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军[1]2004年在《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对不同药物反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多发病,影响10%-15%育龄妇女的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盖因发病机制不清,对策有限。在诸多的发病学说中,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是主导理论。但解释不了80-90%的妇女有经血逆流,而只有10-15%形成EM这一现象。近年,郎景和教授总负责的课题组,对在位内膜在EM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发现EM在位内膜在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等诸多方面有别于正常内膜,这种差异很可能在于基因表达的差异。据此,提出了EM发病的分子机制假说:“在位内膜决定论”,即EM发病与否取决于患者在位内膜的特性,经血逆流只是实现这一由潜能到发病的桥梁。这是对Sampson学说的重大修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上述对EM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即在位内膜异常是EM发病的最根本原因,又提出了“源头治疗学说”,即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的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预防和治疗EM。“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学说”是我国对EM研究的巨大贡献,显着提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但这一学说尚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论证之处,特别是“源头治疗学说”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要完善和推广这些理论,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①EM的药物治疗已有多年历史,但各种药物的疗效均不太高且/或停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如何在“源头决定论”水平解释这种现象,即EM在位内膜细胞对这些药物的反应性是否有别于正常,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疗效?②“在位内膜决定论”提出的依据之一是EM在位内膜在分泌VEGF、MMPs、RANTES、COX-2等方面的异常。但有学者提出,这些异常只是EM全身性改变在局部的反映,即只是一种结果而
黄飞翔[2]2013年在《Paxill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黄芩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虽为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且有0.7%-1.0%恶变率和较高的复发率。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该病可引起痛经、慢性性盆腔痛、月经不调、性交痛、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迄今为止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十分明了,关于内异症的发病机制,纵说纷纭,其中较为盛行的是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但经血逆流的现象较常见,发生率约为80%-90%,远高于内异症患病率(10%15%),“经血逆流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郎景和在“经血逆流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指出在位内膜的异常生物学行为主导内异症的发生,经血逆流只是导致内异症发生的一个桥梁。该学说为内异症病机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新方向。内异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具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侵袭性。桩蛋白(Paxillin)是研究较多的与肿瘤侵袭性相关的信号衔接蛋白,广泛地存在于各物种的细胞浆内,主要定位于黏着斑,能够和一系列的信号蛋白和结构蛋白结合,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在细胞信号的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Paxillin通过传导细胞信号,在器官发育、损伤修复、细胞运动、细胞粘附等多项细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未曾有对Paxillin与内异症细胞侵袭性进行相关性研究。因Paxillin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且其表达异常和细胞的运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推测其可能与内异症细胞的侵袭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黄芩素(baicalein)是从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黄芩索具有抗凝、抗血栓、抗肿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病毒等作用。黄芩索具有抑制大多数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形态,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能力,从而控制肿瘤发展。目前尚未有关于黄芩素和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侵袭性之间的研究。由于黄芩索对肿瘤细胞侵袭力的抑制性,我们推测其对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的侵袭力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伦理学因素的限制,很多研究无法在人身上进行,因此,建立良好的实验模型对内异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异症实验模型经历了从动物模型到细胞模型的转变,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兴起,内异症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为观察细胞生长形态、生物学活性及药物干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内异症病因病机的研究及治疗措施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目的:1.分别建立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2.观测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活性,并对其进行免疫鉴定。3.观察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与正常内膜细胞中Paxillin mRNA及蛋白达水平的差异。4.黄芩素干预后,检测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中Paxillin mRNA及蛋白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细胞侵袭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取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泌期在位子宫内膜(内异症组)和2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消化、离心洗涤、去除杂质后,混合培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2.HE染色观察内异症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学特征3.SP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法鉴定细胞。4.RT-PCR法检测Paxillin mRNA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5.Western blot法检测Paxillin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6.以不同浓度黄芩素作用于内异症组细胞,用MTT法测算细胞抑制率7.应用transwell小室观测黄芩素干预后内异症组细胞侵袭力的改变。8.RT-PCR法检测黄芩素干预后内异症组细胞Paxill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9.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干预后内异症组细胞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10.观测Paxill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侵袭性的相关性结果:1.内异症组成功22例,对照组成功18例。成功建立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经HE染色及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的细胞的确为子宫内膜细胞。2.内异症组与对照组腺细胞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内异症组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3.RT-PCR结果显示,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Paxillin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0.608±0.021)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细胞Paxillin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0.291±0.0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内异症组在位内膜细胞Paxill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523±0.025)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细胞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0.226±0.0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TT法显示黄芩素可以抑制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的生长,并随着黄芩素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率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型。6.将0umol/L.20umol/L.40umol/L.80umol/L的黄芩素溶液分别加入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中,干预48h后,经RT-PCR检测显示,黄芩素能够降低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Paxillin mRNA的表达水平,各组Paxil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6±0.019、0.528±0.018、0.41910.021、0.336±0.014,呈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将0umol/L、20umol/L、40umol/L、80umol/I的黄芩素溶液分别加入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中,干预48h后,经western-blot检测显示,黄芩素能够降低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Paxillin蛋白的表达水平,各组Paxill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0.014、0.438±0.026、0,376±0.021、0.298±0.015,呈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8.取0umol/L、20umol/L、40umol/L.80umol/L黄芩素干预48h后的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进行侵袭性检测,内异症未加药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及正常组侵袭细胞个数分别8.80±0.548、6.40±1.140、3.80±0.837、2.20±0.836、0.20±0.44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细胞侵袭力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随着黄芩素浓度的升高,内异证组细胞侵袭力均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在细胞水平观测了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和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及生物活性上的异同点。2、内异症组位内膜细胞中Paxillin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于正常内膜细胞。3、内异症组细胞侵袭力高于对照组细胞。4、黄芩素可以降低内异症组细胞Paxill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内异症组细胞侵袭力,呈剂量依赖性。Paxillin基因及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侵袭性增高的一个原因。5、黄芩素能够抑制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侵袭力,为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谭先杰[3]2000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文中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而棘手的妇科疾病,大约有10%的育龄妇女罹患此病。尽管内异症的发病机理有多种学说,但异位灶的发生发展必须要有新生血管提供血液,故血管形成在内异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形成是一涉及多种细胞及多种分子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关键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而血小板反应素-1(TSP-1)则是一种内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这两种分子在肿瘤血管形成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内异症尽管也有明显的血管形成,但其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调控血管形成的一些重要分子在内异症中的表达及其调节,对认识其发病将有重要意义,并可能从抑制血管形成着手探索新的治疗内异症的方法。 研究目的 1 从蛋白和核酸水平检测VEGF及TS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类型异位病灶之间及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与非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之间上述分子表达的差异,探讨VEGF及TSP-1在内异症血管形成中的作用;2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建立内异症的体外模型;3 以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雌孕激素及细胞因子对VEGF及TSP-1表达的影响,探讨这些因素在内异症发病机理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材料、方法及结果 一 VEGF及TSP-1在内异症中的表达 38例RAFS Ⅰ-Ⅳ的内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非内异症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共收集了32份卵巢巧克力囊肿、12例腹膜红色病变、8例宫骶韧带结节,同时采取了30
邓姗[4]2005年在《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干预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干预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期妇女的多发病,以疼痛和不育为主症。通常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并辅以激素类药物治疗,但始终面临复发率高的棘手问题。尽管EM的发病机制尚未释清,但在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EM患者的在位内膜存在与异位内膜相似而与正常内膜迥异的遗传和功能特性。因此我们推测,在位内膜是EM病变的源头,而直接干预在位内膜就可达到防治EM的效果。 目前用于EM的主流药物,如GnRHa和孕叁烯酮以“EM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为切入点,诱导产生“低雌激素或高孕/雄激素”的体内环境,尽管疗效显着,但副反应明显、用药时间有限且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停药后的复发问题仍在所难免。出于对延长用药时间以推迟复发并维持无痛间期的需求,孕激素制剂再度引起关注。 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具有显着的抑制内膜作用,放置后出现少经和闭经。先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它可以有效地控制EM相关疼痛并延缓病变复发。目前尚无曼月乐用于EM“源头干预”的基础研究证据。 研究目的 1、探讨曼月乐对在位内膜的影响是否具有抑制其异位种植的潜能; 2、探讨口服MPA和注射GnRHa以及妊娠对在位内膜功能状态的影响; 3、探讨单纯对在位内膜干预以期防治EM的可行性; 4、论证“在位内膜”在EM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选择无生育要求的中、重度EM患者,于保守性腹腔镜手术后放置曼月乐,观察随诊其症状、体征、副反应等。 ◆收集中、重度EM患者术前、术后、放环后、口服MPA或注射GnRHa后以及“非EM”和早孕期内膜和/或血清标本。 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和细胞的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ER、PR及其亚型、和增殖指标Ki-67; TUNEL法检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
刘志能[5]2008年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GJIC功能在EMs发病中的意义及ATRA调节EMs内膜间质细胞GJIC功能的探讨》文中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有10%~15%的育龄妇女罹患此病。EMs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现有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案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进一步探讨EMs的发病机制及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尤为必要。EMs具有类似肿瘤的粘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缺陷或低下是肿瘤的普遍特征,因此我们推测在EM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也存在GJIC功能的异常。GJIC是相邻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它在维持机体组织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正常细胞的生长等方面极为重要。细胞GJIC功能受其结构单位连接子的调控,圆柱状的连接子含有一个亲水通道,它允许离子(Na+、K+、Ca2+等)及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cAMP、cGMP、IP3等)自由通过。每个连接子由6个蛋白亚单位(Cx)组成,啮齿动物和人的子宫内膜中表达的连接蛋白主要有Cx43、Cx32、Cx26叁种。在EMs的发病过程中,间质细胞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正常间质细胞具有完善的GJIC功能,并且能通过间隙连接影响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状态,故EMs内膜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ATRA)具有上调肿瘤细胞Cx表达和GJIC功能的作用,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恢复良性表型。ATRA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也有类似的上调作用,但尚不清楚ATRA是否能调节EMs内膜间质细胞Cx表达及GJIC功能。探讨这些问题将为ATRA尝试用于EM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1)建立EMs在位、异位和正常内膜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2)通过体外培养的内膜细胞分析EMs内膜间质细胞Cx表达及GJIC功能的差异;采用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抑制正常内膜间质细胞Cx的表达,了解GJIC功能抑制后,正常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粘附及侵袭能力是否增强,以此全面分析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在EMs发病中的作用;(3)探讨ATRA对EMs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GJI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以初步解答ATRA用于EMs治疗的可能性。第一部分EMs在位、异位及正常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目的:探索一种获得高产率及高纯度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同时建立EMs在位、异位及正常内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并尝试细胞的冻存与复苏,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06年2月~2007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内异症患者41例,其中合并单侧或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24例;取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30例作对照。刮取靠近子宫底部的内膜组织或剥取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内壁。借鉴传统的细胞分离方法并加以改良,采用机械碎化、多种酶联合消化、细胞滤网分选、不同细胞贴壁时间差而将间质与上皮细胞分离纯化。结果: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同时成功培养率分别为:异位内膜组33.3%(8/24)、EMs在位内膜组92.7%(38/41)、对照组93.3%(28/30),两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纯度达98%,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纯度为95%;两组在位内膜上皮细胞纯度达95%,异位内膜上皮细胞纯度为92%。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能成功地冻存与复苏。结论:改良的分离方法可提高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的产率与活力,而且两种细胞的纯度较高,能完全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第二部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Cx表达及GJIC功能在EMs发病中的意义目的:找出EMs内膜间质细胞Cx表达及GJIC功能的差异,探讨间质细胞GJIC功能异常在EM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1)以免疫荧光法检测EMs异位、在位内膜以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Cx43、Cx32、Cx26的表达。(2)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分析叁组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并探讨共培养体系中EMs内膜间质细胞对不同上皮细胞GJIC功能的调节作用。(3)通过Lipo介导下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ASODNs),特异性下调正常间质内膜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分析间质细胞的生长、粘附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Cx43在对照组间质细胞、EMs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依次降低;Cx32、Cx26仅表达于两组在位内膜的上皮细胞中,且两组间的表达量相同;异位内膜上皮细胞出现Cx43的异常表达。对照组、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叁组的上皮细胞GJIC功能无明显差异,其间质细胞GJIC功能则按对照组→EMs在位组→EMs异位组依次减弱。EMs在位、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对不同上皮细胞GJIC的调节作用均较对照组减弱。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以及对上皮细胞的调节能力与其Cx43的表达量密切相关。ASODNs+Lipo的转染效率较高,对目的蛋白Cx43的抑制作用明显,撤除ASODNs+Lipo后,抑制效果至少可持续48h以上。GJIC功能被抑制后,正常间质细胞表现出生长加速,粘附、侵袭能力增强。结论:间质细胞Cx43表达降低、GJIC功能减弱与EMs发病关系密切,间质细胞的Cx43或GJIC功能可能是EMs潜在的治疗靶点。第叁部分ATRA对EMs内膜间质细胞Cx43表达、GJI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EMs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Cx43表达和GJI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初步探讨ATRA用于EMs治疗的可能性。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EMs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并检测其GJIC功能及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2)引入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 182 780,分析ATRA的作用与ER的关系。(3)引入TPA(佛波酯,系Cx磷酸化诱导剂),分析ATRA的作用与Cx43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关系。结果:ATRA浓度为1μmol/L和10μmol/L时,均能有效上调EMs内膜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但上调作用至72h以后不再继续增加;ATRA浓度为0.1μmol/L时则没有上调作用。1μmol/L ATRA能诱导间质细胞Cx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的ICI 182 780均不影响ATRA对间质细胞GJIC功能的上调作用。TPA能抑制ATRA对间质细胞GJIC功能的上调作用。结论:ATRA可上调EMs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且上调效果与ATRA的作用时间及浓度有关; ATRA能从基因和翻译水平促进Cx43的表达,诱导或维持Cx43蛋白的去磷酸化形式,从而上调EMs内膜间质细胞的GJIC功能。
余峥[6]2010年在《姜黄素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雌激素生成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体外模型,探讨雌激素(estradiol, E2)高水平生成的组织来源;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干预后对异位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Cur对EMT异位内膜细胞E2生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Cur治疗EMT的疗效及抑制E2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EMT异位内膜细胞体外模型,采用改良细胞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混合培养EMT和非EMT内膜细胞,用离心法和筛网法对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将分离与混合培养的内膜细胞E2生成水平进行比较,明确高水平E2的组织来源;再次混合培养EMT异位内膜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30μmol/L50μmol/L的姜黄素,进行药物干预,设置0h、24h、48h、72h和96h五个时间点,观察姜黄素对内膜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及不同时间点对EMT内膜细胞E2生成的影响。本实验分为非EMT组、EMT组、姜黄素组,0.1μmol/L来曲唑作为西药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E2生成水平。结果:1、改良的细胞消化法成功建立EMT组和非EMT组体外模型。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间质细胞4h后开始贴壁,出现极性生长,伸出伪足。腺上皮细胞贴壁较晚,12h后开始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良好,生长稳定,间质细胞可进行6~7次传代,细胞的纯度与细胞传代数呈正比,可以传至第8代。腺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不易清晰辨认,不能继续传代。细胞消化法成功率为非EMT组100%,EMT组为89%。腺上皮细胞传至第1代,间质细胞传至第8代。2、组织块贴壁法成功建立EMT组和非EMT组体外模型,镜下可见24h后细胞才开始贴壁,生长缓慢,形态结构良好;48h后腺体结构开始变形,致密的腺上皮细胞结构开始松散;3d后部分腺上皮细胞变形崩解,偶有间质细胞坏死。传代后,间质细胞形态清晰可辨,腺上皮细胞失去正常形态难以辨认。细胞贴壁法成功率为非EMT组83%,EMT组为78%,腺上皮细胞传代未成功,间质细胞传代至第4代。3、用离心法和筛网法分离培养内膜细胞,筛网分离法所得的细胞纯度明显高于细胞离心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第3代间质细胞和第1代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E2水平,非EMT组间质细胞的E2水平为0.87±1.13 pg/ml,腺上皮细胞E2水平为1.06±0.49pg/ml;EMT组间质细胞的E2水平为9.34±1.37pg/ml,腺上皮细胞E2水平为12.90±0.65pg/ml。4、混合培养内膜细胞,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非EMT组和EMT组原代细胞培养液上清中E2生成水平。非EMT组内膜细胞分泌的E2水平为1.34±1.57pg/ml,EMT组内膜细胞E2分泌水平为16.82±1.04pg/ml。结果显示,EMT组E2分泌水平明显高于非EMT组,混合培养EMT内膜细胞组明显高于分离培养EMT组。5、混合培养EMT组内膜细胞,50μmol/L的姜黄素干预后的EMT内膜细胞分泌E2的水平明显下降,24h、48h、72h和96h的E2生成水平分别较前一时间点增长33.18%、57.28%、38.80%和12.45%。10μmol/L的姜黄素干预后的EMT内膜细胞E2的生成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48h、72h和96h雌激素生成的水平分别较前一时间点增长22.7%、34.9%、40.3%、47.6%。结果显示,Cur干预后的EMT内膜细胞较未干预前E2的生成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50μmol/L的姜黄素在作用96h后,内膜细胞E2生成水平最低,呈现时间依赖性改变。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干预后内膜细胞E2生成水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而分泌下降,呈现剂量依赖性改变。结论:1、通过改良细胞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均可成功的建立EMT体外模型。改良细胞消化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组织贴壁法。2、EMT组内膜细胞分泌E2的水平明显高于非EMT组内膜细胞。EMT组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均有E2生成,腺上皮细胞在内膜细胞E2的分泌中占主导地位。3、EMT组混合培养内膜细胞E2生成水平明显高于分离培养内膜细胞。与非EMT内膜细胞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4、EMT异位内膜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高于非EMT组(P<0.05)。姜黄素干预后的EMT组较为用药物干预的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姜黄素可抑制EMT体外模型中内膜细胞局部E2的表达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改变。
艾星子·艾里[7]2006年在《新疆维、汉民族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差异基因及蛋白的初探和内异症相关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 1.运用Atlas~(TM)cDNA Expression Arrays(Clontech #7854-1)基因表达谱芯片(含有22000条cDNA)初步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汉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基因表达的差异,从分子水平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民族差异性,从而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2.本研究的目的即是结合现代蛋白组学研究方法,通过双向电泳和蛋白质谱技术筛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差异蛋白,分析民族之间的蛋白差异点,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3.本研究运用ELISA和Northern杂交分析17-β estradiol(E2)和interleukin(IL)-1β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上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血小板反应素TSP1 mRNA在刺激组和非刺激对照组表达上的差异,探讨17-β estradiol(E2)和interleukin(IL)-1β在异位内膜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1.从液氮中取出组织标本,迅速称重,低温下陶瓷碾体将组织碾碎,按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TRIzol,选择适当匀浆强度,电动匀浆数十秒,匀浆液室温放置5分钟后,按每1 TRIzol加0.2ML氯仿的比例加入氯仿,用力颠倒混匀15秒钟,室温放置5分钟;4℃,
赵瑞华[8]2013年在《基于在位内膜及免疫平衡探讨丹赤饮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在位内膜及免疫平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关系;评估丹赤饮抑制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抑制复发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中、西药组患者均于保守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1~5天内用药;疗程3个月。中药组采用丹赤饮加减;西药组采用GnRH-a类或孕叁烯酮。观察并记录患者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盆腔B超、血清CA125检查。观察比较中、西药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停药3个月采集子宫内膜组织;术前、用药3个月、停药3个月采集静脉血;另选取正常组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和静脉血做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和停药3个月在位内膜P450arom、survivin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手术前、用药3个月和停药3个月血清IL-2、IL-6、IL-2/IL-6比值及CA125的表达水平。结果:丹赤饮具有很好的抑制EM保守术后复发的作用,疗效与西药(GnRH-a、孕叁烯酮)相当,且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不良反应、闭经发生率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患者术前P450arom、survivin、IL-6、IL-2、CA125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停药3个月后P450arom、survivin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术前均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停药3个月后血清IL-6、CA125的表达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0.05),血清IL-2表达水平及IL-2/IL-6比值较术前均升高(P<0.05),无论用药后还是停药后各因子表达水平较之正常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丹赤饮抑制EM保守术后复发疗效肯定,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优势。在位内膜中芳香化酶的过度表达及细胞凋亡的降低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机制之一。中药丹赤饮通过抑制在位内膜芳香化酶的异常分泌、调控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血清IL-2、IL-6异常导致的免疫平衡失调是内异症病因及发病机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丹赤饮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调整免疫失衡而达到抑制内异症的复发;且丹赤饮对血清CA125具有降调作用。这一结果为丹赤饮抑制内异症保守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陈桂玲[9]2014年在《错配修复基因hMSH6、hMSH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iosis, E MS)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达10%--15%,目前原因尚未明确。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内异症典型症状,慢性盆腔痛和痛经在患者中发病率为20%-90%,25%-35%不孕症患者与此病有关,而本病患者不孕率高达40%,且有性交痛及其他特殊症状:侵及肠管致腹痛、腹泻、便秘及少量便血,严重者出现肠梗阻症状;侵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侵及输尿管则可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侵及剖宫产或会阴侧切口瘢痕,则可出现瘢痕深部扪及剧痛包块;本病虽为良性疾病,但其细胞表现的增生、浸润、转移等极具侵袭性的特性及复发率极高的临床特点均提示了其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且已经研究证实了二者的相似性,临床上腹腔镜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是治疗内异症的常用方法,但治疗效果不满意,容易复发,其发病不但给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多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gene; MMR)系统在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肿瘤转移、复发的作用越来越大。错配修复基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细胞衍生出的保守基因,它是人类细胞纠正复制错误的重要手段,常出现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对保持DNA复制的忠实性和基因组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其基因功能是消除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滑移而引起的碱基一碱基错配和插入一缺失突变环。由于MMR基因的改变,使得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核苷酸的错误掺入与缺失不能修复,表现为整个基因组不稳定,随机突变率增高,导致一系列靶基因如涉及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肿瘤转移等的相关基因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错配修复基因共9个,包括来自Muts家族的hMSH2、hMSH3、hMSH4、hMSH5和hMSH6及来自MutL家族的hMLH1、 hPMS1、hPMS2和最新被鉴定出来的hMLH3以hMLH1和hMSH2的功能最为重要,它们担负对错配位点的识别和切除的主要功能,hMSH6能与hMSH2形成hMutS-α,识别错配,保证微卫星稳定性。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h MSH6表达异常在食管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直肠癌、部分散在性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MSH2表达见于消化道肿瘤。国内已有nMLH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从蛋白质水平显示: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异位内膜组织中hMLH1的表达呈下调趋势。未见hMSH2.hMSH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错配修复蛋白hMSH2、 hMLH1是完成错配修复反应的关键蛋白,正常情况下它们均在细胞浆合成,被转运到细胞核后,参与完成错配修复反应。因此,在细胞浆、细胞核均可见hMSH2、hMLH1的表达,而且其表达量或在细胞内表达位置的改变都会影响错配修复功能。hMSH6基因是人类错配修复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基因突变导致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增加,从而微卫星不稳定(MutationMicro satellite instabilityh)因素增加。本研究试图对错配修复基因h MSH6、hMSH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病因的相关性做进一步研究。目的1.观察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 h MSH6在子宫异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进而探讨h MSH6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2.观察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 h MSH2在子宫异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进而探讨h MSH2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1.选择南开医院妇产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经腹腔镜治疗且病理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2例,所有患者术前未经药物治疗,采集异位内膜组织;18例经腹腔镜治疗且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采集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证实或临床怀疑合并恶性肿瘤以及检查前3个月接受激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在本研究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 MSH6的表达。2.选择南开医院妇产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经腹腔镜治疗且病理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2例,随机分组,所有患者术前未经药物治疗,采集异位内膜组织;18例经腹腔镜治疗且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采集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证实或临床怀疑合并恶性肿瘤以及检查前3个月接受激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在本研究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 MSH2的表达。结果1.内异症组h MSH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2.%(15/22),正常内膜组h MSH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0%(6/18),内膜异位症组h MSH6基因蛋白表达增强,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8, x2=4.821)2.内异症组h 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4.5%(12/22),正常内膜组h 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0%(8/18),内膜异位症组h MSH2基因蛋白表达增强,略高于正常内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525, x2=0.404)结论1.错配修复基因h MSH6的蛋白在观察组(内膜异位症组)的高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内膜组),提示错配修复基因h MSH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病因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同时为靶向治疗内异症提供了新的依据。2.错配修复基因h MSH2的蛋白在观察组(内膜异位症组)的表达上调,略高于对照组(正常内膜组),提示已经出现了较多的错配碱基。反应了细胞增殖性,为检测错配修复蛋白hMSH2的表达量和细胞内表达位置可能有助于的早期预警。
宿一凤[10]2016年在《FGF2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子宫腺肌病是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理主要是侵入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组织(间质和腺体),引起子宫肌层炎症、增生反应,从而导致女性不规则盆腔疼痛和异常子宫出血。此外,子宫腺肌病可干扰受精卵的正常着床并可导致不孕。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是一种血管形成性生长因子。FGF2是通过与FGF受体(FGFRs)相结合,激活下游信号级联反应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在这些下游信号中MAPK/ERK1/2途径是最重要的。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如有丝分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存活与凋亡等就是通过活化的ERK1/2来调节的。ERK1/2是通过磷酸化其下游信号分子来发挥上述作用的[11-13] 。FGF2/MAPK/ERK信号通路的多种负反馈调节因子已被发现,如特异性双重磷酸酶6(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6, Dusp6)和 Sef (Similar expression to fgf genes)[14]。这些负反馈调节因子的主要作用是控制FGF2/MAPK/ER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于生育期女性的甾体激素依赖疾病,异位内膜的萎缩吸收可见于绝经后妇女或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妇女。可见,雌激素在异位内膜的存活与增殖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已发现异常增高的FGF2及其受体存在于子宫腺肌病,而Dusp6和Sef,该通路的关键性负反馈调节分子,在正常或子宫子宫腺肌病内膜中的报道却鲜见。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已发现Dusp6和Sef表达缺失存在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内膜组织中。在本阶段研究中,我们将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了雌激素及FGF2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在位内膜为实验组(n=20),内膜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子宫腺肌病;以因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内膜为对照组(n=19),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正常内膜。应用原代细胞分离与培养技术、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雌激素及FGF2对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Dusp6和Sef表达状态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n=19)相比,Dusp6和Sef表达缺失存在于子宫腺肌病患者(n=20)腺上皮中(p<0.05);2、FGF2和雌激素均可显着激活正常及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MAPKs/ERK信号通路;3、在19例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中,FGF2和雌激素可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上调Dusp6 和 Sef的表达(p<0.01);4、在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在FGF2及雌激素作用下,Dusp6和Se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1、与正常内膜相比,FGF2/ERK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因子Dusp6和Sef表达缺失存在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腺上皮细胞中。2、FGF2及雌激素均可明显降低子宫腺肌病内膜腺上皮细胞Dusp6和Sef表达,可能与其诱导的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对不同药物反应性的研究[D]. 李华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2]. Paxill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黄芩素对其表达的影响[D]. 黄飞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3].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D]. 谭先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0
[4]. 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干预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 邓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5
[5].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GJIC功能在EMs发病中的意义及ATRA调节EMs内膜间质细胞GJIC功能的探讨[D]. 刘志能. 重庆医科大学. 2008
[6]. 姜黄素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雌激素生成的实验研究[D]. 余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
[7]. 新疆维、汉民族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差异基因及蛋白的初探和内异症相关因子的研究[D]. 艾星子·艾里. 新疆医科大学. 2006
[8]. 基于在位内膜及免疫平衡探讨丹赤饮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机理[D]. 赵瑞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9]. 错配修复基因hMSH6、hMSH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的研究[D]. 陈桂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10]. FGF2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宿一凤. 山东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