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凝土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性能,从而更好地提高公路施工质量。经过研究,本文认为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对其性能的主要影响有: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泌水离析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混凝土发生凝结的时间,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改善。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土木工程;影响
引言
外加剂作为混凝土拌合物中重要组成材料,对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外加剂品种的影响
1.1.1引气剂产生的影响
引气剂的加入,会产生很多的细小气泡,这些气泡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泌水离析现象。除此之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混凝土发生凝结的时间。但同时由于引气剂所产生的气泡会占据混凝土的空间,从而导致混凝土密度的降低,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引气剂的使用量一定要控制好。
1.1.2减水剂产生的影响
减水剂的添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一定的改善。将一定量的减水剂加入混凝土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实现对于混凝土抗渗性和防冻融性的有效提高。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减水剂超标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大幅度延长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以及凝结时间,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有关标准,甚至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能凝结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减水剂的掺入工作,可以选择分批分量掺入减水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投入。
1.1.3防冻剂与早强剂产生的影响
防冻剂的加入可以实现对于混凝土所具有冰点的有效降低,可以让水泥正常发挥其所具有的水化作用,从而保证混凝土可以在规定时间达到一定的强度,但是要注意应该以工程的具体用途为主要依据选择合适的防冻剂。而对于早强剂的使用,因为现阶段的早强剂中多含有氯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钢筋反应而使得钢筋发生锈蚀现象,进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膨胀问题或者是裂纹问题。也就是说,在使用早强剂的时候,应该事先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阻锈剂。
1.2外加剂使用量的影响
外加剂的最佳使用量是经过经验和实验得来的,同时,外加剂的不同品种和掺量的变化,会使得水泥混凝土所需要搅拌时间发生变化,并且还会让其在搅拌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效果,加之水泥混凝土的凝固效果与时间不等,从而使得水泥混凝土的使用时间和其性能无法发挥最佳效益。比如说混凝土,对其进行试验,其试验方案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为掺加1%控制水化热外加剂。根据我国使用的水泥水化热的测定方法,即依照国标《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12959-2008)的直接法。测出图1所示0.42水胶比,1kg水泥浆体未掺加外加剂和掺加外加剂的绝热温升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未掺外加剂的混凝土60h后绝热温度基本保持稳定,而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表1混凝土配合比
图1绝热温升曲线
2、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2.1选择正确的外加剂
现阶段,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有很多种类型,因此必须在具体的公路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类型,选择的主要依据有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工程项目的性质;其二是混凝土的主要用途。在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中应该以满足设计施工具体要求为前提,保证项目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种类型中进行选择:第一类指的是改性萘系减水剂,与其他减水剂相比,这种类型的减水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水泥的水化发热等能力进行一定的改善,因而可以被应用到大体积的混凝土中,此外,这种减水剂还可以很好地减轻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第二类则是聚酯类外加剂和引气剂,与其他类型减水剂相比,这种减水剂因为减缩能力比较强,因而被应用于制作耐久性混凝土。第三类则是聚羧酸类混凝土外加剂,与其他外加剂相比,由于这类外加剂具有比较大的减水率,因而可以被广泛用来制作高强混凝土,除此之外,因为这类的外加剂还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水泥出现二次吸附问题,可以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
2.2选择合适的掺入方法
先掺法先将粉剂外加剂与水泥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相关集料与水进行搅拌。(2)后掺法首先要将水加入混凝土中并搅拌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并进行更深入的搅拌,从而使得混凝土液相中的外加剂浓度降低过程不会很快。(3)同掺法首先是在搅拌机中同时加入水、粉剂以及混凝土材料,然后加以搅拌,或者将液体外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再将其与另外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同掺法中在刚开始水化的时候就加入了外加剂,会被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住,快速实现液相浓度的降低。
结束语
通过各类胶质材料混合沙子以及石质,按照相对的比例进行配置,常见的混凝土使以水泥作为混合料广泛使用的水泥混凝土[1]。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同步加入水和有机或者复合的外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结构黏性。混凝土的使用用途较广,包括土木建筑,机械工程,开发工程以及能源建筑工程等。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配比以及竣工密度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荷载效应和使用弹性。而外加剂的使用可以释放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同时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沙石颗粒形成规律的网状结构,强化混凝土的硬度。
参考文献
[1]童炳丰.对混凝土外加剂应用及质量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8):39-40.
[2]任红莲.浅析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影响成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108-109.
[3]刘震林.混凝土外加剂在基建工程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公路,2018(05):106-107.
论文作者:李建荣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外加剂论文; 水化论文; 水泥论文; 减水剂论文; 很大程度上论文; 时间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