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行业和地区结构变化对1993~1999年我国工业增长率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增长率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宏观背景
1993~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在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基本上走过了一个逐年下滑、持续较长的调整运行过程,特别是占GDP总量42%的工业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速回落的最主要的因素,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20.1%逐年下滑到1999年的8.5%。而这个期间,也正是我国的工业品供给由短缺向总体过剩演变的时期。虽然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和调整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但我国工业的这一段调整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工业增速的回落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三个较大的调整时期: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二是80年代末,三是1993年以来。本文重点以1993~1999年为考察期,这是我国工业重要的转型时期。其特点:一是随着生产的快速增长,过去严重短缺型经济开始被相对过剩型的经济所取代;二是这一时期工业增长速度在世界上虽仍属于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回落,工业投资效益大幅下降;三是在体制转轨方面,我国工业经济开始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结构调整进程较以前明显加快;四是我国工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经济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增大。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的考察和研究,分析我国工业增长率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在调整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并对今后工业经济可持续稳定较快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二、调整时期影响我国工业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投资、消费双过热,导致了较大的通胀压力,引发工业一般加工项目的盲目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客观上需要进行大的调整;世界经济增速的回调,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出口进一步受阻,更加剧了产品过剩的矛盾,客观上也需要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而这种调整首先是以牺牲和降低工业增长率为代价的。
2.行业结构变化对工业增长速度的影响
本文以在工业40个大行业中,增加值占当年全国工业比重前5位的行业,作为主导产业来研究1993~1999年工业行业结构的变化。由于前5位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已达到35%左右,对整个工业有足够的影响力,而且这些主导产业的升降变化能更明显地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主导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1993~1999年,我国工业主导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3年,主导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工)。到了1999年,主导产业变化为电力、石油、电子、化工、交通运输设备。这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趋势和特点: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明显加强,1999年,电力、石油工业的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跃居行业第一、二位;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明显萎缩,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由10.01%、7.40%、6.99%下降到5.01%、5.18%、4.66%;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3年的2.77%,提高到1999年的6.25%,在工业行业中的位次由第十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化工和以汽车工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变化不大。
钢铁、纺织和建材行业在短缺经济时代呈高速发展态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主导地位,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3个在1993年工业增加值比重居前3位的行业,几乎同时在1998年(钢铁在1997年)退出了前5名,而位次居第四、五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工行业则基本上没有变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涵盖了较多的新兴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其产业位次的上升也正反映了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由于钢铁、纺织、建材等原来的主导产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大,新的主导产业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样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由1993年的35.15%下降到1999年的34.11%。主导产业集中度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主导产业影响力的下降,也是影响这一时期工业增长速度在调整中持续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企业规模结构变化的影响。大型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销售收入列在前100位的大型工业企业,在1995~1999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其规模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前100名大型企业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前100名大型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18.26%下降到1999年的16.16%,下降了2.1个百分点。说明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高和竞争力强的特大型企业在整个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并没有以相同或者超前的速度发展。二是产业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前100名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以前5位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100家企业比重计算)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1999年的75.8%。由于前100名大型企业占全部工业的集中度和自身产业的集中度均有所下降,因而对整个工业的增长贡献减小,也是影响工业增长速度下降的一个因素。
在产业集中度下降的同时,前100名大型企业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电子、电气机械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5.54%、0.93%提高到1999年的7.96%、3.10%,这两个行业企业户数由1995年10户增加到1999年的19户。特别是电子、电气机械行业中的家电类企业,由1995年的5户增加到1999年的9户,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0.96%大幅上升到1999年的5.92%,增加值比重上升的幅度远大于户数增加的幅度,表明近几年来大型家电类企业在资产重组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展迅速。
在销售收入列全国前10名的工业企业中,1999年与1995年相比,石油、汽车类企业户数没有变化,均各有2户,烟草类企业各有1户。但是,钢铁类企业发生了较大变化,1995年有4家钢铁企业,到1999年仅剩下宝钢集团1家,其他3家已退出了前10名。而电子通信类的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和家电类的海尔集团首次进入了前10名,分别居第七和第八位。表明我国最大工业企业正在由石油石化、钢铁类企业为主,开始向电子、家电类企业转移。经过近10年的发展,电子通信类企业、大型家电集团,已开始在我国最大工业企业巨头位置占有一席之地。
3.地区结构变化对工业增长速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依靠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地理、环境上的优势,在较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下,率先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需求约束的强化,整个经济进入调整期,各地区工业增长速度都开始明显回落。原来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工业与东部工业的差距继续拉大,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1993~1999年,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3.55%下降到11.68%,6年时间里下降了1.8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大于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走势。
从各区域内部看,也发生了很大的结构性变化。在东部地区内部,主要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6个省区工业增长明显超前,工业增加值比重位次迅速上升。广东在仍居全国第一的情况下,比重又提高了3.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经占到全国的12.93%。山东和福建比重上升也很快,分别提高了1.17和1.08个百分点。比重下降的有北京、辽宁、广西。其中,辽宁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由1993年的7.26%下降到1999年的4.34%,下降2.92个百分点,比重也由第四位降为第七位。上海、浙江、河北后来居上,均超过了辽宁。
工业增加值比重中部地区多数省份是下降的,其中吉林、山西、安徽、江西下降较多,分别下降了0.58、0.45、0.85、0.67个百分点,只有河南比重有所上升。
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超过中部地区。但从地区结构上看,下降最多的四川省由1993年的5.72%(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42.2%)下降到1999年的4.05%(含原重庆市,下同),下降了1.67个百分点(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陕西、甘肃、贵州的比重也下降,云南、青海、宁夏比重基本持平,只有新疆自治区的比重有一定程度上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3~1999年,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省份有15个,下降的也是15个。但从地区结构看,在比重上升的省份中,东部地区就占了9个,而在比重下降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就占了12个。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乡镇工业比较发达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已经步入二次创业阶段,而西部地区由于发展相对较晚,有许多企业9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多数仍属于原始积累阶段。随着宏观经济紧缩和市场出现的相对萎缩,许多企业因不景气而关闭。东部地区尽管有3个省份比重下降,但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等省区的快速发展抵消了这个不利因素,这6个省份在全国的比重上升了7.47个百分点。因此,1993~1999年,中国工业增长仍主要是靠东部地区拉动的。由于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东部地区多年持续快速增长、规模继续快速扩张的空间有限,而中西部多数省份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因此,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工业增长速度难以维持在一个高增长的水平上。
4.投资效益变化对工业增长速度的影响
1993~1999年,我国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效益明显下降。本文以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分析投资效益变化对工业增长速度的影响。1993~1999年,在工业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同时,工业净资产利润率基本上也处于下降趋势中,由1993年的9.69%下降到1994年的8.25%、1995年的5.95%、1996年的4.7%、1997年的4.65%,1998年净资产利润率达到谷底值3.7%,1999年有所恢复,达到5.13%。1999年与1993年相比,净资产利润率下降了一半,投资效益下降与工业增长速度回落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在商品短缺时期由于需求拉动,形成了较大的利润空间,工业企业基本上靠外延扩张获取较高的投资效益。而短缺经济结束以后,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导致平均利润水平下降,靠内涵集约化经营提升利润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投资效益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欲望下降,进而导致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
在净资产利润率下降的过程中,不同工业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变化差异较大。原来投资效益水平高、增加值比重大的行业净资产利润率下降的幅度也越大,主要是过去重点发展的原材料和一般加工工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技术含量低;而一些短缺的具有垄断特点的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净资产利润率明显好于其他行业(见表1)。1993年的五大主导产业中,净资产利润率有4个行业大幅下降。其中,建材、钢铁的净资产利润率在1993年分别为21.05%和19.73%,列所有行业第一、二名,到1999年则急剧下降到2.03%和1.04%,远高于整个工业平均降幅。化工和交通运输设备的净资产利润率下降幅度也很大。纺织行业在1993~1999年的7年中,有5年是全行业净亏损。在进行了“压锭、减员、增效”3年大的结构调整后,1999年开始扭亏为盈,净资产利润率提高到2.48%。随着净资产利润率的下降,这些传统产业生产规模扩张速度明显萎缩或下降。
表1 1993~1999年工业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单位:%
年份 1993
1994
1996
1997
19981999
全国
9.96
8.25
4.70
4.65
3.70
5.13
煤炭采选业-0.95 0.53
3.51
3.81
-0.33
-1.3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72 13.67 13.16 14.66 8.6612.2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6.25 2.27
1.57
2.42
2.072.5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70 16.48 10.84 11.85 8.8912.28
非金属矿采选业9.35
8.80
5.94
6.73
3.453.57
其他矿采选业 12.24 9.41
10.06 5.69
8.0918.31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9.24
7.57
1.74
1.10
0.160.57
食品加工业7.06
12.87 -1.81 -0.03 -3.68
1.36
食品制造业3.03
4.26
3.59
3.31
1.695.56
饮料制造业11.77 7.82
6.66
8.76
7.258.24
烟草加工业12.29 28.39 20.99 17.91 14.06
13.11
纺织业-0.60 3.54
-5.69 -1.92 -2.26
2.48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2.67 9.98
6.75
6.77
6.619.20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7.87
6.62
6.71
5.85
7.288.17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3.27 5.71
3.36
2.58
1.024.53
家具制造业11.52 11.65 7.25
6.04
8.958.61
续表1
年份 1993
1994
1996
1997
19981999
造纸及纸制品业3.47
1.90
5.97
3.84
3.085.22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11.18 5.64
7.45
7.34
8.309.6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4.60 10.90 8.30
7.27
8.159.59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7.12 7.40
6.08
5.75
0.501.4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26
5.17
6.03
3.97
1.582.69
医药制造业17.10 12.04 11.73 9.74
9.4110.45
化学纤维制造业11.20 9.72
3.78
3.94
0.274.82
橡胶制品业7.09
3.36
3.66
4.80
4.122.04
塑料制品业5.59
4.02
3.50
3.89
5.727.0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05 10.12 0.17 -0.74
-0.63
2.0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9.73 12.48 2.03
0.79
0.891.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33
8.11
0.18
0.04
-1.46
3.66
金属制品业13.17 2.91
3.01
2.73
4.346.33
普通机械制造业13.63 9.10
3.44
2.81
2.353.86
专用设备制造业10.05 4.55
2.11
2.30
1.913.8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43 8.90
4.34
3.99
3.694.65
武器弹药制造业5.23
4.05
-2.88 -2.07 -8.54
-8.7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97 9.47
5.38
4.98
5.257.5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2.85 13.89 11.07 13.72 11.06
12.8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
9.51
5.67
2.56
3.17
2.776.28
其他制造业7.65
8.13
5.56
7.27
9.198.65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53
7.83
7.43
5.88
6.324.68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2.98 -4.10 -4.56 -2.38 -2.40
-2.42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33
4.06
2.70
2.03
2.362.9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
在多数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出现了较大下降的同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连续7年保持在11%以上。利润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1993年的3.8%上升到1999年的13.44%,对全国工业利润的贡献率由第八位跃居行业第一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年平均近30%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净资产利润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的行业,还有烟草加工业,但这主要缘于高度的行业垄断。因此,目前从投资效益水平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看,工业经济的自主性和长期性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三、抓好工业结构调整,保持工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
1.抓好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压缩过剩生产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如果说1993~1997年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品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的波动性调整,那么1998~1999年工业主导产业的主动性结构调整就特别具有战略意义。主动性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对供求矛盾的解决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扩大内需刺激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压缩供给来减少过剩的生产能力。从1998年开始,国家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纺织行业3年压减1000万棉纺锭的目标,已于1999年提前一年完成,国有纺织企业结束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一举扭亏为盈;1999年煤炭行业压产2亿吨,关闭小煤窑近3万处,煤炭产量控制在10.5亿吨以内;石化行业取缔土法炼油,关闭一批规模小、效益差的炼油厂,减少原油加工能力1500万吨;建材行业中的水泥、平板玻璃分别淘汰压缩5000万吨和1500万重量箱的落后生产能力。钢铁行业控制总量、关闭103家小钢铁厂。
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应通过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设备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档次,促进产业升级。如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着力改造压锭总量完成后1/3仍然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纺织行业的后整理、印染技术水平,扩大高档织物和用于出口服装的高档面料的生产。钢铁行业在压缩长线钢材生产能力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轿车用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不锈钢薄板及一些短线产品,提高板管材比。建材行业应扩大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解决落后工艺产品占较大比重的结构性矛盾。机械工业则应侧重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数控机床的生产,并对占数控机床成本30%~50%的数控系统重点解决国产化问题。通过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和提高我国的装备工业水平。现在我国虽然大量产品过剩,但一些产品却由于生产技术不过关,国内不能生产,不得不大量出口。这种情况,必须依靠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来解决。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产业,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1993~199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保持了年均28.6%的增长速度,作为近年来工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不仅加快了国民经济和信息现代化的发展,而且也对减缓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起了重要作用。199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5%,由1993年的第十五位跃居第三位,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15%。预计到200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将超过10%,跃居各行业之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5%左右。今后,应根据国民经济和信息现代化的需要,加快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新型电子元器件、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建造我国电子工业企业的巨舰,发挥高新技术电子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汽车工业以其广泛的辐射能力和较长的产业链对工业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199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所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全国工业的第五大行业,但与1993年相比,整个行业工业增加值比重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比重位次反而由第四位下降到第五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徘徊不前主要是汽车工业发展不快,1993~1999年,汽车工业增加值比重仅由3.12%提高到3.3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从产业政策上看,实行高关税和进口限量审批的双重保护,长期实行这种政策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消费政策上看,国家始终把汽车作为奢移品征收高昂的消费税,各种收费更是多如牛毛。由于汽车价格昂贵和居民收入有限,抑制了汽车的消费,使我国在汽车保有量很低的情况下,反而出现过剩。
在当今我国工业的五大主导产业中,石油、电力行业已经难以再出现持续的较大增长局面,化工行业也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只有电子、汽车行业有能力和条件持续快速增长。要充分发挥这些产业总量大、产业链长、辐射能力强的特点,优先发展。如果使这两个行业在全国工业的比重上升到15%~20%,那么对整个工业增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2.抓好地区结构调整,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巩固现有优势,搞好资源开发。经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西部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部分行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随着“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西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替地区。本文按增加值区位商(某地区某行业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比重/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大小衡量,选取西部每个地区的前两位行业,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也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上。新疆增加值区位商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宁夏为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青海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甘肃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陕西为有色金属矿采选、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云南为烟草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贵州为烟草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四川为饮料制造、武器弹药制造;重庆为武器弹药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西部地区在发展这些优势产业的同时,应注意推进资源的深度加工和提高资源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在稀有金属钽、铌的深加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钽铌行业的世界三强之一。
抓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观察工业化发展水平,1999年东部地区为42%,中部地区为39%,西部地区仅为33.3%。在整个GDP中,工业比重过低既影响了就业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制约了西部工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借市场短缺之机在家电、纺织、服装、皮革等制造业上进行了较大的投资。但从发展的结果来看,除家电行业的四川长虹集团有长足发展外,其他一些企业和行业都先后萎缩,有的甚至被挤垮。在工业40个大行业中,1999年与1993年相比,西部地区有32个行业工业增加值行业比重明显下降,其中有17个行业工业增加值是负增长的,其中又有15个集中在制造业。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萎缩,1999年占西部工业的比重为71.4%,比1993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而采掘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10.9%上升到1999年的16.2%,又提高了5.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资源优势向深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方面,不仅没有前进,而且退后。因此,西部地区仅依靠资源优势产业难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选择一些基础较好、以上游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深加工的制造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加工优势,形成资源、加工、产品国内外销售等具有独特地区优势的产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具备优先发展优势的制造业,一是医药制造业,其工业增加值1999年比1993年增长1.99倍,年平均增长20%,是西部地区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占全国医药制造业的比重也由1993年的11.85%提高到1999年的15.74%。西部地区的四川、陕西、云南医药制造业的净资产利润率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具有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四川的中成药、陕西的化学生物制药等,已经进入全国行业三强。二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重庆的汽车、摩托车,陕西、贵州的飞机制造,陕西、四川的铁路运输设备为核心,配套发展西部地区的整机和零部件制造业。三是电子工业,以四川、陕西的大型电子企业为依托,形成西部地区的电子科研、生产开发中心。依靠内地军工技术的优势,生产高科技的民用电子产品,在一些领域争取领先地位。四是保持烟草加工、饮料制造的行业领先地位,并向产品的精加工、高档化方向发展。五是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在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稀有金属材料工业上,保持竞争优势。六是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发展具有较高工艺技术水平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
标签:增长速度论文; 有色金属产业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工业增加值论文; 能源论文; 经济论文; 净资产论文; 有色金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