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推手发展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术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竞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技武术推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已渐成型,但与同时试点推广的散打运动相比,其发展的态势令人深思。散打运动能在短时期内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成为世界武术锦标赛和第八、九、十届全运会的竞赛项目;而竞技推手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基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甚至2000年全国锦标赛一个级别只有4-5人参赛,48kg、52kg、85kg以上级别几乎无人参加,且还被取消了女子推手项目。竞技武术推手到底欠缺什么?知史可以明鉴,了解现状可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谋求再发展。基于此种目的,本研究拟从竞技武术推手发展现状入手,试图寻找推手发展走进困境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促进推手运动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利用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辽宁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等机会,以及专门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上海、山东、河南温县陈家沟等与本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和行政官员等150余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或专家咨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与竞技武术推手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为本课题提供思路。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专门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为86.7%,其中有效问卷108份,占83.8%。
1.2.3 专家咨询法
主要通过山东淄博召开“全国推手规则改革研讨会”,以及专门对推手领域比较熟悉的专家进行面谈咨询;咨询内容主要为竞技武术推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武术推手发展的现状
2.1.1 对国家推广竞技武术推手的总体评价(表1)
表1 对国家推广竞技武术推手总体评价的调查统计
评价内容 人数 %
发展了太极推手运动 51 47.2
塑造了新的竞技项目 29 26.9
再现了太极推手理论和技术
17 15.7
阻碍了太极推手运动发展 4 3.7
违背了太极推手理论和技术
7 6.5
总计
108100
调查对象中,47.2%的人认为发展了太极推手运动,只有3.7%和6.5%的人认为当前举行的推手比赛阻碍或违背了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及其理论和技术等。表明国家经过二十几年努力开展起来的竞技推手运动,不论是发展了太极推手,还是塑造了一个新的竞技项目,总体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因此,在竞技武术推手面临困境时,不能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再次流落民间,而应在深刻剖析其落后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对策,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竞技武术推手,使其承担起应尽的历史使命。
2.1.2 当前竞技武术推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6.9%的调查对象认为技术单一,搂抱对顶现象是当前推手比赛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表2),即推手比赛竞技性、民族性不强,可观赏性差,缺乏吸引力。因为规则是一个项目技术发展的导向,如果规则不合理,就会导致该项目技术发展受到限制,出现单一化以及其它的问题,这也间接反映了现行规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因此,38%的调查对象则直接指出,造成当前推手存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规则不合理(表3)。
表2 当前推手比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 人数 %
技术单一,搂抱对顶 83
76.9
裁判执法水平
13
12.0
服装缺乏特色
43.7
场地简陋
32.8
其它
54.6
总计
108 100
表3 造成当前推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原因 人数 %
竞赛规则不合理 41 38.0
传统观念束缚
20 18.5
技术体系不完善 17 15.7
参与人员业余化 5
4.6
官方重视不够
25 23.2
总计
108 100
其实,技术单一,搂抱对顶现象严重还可以间接反映很多问题。例如,竞技推手的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否则运动员怎么可能没有其它技术可用,或有技术想用而使不出呢?运动员业余化、训练不够科学,技术水平低也是原因之一。裁判员的执法水平也是目前推手比赛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44.4%的人认为推手运动缺乏激励政策,39.8%认为项目自身缺乏吸引力,两者是造成近年来参加推手比赛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表4)。
表4 近年参赛运动员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原因
人数 %
缺乏激励政策
48
44.4
项目缺乏吸引力 43
39.8
缺乏优秀教练员 65.6
技术要求高 21.9
训练缺乏科学性 98.3
总计
108 100
2.2 竞技武术推手发展的应对策略
2.2.1 更新观念,改革规则,给项目发展注入活力
竞技推手陷入目前的低谷,规则是人们谴责的主要对象。应该承认,规则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自1979年研制第一部《太极推手竞赛暂行规则》以来,国家分别于1982年、1990年、1992年、1993年等多次邀请太极拳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规则研讨会,不断修订规则,于1994年才正式颁布了《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那么经过不断修改的规则为什么出现在赛场上还是不尽如人意呢?其实,潜藏在规则背后真正阻碍竞技推手发展的深层原因是“落后的观念”,落后的观念导致了竞技推手目前尴尬的境地。
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没有落后的项目,只有落后的观念,一个项目要发展,必须具有超前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竞技推手是在传统太极推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对竞技推手自身项目特色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推手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太极推手对竞技推手所产生的束缚逐渐凸现出来。由于人们用“太极推手”、“不丢不顶、无过不及”,“沾、粘、连、随”,“引劲落空,借力打力”的理想模式审视“武术太极推手”,所以竞技武术推手就有了许多“顶牛”之类的弊病;由于用太极拳专家制定规则,必须使用太极“八法”进行比赛,舍此无它,就有了技法单一,运动员无技术可使的局面;由于把“武术太极推手”比赛置放于全国太极拳锦标赛之中,无形之中就规定了只有练太极拳的人才可以参加;等等。
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技,并不仅仅太极拳有推手,后起之秀大成拳有推手,形意拳、八卦掌有推手性质的训练模式,就连李小龙截拳道的“黏手”训练,其实也是一种推手,只是名字没有直接叫“推手”而已。因此,竞技武术推手发展到现在,只有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从传统太极推手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超越于任何门派之上,切实改革规则,发挥好规则的技术导向作用,才能重新给项目发展注入活力,免遭时代抛弃,完成历史使命。
2.2.2 加强科学研究,逐步完善技术体系,提高训练水平
目前推手比赛中技术动作单一,风格基本雷同,主要动作集中在“推”和“”上。当然,“推”和“”动作的广泛使用,与规则中出圈得分致使“推”的产生,倒地得分鼓励了“”的泛滥有关,因为“推”最容易出圈,“”最容易倒地,要“推”就得“顶”,要“”就得“搂抱”,赛场上技术单一,搂抱对顶现象严重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细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构建在太极“八法”基础上的技术体系薄弱有关。
技术体系是影响竞技武术推手发展的主要问题,它决定着推手项目是否确立,能否区别于其它竞技项目而成为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运动,推手的生命力长远与否,与其技术体系是否完善紧密相关。但是,在竞技武术推手以往的技术发展中,许多人着眼于一些比较玄虚的技法理论探讨,而缺乏多交流、多对抗的技术实践,许多技法的产生来源于理想化古拳谱的记载,而缺乏实践的检验。而许多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法,由于多是经验的累积而缺乏系统的提升,随意性较强,还不够准确、规范,技术也较单一。
此外,运动员训练水平不高也是导致技法单一,搂抱对顶严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专业武术队对竞技推手不够重视,导致没有专业的推手运动员,使半专业的武术馆校或个别体院推手运动员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而他们绝大多数不但缺乏下苦功夫挖掘传统推手中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更缺乏充分利用现代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当对手施展“推”和“”动作时,自然不能够依靠“听劲”,“化劲”,“借劲”的“巧”功夫化解,而只能是“一力降十会”,依靠自身强大力量搂抱对顶对方了。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竞技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那些细微因素上夺得的微弱优势。人们为提高运动成绩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如何使运动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比赛中取得最优异的成绩,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任务,更是竞技武术推手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科学研究,在总结现有经验基础上,充分吸收传统太极推手科学合理的成分,在现代训练原理的规范下,逐步建立既能体现自身民族特色,又能促进推手实战技巧技法创新创优的技术体系,并不断利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推手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都将有力促使竞技武术推手运动走出技法单一,搂抱对顶严重的困境。
2.2.3 建立激励政策,促使从事人员专业化
目前,活跃在竞技武术推手赛场上的运动员总体水平低,业余化倾向相当严重。由于国家在推广竞技武术推手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在推手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没有像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那样予以物质上的奖励,或在运动员上学、就业等方面予以照顾,因此人们对推手竞赛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武术专业队,只是把全国太极拳锦标赛中的太极拳套路,作为大赛前热身或锻炼年轻运动员的机会,而几乎没有人参加推手比赛,就是在竞赛规程规定每队必须有运动员参加推手比赛时,专业队的运动员也没有真正下功夫练过推手,比赛时逢场作戏,或弃权或走走过场而已,他们虽是专业的运动员,但在推手上比业余的还业余。同时,民间有一些长年累月钻研推手的练家,超越于物质利益之外的人,却由于各省市参赛名额有限,而报不上名,导致了推手赛场上人气不旺的现象。即使有些人经过周折能够参加比赛,毕竟大部分是业余的,在自身先天素质,训练条件、训练时间上都存在不足,赛场上所显现出来的水平也就让人大跌眼镜。
激励是功能性的,它是人产生积极性的主要途径,激励通过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行为效率,从而促进人之动力的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或个体的预期目标。积极性是激励的直接结果,人的积极性指人对社会生活的主动态度,是人对特定事物、活动的关心、主动参与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是人行为选择的一种精神动力,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竞技武术推手要想摆脱困境,走向新的发展,必须加强推手专业队伍的建设,而专业队伍的运转需要相关政策的激励,充分保障推手运动员、教练员的切身利益,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驱动力,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充分展现推手的竞技性、民族性,完成高质量的比赛,让竞技武术推手展现新的面貌,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2.2.4 加强商业化包装,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也是中国加入WTO后体育产业面临的全面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局。竞技武术推手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依据市场的内在要求,进行诸多方面的改革。这一点散打的发展可以为改革推手提供很多借鉴,尤其是近几年运作较为成功的散打王争霸赛,由于制定了符合现代体育竞技的规则,利用商业化运作手段,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各种手法的衬托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而且得到了媒体和许多商家的青睐,提供了较多的赞助,为引导散打运动市场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竞技武术推手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为时尚早,因为它在自身建设上还存在较多的不利条件,诸如推手比赛的竞技性、民族性、观赏性不强,吸引不了观众的视线,群众参与的热情还不够强烈,商家当然也就不会赞助。但是,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应从现在开始就站在市场化发展的高度上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竞赛规则和制度,使其朝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利于吸引更多观众,有利于市场营销的方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政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宣传力度,进行全方位的商业化包装,迎接竞技武术推手市场化的到来。
3 结论与建议
3.1 导致竞技武术推手进入低潮的原因
竞技武术推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总体上得到大家认可,是成功的;但技术单一,搂抱对顶现象严重是当前推手比赛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缺乏激励政策和项目自身缺乏吸引力,是造成近年来推手比赛参加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官方重视程度不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是除竞赛规则不合理外,造成推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诸多因素导致了推手的竞技性、民族性和观赏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发展进入了低潮期。
3.2 改革规则,研究对策,走出低谷
竞技武术推手要通过更新观念,修订规则,充分发挥规则的技术导向作用,给项目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加强科学研究,逐步完善技术体系,提高训练水平,建立激励政策,促使从事人员专业化,并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商业化包装等改革措施,逐步促使竞技武术推手走出低谷,向着市场化之路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尽早改革,消除影响推手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推动竞技推手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