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改进:学校内部矛盾处理的方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矛盾论文,方式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0)10-0047-02
有人存在的地方,一定有矛盾的存在,学校亦然。矛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机遇。对于矛盾,关键在于我们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本文讨论的是学校内部矛盾处理的方式选择,这里的“内部矛盾”并非指矛盾一方已经触犯法律或者严重突破道德底线引发的矛盾。
一
每一个人,处于学校不同的岗位上、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个性特点,所持的观点与所居的角度总不会完全相同。一般的,这种种并不完全相同的思维会存于各自意识甚至潜意识之中而并不暴发,这样,学校就“和谐”了。然而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当某一种契机到来的时候,或者思想碰撞,或者利益冲突,或者情绪波动,学校的矛盾就会从“后台”走向“前台”。这时,我们就断定“矛盾发生了”——其实,这并不是“发生”,只是“显身了”而已。
对于矛盾的显现,第一个条件反射式的选择方式就是“固守”。内心深处,人持着一种固守已有立场的思维方式。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显的与隐的“观念”与“利益”辩护,当思维的前提是“自我辩护”的时候,人就会失去部分的理性与智慧,会误以为自己的观念简直就是一种无可辩驳的真理存在。于是,偏见就发生了,而偏见比无知更可怕。然而,当此之时,要求一个人的思维归零,从原点出发去思考,这是十分困难的,而矛盾双方的“固守”只能使矛盾不断升级,而不会从根本上改善现实。其实,这时候真正需要的是“沟通”,是将思想与心灵的大门打开,从而走向一种更美好的“雨过天晴”。
然而人们习惯地并不选择“沟通”,而是选择“对立”。“对立思维”是学校发展中的最大忌讳,也是个人人生成长的最大心理障碍。在学校的矛盾中,最普遍的是领导与教师的矛盾。在矛盾显现之后,由于意识或潜意识的对己有观念与利益的“自卫”与“固守”,“对立”就发生了。领导认为,教师在闹事;教师认为,领导不公正;领导认为,教师居心何在;教师认为,领导都是为自己……建立在“对立思维”之上思考矛盾性的问题,矛盾永远是无法解决的。——用两套话语来说话,怎么听得到彼此的心跳呢?
放弃“固守”,走出“对立”,形成学校问题处理的正确方式,这才是学校发展的阳关大道,这才是矛盾双方共同的“明亮那方”。于是。“沟通与改进”成为了学校内部矛盾处理的理智选择。
二
固守与对立无法解决矛盾。于是,要么在“热处理”中不断使矛盾升级,一点火花引起一场火灾;要么在“冷处理”中逐渐使矛盾逐步隐身,然而隐身着的矛盾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安全隐患”。
选择“沟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大智慧——一种态度与方式上的大智慧。学校所谓的“内部矛盾”,往往并非不可调和。矛盾的显现总是有原因的,而矛盾双方对原因的主观认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中往往隐藏着各自的“偏面见解”。这种“偏面见解”需要经由沟通而转化为互相的理解。真相在沟通中大白,真理在沟通中闪亮,真情在沟通中涌现。这时,矛盾双方才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严重,矛盾并不那么可怕,甚至有些只是初衷的误解与小节的放大而已。“沟通”是矛盾解决的前提,没有沟通就没有矛盾高位的解决。只有基于沟通的矛盾解决才能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当然,“沟通”有时候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并不是一次甚至多次沟通就能够达成融通,毕竟,沟通只是为人的自我省思提供一种机会而不能替代自我省思的本身,人的封闭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人是很难战胜自己的。于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沟通之后的“等待”——一种“积极的等待”。“积极的等待”是将矛盾引向共同的建设——围绕着“共同的建设”,矛盾双方贡献出建设者的智慧。
“沟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指向于“改进”。经由沟通之后的改进,是更加基于共识的改进。所谓“共识”,并不是“你说的我相信”那么简单,而是经由一系列故事之后的共同体验与信念,不经受矛盾考验的共识是脆弱的。“改进”,包括了多种层面的改进。从对象上看,包括了矛盾双方的改进,双方在改进中成长自我;从层次上看,包括了技术层次与思维层面的改进,直接地改进某些工作的操作技术,这是一种改进,深刻地改进各自的思维方式,这又是一种收获;从内容上看,包括枝节的改进与系统的改进,有的矛盾,可以通过某些关键细节的“枝节改进”来解决,有些则通过“系统”的调节来解决。所谓“改进”,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改进,而是所有人以及由所有人组织的学校整体的改进,所以,面对学校内部矛盾,只有选择“沟通与改进”的处理方式,才能使矛盾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力而不是绊脚石。
三
矛盾处理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的存在,经历的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种辩证的过程,我们就能在矛盾中获得发展的良机。
把矛盾视作成长的动力与机遇,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理解。矛盾的经历如果不能带来学校的进步,就必然会损害学校的发展,这是一个非胜即负的博弈——这里的“博弈”不是指矛盾双方的博弈,而是指是或者否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的,即是“胜局”,反之则为“负局”,不存在“平局”。人是在矛盾中成长的,没有穿越矛盾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也是这样,只有建立在矛盾冲突中的发展才是强有力的成长,这样的个人、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学校才能真正担当使命。
矛盾的发生与解决也是一种哲学过程。矛盾始于“压抑”,当人们心中有所“压抑”的时候,矛盾就在酝酿了,这种压抑通过某种契机自然就会“显身”,成为我们看得到的“矛盾”。矛盾“显身”之后,需要“释放”,释放的最好方式就是“沟通”(对立也是一种释放方式,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沟通之后彼此的改进(技术上的、心理上的、哲学上的改进)使彼此获得“升华”——这种“升华”包括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个人与团队的成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每一次所面临的困难,都会以每一次的进步作为补偿!
矛盾的发生与解决也是一种心理成熟过程。矛盾呈现的时候,人们处于“怀疑”与“猜忌”之中,然后,引起紧张、恐慌与不安,甚至人人自危——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看到每一个心灵深处燃烧着的渴望矛盾早日结束、回归“安全”与“平静”的强烈心愿,通过“沟通”以及基于“沟通”的“改进”,实现一种新的平衡,就成为了矛盾双方的共同心声——学校的共同信念、核心价值追求,就在这样的心理过程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概言之,沟通与改进,这样的矛盾处理方式,一定能让学校更加坚强,更有活力,更具公平与正义。
收稿日期: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