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_地震论文

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自然灾害论文,中国论文,规律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中国自然灾害多种多样,按直接致灾因子划分为20个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其中旱灾、洪灾、涝灾、地震灾、滑坡和泥石流灾为主要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宏观地貌格局及其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分异对大多数自然灾害类型的区域分异有决定性影响。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反映在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上。本文根据地学区划的一般原则,以及孕灾大环境与自然灾害类型宏观区域组合,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平原山地重度灾害大区、西北干旱高中山盆地中度灾害大区、青藏高寒山原轻度灾害大区三个一级区;按基本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及其致灾因子强度,并考虑灾害程度划分了12个二级区。

关键词 中国 基本自然灾害类型 组合类型 灾害分区

我国人口众多,地理地质环境复杂,气候异常多样,在自然环境变异过程中引发的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影响广,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自然灾害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但多偏重单一灾害系统的研究,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开展较晚。在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和灾害分区等方面已有所论述,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1—3]。全国性自然灾害区域组合规律在对全国自然灾害的宏观分析,制定减灾、防灾措施和救灾基本对策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展了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

1 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区域分异

我国现有的文献中关于自然灾害类型的划分有两大类,一是按灾情大小划分,如重灾、轻灾或特大灾、大灾、小灾等;另一是按灾害成因(或致灾因子)划分,如旱灾、洪灾、涝灾、虫灾、地震灾等等。但按成因划分灾害无统一的分类系统,有将我国灾害分为七大类,50多种的[1],有划分为28个灾种,102个亚灾种[2]的。 且划分灾种或亚灾种的外延相互重叠,特别是那些群发、链发的灾害更难确定。在我国现有的灾情统计中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有的统计表中将暴雨、洪水、滑坡等作为并列的灾害类型,而暴雨往往引发洪水、滑坡等灾害,在基层单位统计灾害损失时常常也很少分开,很多暴雨灾害损失其实已包括洪水、滑坡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在阐述自然灾害区域组合规律之前,有必要对自然灾害分类问题作一讨论。

从致灾机理分析,一个自然变异过程可以产生多种灾害,同一自然现象作用于不同的地表环境会造成不同的灾害,例如暴雨过程可能在山区导致滑坡、泥石流,可以使江河湖泊水库水位暴涨造成洪灾,可使低洼的平原积水成涝等。一般所言“暴雨成灾”实指暴雨所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洪水、内涝等所造成的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暴雨本身并非直接的致灾因素。在地震过程中,地震动本身就是直接的致灾因素,它使建筑物受到破坏,并可导致人员伤亡,当然它又常常会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故地震既是直接致灾因素,又是间接致灾因素。

一种直接致灾因素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需要满足若干类似的条件才能发生,例如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貌条件、一定的地表组成物质和一定的水分条件。而引发的原因可以是暴雨、地震、冰湖溃决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简单地从成因上进行分类,将很难避免各种类型间的不排它性,也就很难避免统计上的重复或遗漏。为此,提出按直接致灾因素对灾害进行分类,依此划分的类型即为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它们分别以直接致灾因子来命名。初步分析,基本自然灾害类型至少有20种,即:火山灾、地震灾、海啸灾、崩塌灾、滑坡灾、泥石流灾、雪崩灾、洪灾、涝灾、风暴潮灾、风灾、旱灾、干热风灾、冰雹灾、低温灾、雪灾、生物灾、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灾和盐渍化灾。它们分别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变异有关,有的与各圈内部变异有关,有的则为多圈交叉变异。从致灾过程分析前18种基本上为突发性灾害,后面2种为缓发性灾害。 上述各类灾害的分布、规模、发生时间、造成危害的大小、 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异。 据1989—1990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分析,洪水、内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95.06%, 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总数的97.44%。 由此可见这几种灾害类型为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异,与大气环流因素、地球表层环境和构造活动的区域分异以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地球表层环境,主要是地貌形态及其海拔高度的变化、地貌组成物质。我国三大地貌台阶组成的巨地貌环境本身是地质构造差异活动的产物,它又控制了大气环境的形成和其它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异,也影响了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区域差异。因而地球表层环境对自然灾害类型地域分异关系尤为密切[4]。 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为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状况区域分布的重要界线。该线以东的第三地貌台阶为我国台风分布和洪涝灾、旱灾最主要的多灾重灾区,其中以华北平原干旱强度最大,滑坡、泥石流在该地区则不发育,仅在局部山区有轻度发育。该线以西,阴山以南的第二地貌台阶,洪涝、干旱仍较发育,其中洪涝以四川盆地较多,而干旱则以滇中较严重,但较该线以东的第三地貌台阶上轻得多,而滑坡、泥石流较发育,尤其在第一、二地貌台阶的过渡带,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西秦岭、龙门山、川西、滇西为最强烈活动地区。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构造活跃的地震带上,位于我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滇中近南北向强烈活动地震带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和高山边缘地震活跃。总体上西部破坏性地震比东部(除台湾外)多[1,4—8]〔1〕。

2 自然灾害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灾害区域划分不仅是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亦是地理学和自然灾害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全国性自然灾害区划开展较晚,但已有几种:(1)依据主导自然灾害类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分为兴安——长白区域、东部平原区域、华南区域、黄土高原区域、西南山地区域、西北及北部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原区域七个自然灾害组合类型区域[3];(2)按致灾因子“多度”、“相对致灾强度”和“致灾指数”等指标及相互关系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区、青藏区、西南区、贵州高原区、华中区、沿海区九个一级自然致灾因子区[2];(3)根据灾害源分布区,受灾体分布、突变界线和自然地理的分带性与分区性分为华北东北灾害区、东南灾害区、西北灾害区、西南灾害区四个一级灾害区,下分十二个二级灾害区[1] 等。它们的划分原则、依据和方法各不相同,划分结果也不尽一致。究竟应按什么原则,依据什么进行区划是首要讨论的问题。

自然灾害分区应属地理区划范畴,当然应遵循地理区划的一般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区域性,自然灾害分区是灾害类型组合分区,而不是灾害类型的划分,同一灾害区空间上必须是连续分布的,不同灾害区在空间上不能交错,也不应该出现既不属这级区,又不属那级区的“跨级区”;客观性,区划应客观地反映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在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以反映其区域分异规律。为此,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自然灾害区划原则,还需要对区域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避免出现区划片面性和主观任意性;逻辑性,在多级区划划分时应由大而小,先总后分逐级进行,或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级归并。对不同区可按不同的准则划分(或归并),但每次划分(或归并)应依据同一准则。

自然灾害分区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应有其自身的分区原则。由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繁多,情况复杂,不同的致灾因子影响的范围相差甚远,从10[-1]km[2](如滑坡、龙卷风等)到10[4]km[2](如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差很远(从10[2]到10[8]元);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上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至今尚无(也很难找到)把不同类型的灾害作等效化处理的方法,因而无法(至少目前不可能)获得一个客观地反映多种灾害的综合强度的指标作为分区的依据。因此,仅根据现有历史记录资料作出可以对比灾害区域分异的统计结果,显然是很困难的,当然更难以得出科学客观的结果。故本文对大量有关我国灾害的观察记录资料,仅作为自然灾害成因机制分析的基本依据和区划的基本参考资料,不作为划分区域的主要依据。

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分区的划分遵循灾害形成机制的思路——以分析全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致灾因素强度的区域分异规律为基础。运用作者所做的以县为单位的全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致灾因子强度数据库,通过典型灾例资料分析,建立各种致灾因素、不同强度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灾害大小的关系(灾害大小按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四级划分);进而编制出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地震灾害等级图、崩塌滑坡泥石流(崩滑流)灾害等级图、干旱灾害等级图和洪涝灾害等级图,进而分析全国主要灾害的致灾因素强度和灾害等级的异同,加上区内其它主要特有的灾害类型,确定区内的主导自然灾害类型组合,按区内相似、区间差异大的原则进行分区。主导自然灾害类型组合为区内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的灾害类型组合,它通常反应了孕灾环境的基本差异。

从各类自然灾害类型、致灾因子和灾害等级区域分异规律分析表明,各灾种的灾害程度等级与上述的致灾因子强度不完全相似,但都与地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说明地貌条件(环境)对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确定自然灾害区域的具体界线时,主要依据地貌界线,而不取行政界线显然是合理的[9]。 但在分析区域内社会环境时,跨区的县除了极少数按界分割外,以该县主要归属的区进行统计分析。

自然灾害类型分区的基本原则,主要依据主导自然灾害类型组合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按二级进行分区。一级区依据孕灾大环境和自然灾害类型宏观区域组合进行划分。我国海陆分布和三大地貌台阶构成的基本地貌格局与孕灾大环境密切相关。它不仅导致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气候区、自然区的形成[10],而且,与我国自然灾害孕灾环境的区域分异相联系,也决定了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宏观组合类型。因此一级大区的划分与大地貌区、自然区和气候区基本相似,分为东部季风平原山地重度灾害大区、西北干旱高中山盆地中度灾害大区、青藏高寒山原轻度灾害大区3个一级区(表1、图1)。 青藏高原大区是以高原自然边界为大区界,西北大区和东部大区在自然区划中其西段是以长城为界,将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归入西北区,该区从自然上讲基本属两者过渡地区,经济上为农牧交错地区。而从地震活动看与其南部的黄土高原更为接近,所以本文从自然灾害分区考虑将其划入东部大区,两大区以大兴安岭东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为界。二级以基本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及其致灾因子强度为主要依据并考虑灾害程度进行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二级区(表1、图1)。

图1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分区图

Fig.1 Map of are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natural hazardstypes

3 自然灾害分区概述

Ⅰ 东部季风平原山地重度灾害大区

本区为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区(表1), 包括我国最低一级地貌台阶的全部和第二级地貌台阶的中、南部。本区为东亚和南亚季风区的一部分,由于各年季风强弱、进退的变异大,台风、寒潮侵袭,因此本区旱、涝、洪水灾害广度、强度、频度均为全国之冠,还有全国独有的风暴潮等沿海灾害。此外,低温冻害、风暴灾害亦经常发生。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本区西部的南北向构造地震带上和台湾、东南沿海等地,往往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相一致。崩塌、滑坡、泥石流虽在山区分布,较强的仅分布于第二地貌台阶的前后缘,其中位于青藏高原外围的后缘属于全国最为强烈的地区。本区灾害与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相重叠,为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个大区[10]。

Ⅰ[,1] 东北洪涝低温生物中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东,燕山以北,包括黑、吉、辽三省以及内蒙、河北部分地区。本区自然灾害受降水量和气温变异影响,主要为洪涝灾害、低温灾害、农作物森林病虫害。洪涝灾害分布于工农业发达地区,所以损失较大,1985年辽河洪水连同河口风暴潮的影响总损失达47亿元,随着经济发展,灾害损失有增长趋势。低温灾害影响较大,在松嫩平原平均4—5年一次,灾年农作物平均减产13—35%[1]。 此外是旱灾、森林火灾,南部地震也是本区重要灾害,山区滑坡、泥石流以及西辽河地区风沙等也为局部地区的重要灾害。本区各类灾害程度以全国标准来衡量大都属于中等水平。

Ⅰ[,2] 东部平原旱洪涝地震严重灾害区

东部平原位于我国的第三级地貌台阶上。它北起燕山山脉的南侧;南抵桐柏山、大别山、天目山、四明山的北麓;西起太行山、伏牛山的东麓;东临渤海、黄海、东海。主要包括了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下游和河口地区,以及源于鲁中南山地的一些中小河流的下游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平原,地跨冀、鲁、豫、皖、苏、浙六省和京、津、沪三市,为全国工农业最发达的一个区。在季风条件下,降雨集中,年际变化大。本区中、北部为全国干旱强度高、旱灾最严重的区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亦是全国洪涝灾害最重的地区。黄河河道在此成为“地上河”,黄泛频繁成灾,河床边缘地带决口扇连续分布,地表“岗、坡、洼”组成的微地貌高低起伏,形成易涝易旱易碱的微地貌条件。郯庐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正处于人口密集,地震灾害严重地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市区被夷为平地,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沿海地区有风暴潮,也对人们造成了危害。此外还有干热风、生物灾害等。本区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Ⅰ[,3] 长江中游洪涝旱重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东部平原区以南,居我国中部,东起武夷山西坡,西与我国第二台阶相接,北起大别山北麓,南至南岭北坡,包括赣、湘、鄂、皖、浙等,长江贯穿其中,水陆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在全国占有重要经济地位。本区处于冷暖气旋交接地区,锋面及气旋活动异常频繁,台风暴雨常影响本区,洪涝和干旱是本区主要灾害。据1951—1978年资料统计,本区洪涝与干旱机率分别为43%和48%。平原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河网稠密,水量丰富,洪水威胁严重,如江汉洞庭湖平原洪水灾害,在全国属严重之列,背河洼地涝灾较频繁。在台地、丘陵和低山地较易发生旱灾,尤其是伏旱影响范围大[1,11]。从农业生产分析旱灾较洪涝影响大,但洪涝对工业、交通影响大。此外病虫害、低温也较普遍,山区滑坡、泥石流、红土水土流失亦有零星分布。除在长江沿线、洞庭湖区及澧水,武汉至铜陵以北有Ⅵ度地震(局部达Ⅶ度)外,本区广大地区无破坏性地震。

Ⅰ[,4] 东南沿海洪涝旱地震严重灾害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西为南岭——武夷山——仙霞岭南(或东)坡,南(东)临海,包括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省,本区是全国农业复种指数最高和最主要的热带作物区,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最迅速,其经济地位仅次于东部平原区。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登陆都在本区[1],为全国受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影响最强、最频繁的地区。本区自然灾害主要为洪涝、旱、地震。台风引发的洪涝、大风、风暴潮等灾害都为全国最严重地区,洪涝发生的地区都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心区,因此灾害严重。风暴潮灾次和灾情在全国也居首位。由于降水分配不均,旱灾在广西石灰岩地区为主要灾害,1951—1984年平均频率为62.9%[12],在多山的广东也很严重,1991年广东受灾农田130×10[4]ha,减收粮食45×10[4]t,经济损失20×10[8]元[1]。本区正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东南沿海地震带,多在人类集中的经济区,其中以台湾最严重,广东、福建其次。此外风暴潮频率和灾害程度是全国最严重地区。生物病虫害、热带作物低温冻害、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在局部地区均有发生,有的地区较重。总的来说本区自然灾害为全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Ⅰ[,5] 黄土高原干旱水土流失地震重中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黄河中游,阴山山脉以南,秦岭山地以北,东起太行山,西至贺兰山,包括晋、陕、以及蒙、甘、豫部分地区。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晋陕蒙农牧交错地区,区内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有重要地位。自然环境从东南向西北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递变,自然灾害受过渡地带不稳定气候、盆地边缘活动断层的影响,主要灾害为干旱、水土流失和地震,干旱是最主要的农业灾害,而暴雨在广大黄土地区和松软地层地区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其强度为全国之冠,地震也很活跃,地震烈度Ⅵ—Ⅷ,地震高烈度带正处在城市和工业集中分布地带, 影响很大, 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1556年华县地震就在本区南部。在北部干旱地区风沙灾害、河套灌区土地盐渍化、黄土高原及一些山地河谷内的滑坡、泥石流也很发育。此外生物灾害和平原低地洪涝、冰雹、大风等也时有发生。本区灾害情况不少地区为重度的,但总的来看为中度灾害区。

Ⅰ[,6] 川黔湘鄂西旱洪涝滑坡泥石流重度灾害区

本区地处我国第二级台阶的东南部。北起秦岭,南至九万大山——凤凰山——中越边界,东自第二级台阶前缘的巫山——雪峰山,西至云贵交界(长江、珠江分水界)。包括贵州全省、川、湘、鄂、黔、桂、陕、豫、甘部分地区,是我国西南经济最集中的地区,工农业、交通在全国都占重要地位。人口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盆地。本区主要灾害是干旱、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特别是由于区内石灰岩广泛分布,是全国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干旱灾害更为突出。四川盆地较大洪涝和滑坡、泥石流也是经常发生的。洪涝出现频率可达46.7%,1981年四川盆地因暴雨普遍发生洪涝(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山区),138 个县受灾,倒房153万间,死亡1358人,经济损失达25×10[8]元以上(1)。 此外,病虫鼠等生物灾害和水土流失、大风、低温、冰雹、地震等灾害也有一定影响。本区的自然灾害强度,从全国范围而言属于中等偏重,但对于本区经济有较大影响。

Ⅰ[,7] 川西滇地震滑坡泥石流严重灾害区

本区呈狭长三角形,近南北向分布,北尖南宽。位于第二台阶的后缘,西接青藏高原,东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起秦岭西端,南至中缅、中老边界,包括滇中、滇西、川西、攀西和甘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中等偏低水平。但它是多民族地区,地理位置上有其特殊意义。本区地处青藏高原外缘,大部分为山高谷深。东南部为滇中高原的一部分,为山原深谷及镶嵌其中的盆地。本区河流沿断裂带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强震发生带密布于区内,加以山高谷深,滑坡、泥石流规模大,活动频繁,曾多次堵断江河,引发次生洪灾,为全国地震、滑坡、泥石流最强的地区之一。本区南部是全国干旱灾害较强的地区之一,尤以春旱最为频繁,发生频率在80%以上[12]。此外本区还有病虫害、洪涝、冰雹、低温、水土流失等灾害。

Ⅱ 西北干旱高中山盆地中度灾害区

本区土地面积较大,人口较稀,经济水平较低,是我国主要的牧业生产地区。本区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的北部,深处内陆, 为海拔1000m左右的广阔内陆高原和盆地以及海拔3000—5000m高山、高中山组成。区内自东向西由草原至荒漠,全年降水偏小,地表径流少,大多数地区耕作业依赖灌溉,高山冰雪融水为重要的水源。夏季温暖,甚至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旱、风暴灾害,较为严重。此外还有盐渍化、鼠虫害等灾害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除山区有轻度发生外,广大地区不发育。本区自然致灾因子的强度和灾害程度都较东部季风区弱,为中度灾害区。

Ⅱ[,1] 内蒙古高原旱雪林火中轻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及其以西和阴山山脉以北的内蒙古高平原,除北端和东南缘分属黑龙江和河北外,均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高平原为牧区,大兴安岭为林区。气候上地处东南季风西北边缘,蒙古冷高压的东南缘,降水稀少、变率大。本区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雪灾和森林火灾。牧区寒旱环境,旱灾和雪灾都发生在冬春季节,由于牲畜冬天主要靠雪水维持,降雪特少年份,牲畜无水可饮,致使牲畜大量死亡,当地称“黑灾”。反之降雪特多年份积雪覆盖草场,牲畜觅食困难,严重的使牧区与外界隔绝,当地称之“白灾”[13],半湿润的林区森林火灾仍是主要灾害,1987年5 月大兴安岭发生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特大森林火灾。此外有风灾(其中伴有低温和大雪的暴风雪灾情更重)、风沙灾害、生物灾害(牧区鼠害、林区虫害)等亦时有发生。但本区人类活动较稀少,灾害强度不大,灾害程度除局部为中度外,总体上为轻度。

Ⅱ[,2] 新甘地震风沙洪旱中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北隅,包括昆仑山—祁连山以北,贺兰山以西,除天山以外的地区。行政上分属新疆、甘肃、内蒙古,包括河西走廊、阿拉善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所占据。我国主要的流动性沙漠绝大部分即分布在本区。本区河西走廊和阿尔泰山都是地震强烈活动带。塔里木盆地边缘南天山边缘地震活动带,也受地震的危害,只因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密度较小,特别是按县计算,其地震灾度等级不高,一般属于中度。而本区流沙分布广泛,大风频繁,风沙灾害是全国最重的。本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山前绿洲,山区河流是主要水源。有春季升温融水型、夏季暴雨型、冰湖溃决型和水库垮坝型等多种洪灾。干旱强度较大,频度高,大旱年发生频率在25%以上,但由于本区主要是灌溉农业,其干旱灾度较低,多属轻度,绿州地区也仅为中度。大旱年直接经济损失占农业总产值15%以上,如1974年减产15.6%等。而洪水破坏灌溉设施引起的水毁性旱灾也是本区特有的。而且由于常年干旱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灾害也是全国较重的地区。

Ⅱ[,3] 天山地震滑坡泥石流中度灾害区

本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可分为南、北、东三部分。本区南北边缘是频度高、强度大的强地震带,例如1812年尼勒克8级地震、 1842年巴里坤7.5级地震、1902年阿图什8.3级地震、1906年玛纳斯8 级地震、1914年巴里坤7.5级地震、1944年新源7.3级地震、1949年轮南7.3级地震、1955年乌恰两次7级地震等。 本区南北边缘由于组成的物质较松软,又被河流切割,加上地震活动,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活动也大。只是由于本区经济水平较低,因而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所造成的灾害并不重。本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牧区之一,频繁发生的干旱造成一定的干旱灾害,本区雪线南坡约4000m, 北坡约3800m,在此高度以上的山区有雪崩灾害。

Ⅲ 青藏高寒山原轻度灾害大区

本区地广人稀,人类活动的影响较西北地区还弱,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其它两区。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5000m以上, 边缘地区高山深谷起伏极大,相对起伏一般在2000m以上, 内部为未切割的高原宽谷湖盆,起伏和缓。巨大的海拔高度形成中低纬度内特大面积高寒环境,仅在海拔较低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等较暖和。高山、极高山有冰川发育,海拔较高地区多年冻土广泛分布。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本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东、南边缘)、雪灾(中、西北部)。此外还有低温、冰雹、雪崩等。本区有些致灾因子强度虽然很大,但人烟稀少,灾害程度一般较轻。

Ⅲ[,1] 青藏东南山原地震滑坡泥石流中度灾害区

本区是青藏高原的东南半壁,东起岷山、邛崃山、大雪山、锦屏山、玉龙山、高黎贡山,南以国境为界,西北以冷龙岭—日月山—玛积雪山——达日—治多—比如—林周—尼木—谢通门—萨嘎—吉隆为界。包括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五省(区),是我国西南的重要林区。我国第一级地貌台阶(青藏高原)上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本区,但从全国而言,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水平均是较低的。区内河流深切,多为峡谷,地形起伏强烈,为全国之冠。切割残留的平缓山顶面、山间的构造小盆地和零星分布的宽谷河段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区。本区地震十分活跃,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天山,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1950年察隅8.6级地震死亡2486人。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区内广泛分布, 尤以东南部和南部活动频繁,强度和频度可称全国之冠。泥石流有暴雨型、冰川型、冰湖溃决型等多种,对交通影响很最大。此外还有干旱、洪水、低温、雪灾等自然灾害,从全国范围而言灾害程度属中等。

Ⅲ[,2] 青藏西北部高原地震雪轻度灾害区

本区为除上述以外的青藏高原西北部,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省(区),本区为我国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水平最低的地区,除柴达木盆地有种植业外,广大地区为牧区和无人区。本区海拔高,气候干燥寒冷,主要自然灾害为地震和雪灾,地震活动虽比上一区稍弱,仍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因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水平低,灾害损失不大,冬季雪灾对牧业有较大影响。此外,低温、干旱、洪涝、冰雹和生物灾害在局部地区也有较大影响。总之,从全国范围看,地震强度是大的,但从灾害损失看,则是最轻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49130003。

来稿日期:1995—04;收到修改日期:1995—06。

AREAL ASSOCIATION OF NATURAL HAZARD IN CHINA

Li Bingyuan Li Juzhang Wang Jianj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of P.R.China,Beijing 100101)

Key words China,basic types of natural hazard,association of natural hazards,regionaliz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Abstract

By analyzing disaster forming mechanism, natural hazards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20 basic types according todirect factors causing disasters, in

which

drought.waterlogging,flood,earthquake,landslide and debris are themost serious in China.The macrolandform.especially the three grand relief terraces in China,and the macrolandform-dominated regionaliz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ffect thedistribution of flood,waterlogging, landslide, debris andearthquake.

The difference in natural hazard distribution can reflectthe regularities of areal association of natural hazards. Theregionalization of disasters should abide by

not

onlygeographic principles,but also the principles of similarityand difference in the main types of natural hazards. Byanalyzing the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main naturalhazards and the intensity of factors inducing disasters basedon the Chinese data bases of intensities of the main factorsinducing disasters and the data bases of social environment,and using APC/INFO GIS, the authors compiled distributionmaps of Chinese main natural hazards and maps of intensity of factors inducing disasters.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natural hazards can be divided into 3 regions and 12 subregions.

Ⅰ.Severe hazard region in monsoon plain and mountain ineast China

This region is located west of seas and controlled bymonsoon.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drought, waterloggingand flood in the area are the highest in China under theinfluences of abnormality of monsoon,typhoon and cold wave,and exclusive hazards of oceanic genesis appear here.Microtherm,earthquake,landslide and debris are serious. Thearea includes seven subregions:Ⅰ.1 Moderate hazard subregion of waterlogging,flood,microtherm and biological hazards in northeast China;Ⅰ.2 Severe hazard subregion of drought,waterlogging,flood and earthquake in the plain in east China;Ⅰ.3 Severe hazard subregion of waterlogging,flood and drought in the middle Changjing River; Ⅰ.4 Severe hazard subregion of waterlogging,flood,drought and earthquake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 Ⅰ.5 Severe and moderate hazard subregion of drought,soil erosion and earosion and earthquake in the Loess Plateau; Ⅰ.6 Severe hazard subregion of drought,waterlogging,flood,landslide and debris in Sichuan,Guizhou,Hunan and west Hubei; Ⅰ.7 Severe hazard subregion of earthquake,landslide and debris in Yunnan and west Sichuan.

Ⅱ.Moderate hazard region in mountain and basin in dry northwest China

This area lies in the inland with dry climate,strong wind and frequent sandstorm,and there is no rainfed agriculture.The main natural hazards are earthquake,flood,drought and windstorm.The area includes three subregions:Ⅱ.1 Moderate and slight hazard subregion of drought,heavy snow and forest fire in Inner Mongolia; Ⅱ.2 Moderate hazard subregion of earthquake,sandstorm,flood and drought in Xingjiang and Gansu; Ⅱ.3 Moderate hazard subregion of earthquake,landslide and debris in the Tianshan Mt.in Xinjian

Ⅲ.Slight hazard region in the cold Qinghai-Tibet Plateau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region is strong. Earthquake,collapse,debris and heavy snow are intense,but the lossespopulation.This region includes two subregions:Ⅲ.1 Moderate hazard subregion of earthquake,landslide and debris in thesoutheast Qinghai-Tibet Plateau; Ⅲ.2 Slight hazard subregion ofearthquake and heavy snow in the northwest Qinghai- TibetPlateau.

注释:

〔1〕李克让,尹思是,沙万里.1951—1991年中国的干旱,1995。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_地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