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人民医院 浙江松阳 323400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运用于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病例,随机划分为25例对照组与25例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数据对分析,研究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病例,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会对患者造成多饮、多尿及多食等表现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还可渐进性损害患者的肾脏、心脏及眼部等器官组织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争取早治疗及处理,同时辅以一系列适当的护理指导,以加强对血糖的控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病例,随机划分为25例对照组与25例研究组,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4~11a,平均年龄6.3a。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47.6岁,病程5~10.5a,平均年龄6.1a。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相关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考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如下:①建立健康教育小组。主要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实习护生。以护士长为组长指导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合理协调医生与护士的工作,按时召开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对病人进行保健与护理干预,定期监测血糖;②宣教糖尿病知识。病人入院后,护士为病人介绍有关糖尿病病因、治疗方法、预后以及并发症等内容,召开讲座、知识专栏等途径。介绍按时监测血糖必要性,指导病人正确控制血糖。并且,按照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识,进而主动接受治疗;③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难以治愈,必须长时间服药治疗,病人极易出现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同时病程长,并发症多等抗拒治疗,护士应主动和病人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维持其乐观的心理,防止病人情绪波动不利于治疗。另外,护士应告知家人加强对病人的关心与爱护,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呵护,增强治疗依从性;④用药健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遵从医嘱用药,并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例如如何检查胰岛素是否密封完整、是否存在变色、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疼痛、红肿、出血等,并告知患者注射前需要进行皮肤消毒,注射后 1 个月内不能在同一注射点再次注射。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⑤饮食健康指导。日常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属于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病人进行科学的饮食干预,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所以,护士须告知病人形成正确的饮食方式,多进食低脂、低热量、低糖的食物,主要进食纤维素丰富、清淡的食物,例瓜果蔬菜。另外,可按照病人的血糖情况与饮食方式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告知病人适量的摄取矿物质、蛋白质,保证身体正常营养。此外,为了避免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护士告知病人健康饮食,忌暴饮暴食,有效控制血糖;⑥运动健康教育。为了增强临床效果,护士须综合评价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干预。以病人耐受为宜,慢慢增加活动量,每天早上与傍晚运动半小时,身体情况较好者,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等方式;针对病情较轻病人,应减少运动量,可打太极或散步等方式。如果少数病人运动时产生呼吸困难、头晕等表现,为了预防低血糖,告知病人可带些食物及时补充能量,必要时必须结束运动。
1.3疗效判断
显效:临床评分减少大于60%,血清肌酐减少大于20%,肌酐清除率大于20%。1d尿蛋白定量水平80~250mg之间。有效:临床评分减少处于30%~60%,血清肌酐减少大于10%~20%,肌酐清除率大于10%~20%,1d尿蛋白定量水平250~1000mg之间。无效:通过护理以后,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比:通过护理服务以后,研究组22例显效,显效率为88.0%,2例有效,有效率为8.0%,1例无效,无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11例显效,显效率为44.0%,4例有效,有效率为16.0%,10例无效,无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但实际生活中,患者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知,无法自觉纠正饮食上、作息上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影响到血糖的控制效果,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加强降糖治疗外,重视做好相关的护理指导工作也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供精神指导、强化疾病认知。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情绪安抚、用药指导及生活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能够从思想上强化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同时减轻患者的情绪负担,让患者在最佳身心状态下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系统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是一种可行干预策略,对加强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有明显帮助,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浦亚艳.干预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0):15-17.
[2]郭滢滢.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26+130.
[3]朱胜红.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147-149.
论文作者:程晓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病人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