主体——多边、民主。多边是指评价主体既有教师,更有学生、家长及社区等。政治模块课程的实施,大大拓宽了课程资源,已延伸到家庭、社区。因此,评价主体也应改变过去的单一化为多边化。而且这种多边,更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学生社区的平等民主的互动的多边。政治教师对学生评价更要汲取学生自身、学习同伴、学生家长乃至相关社区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评价标准——多维、立体。多维是指政治课程模块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其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立体是指评价的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个性标准。具体而言,绝对标准指纵向比较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判断有无进步和发展;相对标准指横向比较学生之间知识、能力、情感判断的优势与不足;个性标准指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人格特点、不同能力倾向等制定,以促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评价过程——多点、动态。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长期影响下,对学生的评价仅重视凝固、静止在某一点上的总结性(期中、期末、升学、各级统考)的结果评价,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多点、动态性评价。政治课程模块的教学有其特殊性,不仅学业的完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养成和表现,这就必然需要终结性评价与阶段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第四,评价方式——多样、灵活。多样是指既要注重量化评价,又要注重质化评价。量化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成绩考试,考试作为高中政治学科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及学习潜能的评价,则更宜采用质化评价。高中政治模块的教学评价应逐步建立质化评价方案,可以将考试、课题活动、研究性学习、谈话记录、描述性评语、个人成长记录等综合起来,建立学生个人评价信息资料库,以更好关注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全方位动态过程,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甘霖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