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陆兴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12)
【摘要】目的:判断结核干扰素γ释放测定(TB-IGRA)用于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把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根据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cells/ul、51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分析三组间TB-IGR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4例诊断为HIV感染合并结核者,CD4≤50 cells/ul 9例(20.4%),51 cells/ul≤CD4≤200cells/ul 16例(36.4%),CD4≥201cells/ul 19例(43.2%);CD4+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 cells/ul 、51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诊断为HIV感染合并结核患者中,TB-IGRA阳性20例(45.5%),痰涂片阳性17例(38.6%),TB-IGRA阳性率与痰涂片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淋巴细胞计数对TB-IGRA的阳性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尤其是小于等于50cells/ul的患者TB-IGRA实验的灵敏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 TB-IGRA,艾滋病,结核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91-02
HIV感染是一种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可以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1]。结核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之一。AIDS合并结核时临床症状复杂、体征多变,肺部影像学通常缺乏特异性,传统的抗酸杆菌痰涂片和培养仍是肺部结核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分枝杆菌培养耗时长,总体阳性率低。HIV感染者一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会大大缩短发病的潜伏期.迅速发展为艾滋病并快速恶化至死亡。因此寻找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及时控制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核感染TB-IGRA主要用于检测结核感染后特异性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IFN-γ),并据此结果判断是否感染结核。本研究对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年住院的HIV合并结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TB-IGRA对于诊断结核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根据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 cells/ul、51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分析三组间TB-IGRA阳性率的差异。
1.2 研究方法
TB-IGRA检测:采用静脉穿刺术,使用经无菌工艺处理的肝素钠或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全血样本,采集量不低于4ml。
培养液的分装:在生物安全柜内将阴性对照培养液(N)、阳性对照培养液(P)和测试培养液(T)按照手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加入至细胞培养板相应孔内,100uL/孔;
全血分装:全血采集后在采血管中轻柔颠倒混匀3~5次,8小时之内在生物安全柜内将其分装到细胞培养板相应孔内(含有“N”、“P”、“T”培养液各100uL),1.0mL/孔。
培养:盖紧细胞培养板上盖,迅速放入37℃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16~24小时,培养过程中保持细胞培养板平放,不能颠倒。
收集:培养结束后,将细胞培养板放置于平整桌面上,静置1分钟小心开盖,从每个细胞培养板孔中吸取上清进行IFN-γ检测。注意不可吸收到细胞层,防止溶血。
使用安图A2000进行检测,输出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3软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 不同CD4+淋巴细胞计数亚组TB-IGRA阳性的比较
我们将患者根据CD4+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三组分别是CD4≤50 cells/ul 、51 cells/ul≤CD4≤200cells/ul、CD4≥201cells/ul(见表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结核病(TB)是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病原学阳性率低,不易被诊断,使艾滋病死亡率增高,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诸多方法中,均不能同时有效保障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2] 。准确诊断MTB感染、及时发现隐匿性TB并及早予以预防性用药、合理制定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和抗TB治疗方案等是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降低HIV感染者住院率及病死率的主要途径。传统的痰标本细菌学检查虽然是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只有开放性结核病才能检出,菌少时检出困难,需多次送检,且诊断时间延长[3]。因此除了传统经典的检测方法,TB-IGRA是更快速更敏感的检测方法,欧阳辉等[4]认为TB-IGRA结果不会受到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影响,可以避免因HIV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产生的假阴性结果。但越来越多研究[5]表明,TB-IGRA结果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有关,当机体处于严重免疫抑制状态时,TB-IGRA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本研究中44例诊断为HIV感染合并结核者,CD4≤50cells/ul 9例(20.4%),51cells/ul≤CD4≤200cells/ul 16例(36.4%),CD4≥201cells/ul 19例(43.2%),随着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TB-IGRA的阳性率逐渐升高,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表明CD4+淋巴细胞计数对TB-IGRA的阳性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尤其是小于等于50cells/ul 的患者TB-IGRA实验的灵敏度明显降低。
国外的一些研究[6]显示,HIV阳性的结核患者中TB-IGRA阳性率可达90%,但本研究中HIV感染合并结核患者TB-IGRA阳性率为45.5%,相比而言灵敏度大减,可能原因是样本量较少,且样本取自住院HIV阳性的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检验误差也不能排除。有研究[7]表明:在HIV合并结核病人群中TB-IG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痰涂片、PPD,本研究显示TB-IGRA阳性20例(45.5%),痰涂片阳性17例(38.6%),TB-IGRA阳性率与痰涂片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没有提示TB-IGRA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痰涂片,但是痰涂片往往需多次送检,检出时间长[8],尤其对于HIV患者往往会耽误治疗时间造成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升高,TB-IGRA的方便快捷可以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更快的支持。
综上所述,TB-IGRA为临床医生诊断或筛查结核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法,但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TB-IGRA结果影响较大,仍需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 Barnett D,Walker B,Landay A,et al.CD4 immunophenotyping in HIV infection [J].Nat Rev Microbiol,2008,6(11 suppl):S7-15.DOI:10.1038/nrmicro1998.
[2]陆建红,吴奕征,杨勇,等.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6):816-818.
[3]陈弘,卢洪洲.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8.1(2):111-113.
[4]欧阳晖,陈柏林.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50~1953.
[5]Talati NJ,Seybold U,Humphrey B,et al.Poor con-cordance between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and tuberculin skin tests in diagnosis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J].BMC Infect Dis,2009,9:15.
[6] 王丽梅(译),LISPOT快速检测HIV阳性患者的结核杆菌显性和隐性感染[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30(I):63-64.
[7]Jiang W, Shao L, Zhang Y,et al.High—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y IFN-gamma release assay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in BCG—vaccinated area[J].BMC Immunol,2009,10:31.
[8]汪亚玲,祁燕伟,方荣,等.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中分枝杆菌检测技术比较和耐药表型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8):2115-2119.doi:10.3877/ema.j.issn.1674-0785.2012.08.082.
作者简介:全文(1990.9-),女,江苏泰州,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艾滋病及各类并发症诊断与治疗.
论文作者:全文,陆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结核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统计学论文; 涂片论文; 患者论文; 阳性论文; 差异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