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的历史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建论文,道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在蒙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对抗战时期军需民用的生产与经营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光明前途,在中国共产竞的引导和影响下,1945年夏,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人黄炎培,迁川工厂联合会负责人胡厥文,以及章乃器、施复亮联系工商界、知识界有识之士,酝酿成立政治团体。同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民建《成立宣言》、《政纲》、《组织原则》,选举了领导机构。从此,一个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的新的政党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
一
民建成立后,立即投入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之中。当时,正值旧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之际,为促进会议成功,民建两次向会议提供意见,并多次举行政治协商会议促进讲演会,同时联合中国人民救国会等各界爱国进步团体组成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先在沧白堂,后在校场口召开民众大会,阐说会议情况,动员社会舆论,争取群众支持。对此,国民党反动派极力破坏,派出特务骚扰捣乱、围攻殴打,制造了震惊一时的“沧白堂事件”和“校场口事件”。
随着战后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民建总会于1946年4 月迁到上海。同年6月,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开始向各解放区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6月中甸, 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决定组成上海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制止内战。11人的请愿团中,有民建会员7人。 当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时,遭到了国民党特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围困殴打。从“下关事件”中,民建再一次认清了蒋介石蓄意进行全面内战的真面目。
为反对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政府打内战,1946年9月起, 民建与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等13个团体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美军退出中国周”活动和谴责《中美商约》的签订,并发表了《民主建国会反对签订中美物资协定的谈话》。10月11日,发表了《民主建国会对当前时局的意见》,反对美援,制止内战。10月11日,蒋介石召开一党专制的伪国民大会,通过了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民建与民进、九三学社等11个政团联合发表声明,一致否认“一党宪法”。同时积极参加支持国民党统治区“反饥俄、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运动。
1947年夏,国民党为挽救其灭亡命运,疯狂迫害民主人士。为此,民建决定组成临时干事会并立即筹备海外分会,以便形势逆转时继续坚持斗争,并派章乃器、孙起孟离沪赴香港筹建香港分会。同时,将上海的会员划成10余个小组,采用“核建”、“康建”等代号,进行地下活动。民建成员黄竞武、姜化民、郑太朴在为争取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民建主要领导人黄炎培说:“今后只有一件大事,我们应该依靠中共,并与中共取得联系。”
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4月30日,中共发表了著名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建于5月23 日在上海秘密举行理监事会,一致决议赞成和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并推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与中共及其它民主党派取得联系。响应“五一”号召,是民建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表明了民建接受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立场。
1949年4月30日, 毛泽东主席领衔的十个党派联合发表了《各民主党派反对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声明》,民建公推黄炎培署名。
1949年8月24日, 民建针对美国“白皮书”发表了《加强内部团结和警惕,答告美帝好梦做不成》的严正声明。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了民建的声明,指出:“民建此次声明,不但是对白皮书的,而且说清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存在发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论,建立了民建的主动性,极有利于今后的合作。”
二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民建代表、候补代表14人出席。这是一次划时代的盛会,代表们欢欣鼓舞共商国是。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民建参加新政协,标志着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
1949年10月,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常委会议,一致通过以《共同纲领》为民建的纲领,确立了接受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并推定黄炎培、章乃器、南汉宸为常务委员会召集人。以后,民建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共同纲领》,参加人民政府工作。
1950年,民建总会发出《告全国工业家书》,号召民族工商业家遵守《共同纲领》,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努力工作。1952年7月, 民建又在第二次总会扩大会议上发出了《关于展开〈共同钢领〉学习的通知》,要求工商界必须全面地、深入地学习《共同纲领》。民建地方组织立即响应《通知》精神,掀起了学习《共同纲领》和爱国守法的高潮。
民建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的三大革命运动中,积极组织参加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尤其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坚定地同中共和人民政府站在一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民建各级组织领导成员胡厥文等30余人分批参加了赴朝慰问团。同时,会员纷纷带动工商界参加抗美援朝大游行。1951年6月,民建总会号召成员推行爱国公约, 捐献飞机大炮。据统计,全国工商界捐献飞机517余架,现金29亿多元,为祖国、为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献出一片赤诚之心。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民建总会多次发出通知,要求会员积极投身到这一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运动中去。民建成员在这次运动中经受了一次自我改造和爱国守法经营的教育,并为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基础。
1952年7月,民建召开第二次总会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中国民主建国会会章》,改名“民主建国会”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改名“会务推进委员会”为“总会委员会”。会议推选黄炎培为主任委员。会议明确民建今后的任务是密切联系民族资产阶级,了解、反映他们的意见协助政府做好他们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3年,党和国家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同年,民建总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议要求广大会员发挥模范、带头和桥梁作用,为实现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贡献力量,1954年,我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全国人民的总任务。民建积极响应、坚决拥护,并于1955年4月召开一大, 大会确定民建以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为民建的总任务,同时,还负有协助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使命。大会还号召民建会员,争取做工商界的骨干分子,以自己的带头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大多数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一同前进。大会选举黄炎培为主任委员。
在我国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民建会员郭棣活、刘靖基、荣毅仁、李烛尘、胡厥文、乐松生、陈铭珊等有影响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带头公私合营,起到了表率作用,推动了公私合营的进程。在完成这一“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的伟大历史任务过程中,民建配合中共和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59年12月,民建二大在北京召开,提出今后的政治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鼓足干劲,更好地改造,更好地服务。大会贯彻了和风细雨的自我教育精神,通过同志们提高自觉和共同努力,成为一次方向明确、丰富多采、心情舒畅、效果深入的大会,一次在中共领导下团结推动全国工商业者更好地在积极服务中进行自我改造的大会。
大会提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广大会员和工商业中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大会选举黄炎培为主任委员。
民建组织和广大成员在“文革”期间经受了严峻考验,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道路。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多党合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民建在工作上和组织上都呈现出勃勃生机。1979年,民建三大与工商联四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在总结长期实践“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口号的基础上,制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大会选举胡厥文为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民建四大与工商联五大于1983年在北京同时举行。大会确定了民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工商界和与工商界有联系的人士,充分发挥民建、工商联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八十年代三大任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大会总结了五条基本经验,其中第一条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同民建、工商联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会选举胡厥文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79年以后,民建各级组织从实际出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对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各项政策。
1981年,民建与工商联联合召开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以后,民建、工商联开展了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工作,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民建三大期间,就建立了807 个咨询服务机构,2万多会员参加。同时,为缓解就业压力,民建、工商联自办、 协办集体企业3344个,安置待业青年9万多人。 北京市民建会员还协助前门地区街道兴办了著名的“大碗茶”社,后来发展成工贸一体的企业集团。民建四大期间,民建成员向各类工商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5000多项, 带来的经济效益约12亿元。其中一些项目是国家“星火计划”和国家扶贫计划的项目。
工商专业培训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民建三大、四大期间,民建地方组织举办各类学校200余所, 还针对社会需要开办了各类培训班和讲座,共有200多万人接受了教育。另外, 还创办了全园第一所民办财经成人高校——上海工商学院。1992年,该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民建还积极开展了支边扶贫活动。
同时,民建还从实际出发,积极履行政党职能,在人大、政府、政协中积极发挥作用。民建中央和有关单位联合,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强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建议》、《关于恢复和发展传统食品的建议》、《关于扶持和振兴中药事业的建议》、《关于改革茶叶管理、流通体制的建议》、《关于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控制和调节作用的建议》、《关于加快和深化外资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肯定。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制订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一系列基本方针。1989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公布实施,爱国统一战线出现新形势,形成新格局。民建于1988年6 月召开五大。大会明确了民建的基本职能是政党职能:“提高对民建政党职能的认识,并通过积极工作和有效活动,充分发挥这种职能。”大会选举胡厥文为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孙起孟为主席。
中共十四大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任务。民建于1992年11月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的总任务:以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南,坚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努力开创发挥参政党职能和自身建设的新局面,为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建设搞上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奋斗。大会选举孙起孟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民建五大、六大期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民建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各级人大、政协会上发表或以发言、或以提案等形式发表政见。同时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受到重视和采纳。各级组织也广泛地开展了参政议政活动。如:《关于解决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当前几个问题的建议》、《关于当前商品流通中若干问题的建议》,《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当前经济发展中若干政策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快西北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几点意见》等建议,民建青岛市委员会还组织开展“议政日”活动。在1991年的“质量、品种,效益年”中,民建200多个地方组织,3000多个支部、 数万名会员提建议、献良策、办实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3年3月, 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议》,中共中央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吸收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一批民建会员担任特约监察员、检查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参加了各种专项调查工作,为民建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开拓了新的渠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建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做了很多实事好事,为促进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12月,民建六届五中全会根据孙起孟多次请求,全会同意他辞去民建中央主席、中委的职务,一致推举孙起孟为民建中央名誉主席。全会选举成思危为民建中央主席。
1997年11月,民建七大在北京举行。大会在通过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中,提出了民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提高会的组织程度和会员的觉悟程度,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在民建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成思危为民建中央主席,选举冯梯云、白大华、朱之成、冯克煦、路明、刘珩、黄关从、黄孟复、朱相远、张榕明(女)为民建中央副主席。任命陈明德为民建中央秘书长。
半个世纪以来,民建坚持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密切联系经济界、知识界人士,积极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下,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并由一个以民族工商界和一部分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爱国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政党逐步转变和成长为在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担负着光荣使命的、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