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加固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技术探究论文_徐勤武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技术探究论文_徐勤武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城市建筑中相比起地下建筑,高层建筑同样占了很重的比例,高层建筑的高质量要求使得建筑行业的业者们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并积极探讨发展新的建筑工艺预应力施工就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预应力技术具有结构刚度大、混凝土不开裂、提高层间净空高度、耐久性好以及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工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加以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1、工程概述

某高层住宅楼地上29层,底下两层,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79575m2。根据它的使用功能及结构设计要求,基础底板采用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首层顶板至12层顶板部分框架梁采用了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2、预应力工程施工难点

2.1基础底板层无粘结预应力板筋

基础底板层预应力筋体量大间距小,柱上板带部位单位面积的预应力筋多达28根。基础底板最厚处达1250mm,因此预应力筋的施工顺序、张拉端和锚固端的安装以及预应力筋的线形控制等方面都是工程的技术难点。某些预应力筋的长度近45m,这样长的预应力筋在多跨连续底板中的线形控制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2.2地上部分有粘结预应力梁筋

首先,柱普通钢筋、梁上普通钢筋均交汇于梁柱节点处,故梁柱节点处的配筋较多,普通钢筋与预应力波纹管之间的位置关系较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在施工中会出现波纹管没有位置的情况。其次,部分钢骨柱中配置了型钢,使得普通钢筋、型钢和预应力波纹管在布筋过程中也会出现位置相互干扰,因此梁柱节点处的布筋成为工程的难点。另外预应力筋张拉端处的群锚锚具体积较大,无法放置到柱中,只能采用外锚的形式,致使预应力筋张拉后的混凝土封锚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3、预应力施工技术

3.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3.1.1 无粘结预应力筏板部分

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轴线及柱定位,并做明显标识→绑扎基础底板下铁→依据轴线及柱定位定预应力筋间距→铺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调整、绑扎、编束、固定→基础底板内管线、预埋件、预留洞口施工→绑扎基础底板上铁→预应力筋张拉端组件安装、固定→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后,拔出张拉端穴模后盖,并清理张拉端穴模内和承压板面混凝土、水泥砂浆→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等级100%后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开始张拉→当油压达10MPa时测量记录预应力伸长值→退出千斤顶→切筋,张拉端锚具防腐处理→混凝土封锚→整理张拉记录。

3.1.2 有粘结预应力梁部分

预应力筋下料、挤压、编束→搭设梁支撑系统→铺梁底模板→绑扎梁部分骨架钢筋→确定预应力筋位置,焊定位钢筋→穿设波纹管→安装、固定张拉端承压板→人工铺设预应力筋→绑扎剩余梁钢筋→安装灌浆孔、排气孔组件→梁内管线、预留洞口及埋件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预应力筋进行必要的调整→做隐蔽工程检查→安装梁侧模板→完成板的施工→做全面隐蔽工程检查→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凿出张拉端承压板→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切除多余的钢绞线并进行防腐处理→进行孔道灌浆→混凝土封锚→整理张拉记录。

3.2 预应力孔道成型

3.2.1 筏板部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

由于基础筏板厚度比较大,一部分1350mm,一部分是85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1施工流水段的预应力筋为直线布置,在经过积水坑和电梯井时,预应力筋连续设置从坑底通过不断开。其它施工流水段的预应力筋在筏板中为曲线布置,施工中主要是靠设置马凳来保证预应力筋的最高点、最低点以及反弯点的高度。

3.2.2预应力梁筋的定位

本工程预应力梁筋的定位有两种情况,一部分是地下室夹层顶板预应力梁,这部分预应力梁截面比较大,预应力波纹管的尺寸也较大;另一部分为首层顶板至12层顶板中的预应力梁,梁高比较小。因此预应力梁的定位筋全部采用Φ12的螺纹钢筋,每根定位筋通过2点或者是3点与框架梁的附加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以保证定位尺寸准确。将预应力梁普通钢筋骨架绑扎基本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定位放线工作。按照施工方案图纸放线时,要注意预应力束形图中预应力筋至模板的距离为预应力孔道中心至预应力梁底模板的距离。在梁柱节点及梁墙节点处,当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或在其他部位与其他专业的管线位置有冲突时,要提前加工翻样,并绘制节点详图,以确保预应力筋位置的准确,与其他钢筋不发生冲突。

3.3 预应力钢筋加工和穿束

3.3.1 钢绞线下料

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机,严禁使用电焊和气焊。钢绞线下料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两端张拉:L=L0+2(L1+L2+L3+100)

单端张拉:L=L0+L1+L2+L3+L4+100

式中:L0为构件的孔道曲线长度;L1 为夹片式工作锚厚度;L2 为穿心式千斤顶长度;L3 为夹片式工具锚厚度;L4 为挤压锚长度:L1+L2+L3+L4+100取1000mm。

3.3.2 预应力筋穿束

本工程采用先装管后穿束、整束人工穿入的穿束方案或单根穿入的穿束方案。对于工程中大多数长度超过40m的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完成以后,根据图纸上钢绞线编束的要求进行编束,编束时先将钢绞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同一束内不扭转,然后用20号铁丝,每隔1 m~1.5m进行绑扎。预应力穿束的工艺流程为:固定波纹管并将导引铁丝穿入孔道→连接牵引钢丝绳和钢绞线束→用导引铁丝将牵引钢丝绳穿入波纹管→人工前牵引、后推送。

3.4预应力张拉端的设置

在预应力筏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大多数都设置在后浇带中,在施工时支设后浇带模板要保证张拉端钢绞线能够顺利通过模板,并要保证锚垫板与锚具能够顺利安装。另外一小部分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是在筏板上翘起张拉,在施工时预留张拉槽以便于张拉时进行锚具的安装。同时要注意尽可能避开墙体,避免墙体的施工导致以后预应力筋无法张拉。地上部分有粘结预应力梁张拉端的布置,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成之后锚具不出柱子表面时,该部位施工时需要将柱子钢筋适当并筋,且梁的拐铁也需要避让锚垫板以满足设计要求达到的效果。施工时主要注意承压板的位置及排列方式和排列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5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直接碰撞预应力波纹管、张拉端组件、预应力筋及灌浆孔和排气孔组件,防止破坏波纹管而导致水泥浆体进入预应力孔道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应及时拆除预应力梁张拉端的模板,清理张拉端锚垫板处的混凝土,以方便在张拉之前安装锚具,为张拉工序作好准备。

3.6预应力筋张拉

在预应力工程的施工中,施加预应力是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工程中的预应力梁需要在混凝土至少达到100%设计强度以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的张拉,跨后浇带的预应力梁需要在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方可进行张拉。

结束语:

本工程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提高工程质量和确保施工工期提供了保障,既达到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志雄.关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05)

[2]陶桦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J].科技通报.2013(02)

论文作者:徐勤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技术探究论文_徐勤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