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综合干预和分析论文_侯静华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综合干预和分析论文_侯静华

侯静华

(剑阁县人民医院 四川 剑阁 628300)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疼痛护理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7±1.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2.5±0.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行术后疼痛综合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妇产科;疼痛护理;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24-02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pain nursing and analysi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Hou Jinghua. Jiange People's Hospital 6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Methods 18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9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pain nurs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Results The score of pai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7 ± 1.2),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 ±0.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s Postoperative pai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rgery can relieve the pain,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nd have the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intervention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疼痛护理综合干预。对照组年龄为20至63岁,平均(41.5±6.3)岁;手术类型:21例为附件切除术,19例为子宫次全切除术,20例为子宫全切除,30例为剖宫产。观察组年龄为21至61岁,平均(40.7±6.8)岁;手术类型:22例为附件切除术,18例为子宫次全切除术,19例为子宫全切除,31例为剖宫产。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行疼痛护理,具体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患者不了解自身病情与手术,故而易担忧恐慌,由此会加快心率与升高血压,加重手术疼痛感。因此术前需开展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与掌握自身病情,详细告知手术类型、主治医生、成功案例等,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比如若患者术式为子宫全切除术,应告知术后不会对性生活与雌激素分泌产生影响。同时还要使患者了解到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使患者正确认识,避免恐慌不安。

1.2.2 心理护理 患者情绪改变会影响术后疼痛感,因此需开展心理护理,积极沟通于患者,缓解心理负担,给予关怀与同情,注重隐私保护,获取患者信任。营造舒适环境,避免过于吵闹,鼓励家属配合,促使患者痛阈提升。

1.2.3 创口护理 术后疼痛多于创口处发生,因此一定要定时清理伤口,确保敷料清洁,对伤口形态予以观察,注重患者主诉,若出现创伤不适或者出现渗出液与肿胀即刻处理,避免伤口感染。

1.2.4 使用镇痛药物 当前注重预防性用药,并非疼痛难忍时再镇痛。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药物剂量,且效果好。可服用阿片类药物,若手术较小则使用散利痛,若手术较大则指导开展自控止痛法或者中枢作用止痛药。自控止痛法充分结合患者实际,属于可塑性止痛法,将按钮按下便可将系统启动,提升患者主动参与感。当前应用较多的术后镇痛法为PCEA(硬膜外自控镇痛),不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仅会轻微减缓心率,促使肠蠕动加快,增加产妇催乳素分泌量,对其抑郁焦虑情绪予以有效缓解。

1.2.5疼痛控制 叮嘱患者术后保持科学体位,便于开展呼吸运动,放松腹部肌肉,缓解疼痛感,可定时按摩,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促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对患者表现进行观察,准确评估疼痛,结合实际应用镇痛药物。

1.2.6药物与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疼痛会持续较久且强度高,自行缓解难度大,因此需行药物辅助治疗。使用镇痛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同时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但是要控制用药疗程,避免长时间应用后产生药物依赖性。术后疼痛也密切关联于饮食,因此应禁止食用刺激类或者辛辣类食物。

1.2.7应用替代或补充疗法 当前医学模式不断变化,术后疼痛护理中逐渐引入整体观念,且对于以往较抵触的陌生护理方法患者如今也会主动接受[1]。上述方法不会损伤患者机体,且注重统一患者精神、机体以及思维,与患者身心所需充分满足,故而应用广泛,现分述如下:①替代疗法:即非常疗法,摒弃传统常规药物止痛法,应用针刺法,其效果等同于常规药物镇痛效果;②补充疗法:即联合应用注意力分散、常规药物止痛、体位护理、音乐以及景象等方法[2],其中注意力分散法包括听觉、触觉以及视觉等分散法,可促使患者感受疼痛强度减少。受到个体差异影响,患者应对疼痛反应的方式不同,因此在明确具体方法后需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合理,病情温湿度适宜,环境舒适,促使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得以提升,使其身心所需获得最大化满足。

1.3 疼痛评估方法[3]

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感,标尺两端有数字,由0至10,疼痛强度与数字正相关。无痛为0,疼痛最严重为10,最后于标尺上明确疼痛强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x-±s)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疼痛评估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评估对比(x-±s)

组别疼痛评估

对照组(n=90)4.7±1.2

观察组(n=90)2.5±0.6

t4.166

P<0.05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术后疼痛现象,当前妇产科已将对术后疼痛予以有效缓解作为研究重点课题。疼痛主要来源于手术,对于所有妇产科手术患者而言免于疼痛是最大渴望。行有效疼痛护理可对术后疼痛程度予以明显缓解,强化手术效果并改善预后。相较于常规护理法,疼痛护理综合干预措施更加全面系统,比如健康宣教可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与术式,避免恐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当患者需求止痛时可给予药物最大限度减少其疼痛感,预防性使用镇痛药物效果好,可减少药物剂量并强化镇痛效果,可实现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目的;药物指导可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成瘾现象,补充或替代疗法可最大化满足患者身心所需。由此可知,采用疼痛护理综合干预可确保妇产科手术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本组中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7±1.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2.5±0.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行术后疼痛综合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

[2] 何洪淑.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进行综合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

[3] 王莲.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

论文作者:侯静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综合干预和分析论文_侯静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