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工运理论是指导中国工会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强大思想武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运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工会论文,强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他的工运理论和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深入学习邓小平的工运理论,研究邓小平的工人阶级与工会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工会工作改革与发展方向,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团结和动员各民族职工努力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把中国工会带入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工运理论渗透到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章、讲演、报告和讲话之中,融入到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完整思想体系中,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鲜明主题。
早在建国之初面对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千疮百孔的城市工作,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依靠谁来做好城市工作的问题。他说,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他多次强调,“我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高度评价工人阶级,他说:“工人阶级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贯穿于邓小平工人阶级与工会思想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最终实现了把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内容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目标,从而使这一思想化成了全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为。同时,这一信念还以法律的形式写进了我国的《宪法》,使其转变成国家的意志,充分体现了党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思想的坚强信念不可动摇。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卓越贡献,也是对中国工人运动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依靠”理论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成功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主力军作用,这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工作的转移,他更加重视工人运动状况和工会工作。他在1985年的一次和美国工会领导人访华团谈话中指出:“由于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工人在中国的社会地位。中国工会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它的社会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比美国工会可能更大一点”。不依靠工人阶级就不可能走向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在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绝没有降低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也绝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的领导地位。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他斩钉截铁地指出:“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不依靠工人阶级,我们将一事无成。”依靠谁的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在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怎么依靠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四个必须,对我们今天从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同志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告诫说:如何依靠呢?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阶级就无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第二: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来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第三: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个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个部门中去。”在这里,他用了四个必须,一层比一层深入,一个比一个紧迫,足以看出其说话的份量和力度。为使党的依靠方针能落到实处,1997年初,中共中央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四个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就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样,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努力去营造依靠工人阶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同时,要认真履行好参与、建设和教育的社会职能。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下,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更加自觉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把工会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广大工会工作者应从做好工会工作就是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就是投身改革,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这一高度来认识问题,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用邓小平的“依靠”理论来武装自己,继续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的方针落到实处。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倍感亲切,倍感责任重大。“依靠”理论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精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坚持下去,贯彻到底。
二、维护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精神实质。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就指出:工会应当“保护工人免受自己国家的侵犯,同时也利用它们来组织工人保护我们的国家。”毛泽东同志也讲过:“工会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明确了工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劳动者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邓小平十分注意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他深刻地指出“工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工会要为工人的民主权利奋斗,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工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地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工会必须站在工人一边,它的天职就是代表与维护,否则将失去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对职工利益的维护,涵盖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精神的、物质福利的各个方面,其中对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的维护是最基本的维护,也是最重要的维护。维护的途径和手段,是“切实保障工人农民的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视和支持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地位和作用,是维护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职工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有没有参与权利和参与环境,决定了职工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在中国工会九大开幕式代表党中央的致词中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他还说:“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在大会上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大会的工作机构,将再也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哪种可有可无的组织了。工会工作的做得怎么样,影响着工人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得怎么样,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好坏,影响着集中领导能否顺利进行。邓小平民主管理的思想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会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的重要理论依据,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全过程、全方位地保证职工参与,从企业管理机制上完善以职代会和工会为渠道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从法律法规的落实上保证工会在企业中代表职工的身份和地位。
在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上,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学说,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准确地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定位,明确了把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保护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这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权利的落实,其实质就是维护党的阶级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政权,在党和职工群众之间架起一道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邓小平告诫我们,要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工会要努力保障工人的福利,应当更多地站在群众方面看问题,代表群众的利益”。这些重要的论述都为工会全方位地开展维护、行使维护职能奠定了基础。工会工作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就是维护。《劳动法》作为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为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保护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工会保障劳动者的政治民主权利、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赋予了更加广泛、具体、可操作的权利和方法。它为实践邓小平工运理论和工会学说,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最坚实、最可靠的立足点,使邓小平的维护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保证和法律保障。
三、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显著特征。
邓小平十分重视职工队伍建设,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工会要教育工人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严守纪律、服从调动、爱厂如家,我国的工人阶级要虚心学习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加快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他深知,在我国人口中职工是有着特定含义的一群人,他们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影响着党的方针、政策在全国人民思想和行动中的落实,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因此,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职工队伍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小平深刻指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后来,邓小平又把这一思想具体化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这是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做到“四有”是新时期职工队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邓小平把建设精神文明的目标定位到培育一代跨世纪的“四有”职工,就是抓到了根本。又红又专,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质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和把握的自觉性;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精神;弘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这是工人阶级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这个阶级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工人阶级要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是摆在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面前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大课题。这就要求各级工会要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文化技术学习,在岗位练兵、拜师学艺、技术竞赛和各种各样的读书自学成才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以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增强择业竞争和岗位适应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迫切需要我们努力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工会组织的积极工作才能实现。如何以跨世纪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职工大军,是摆在中国工会面前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任务。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中心。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经济问题是最大的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发出号召:为了社会主义的利益,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利益,全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发挥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各级工会组织一定要深入群众广泛开展宣传组织工作,积极协助各企业顺利地实现改革,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新的杰出贡献。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是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基础,在现实条件下,工人运动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不仅符合全国各民族职工的最大利益,而且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愿望,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众望所归。工会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职工、组织职工、团结职工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使工会工作顺利进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也才有可能最终发挥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职能。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工会组织必须明确抓改革、促发展的基本工作任务,即依靠职工促进企业经济机制转换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动员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企业生产发展建功立业,教育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光荣传统,立足本职以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和工作。工会组织只有在广泛组织职工参与社会和企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地位。工会维护的社会职能最终只有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说,建设主力军队伍,发挥主力军作用,是邓小平工运理论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的工运理论和工会学说,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各种社会作用和利益需要,全面包括了具体与总体、局部与全局、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各个关系,体现了两个维护的基本原则,处处闪现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光辉。邓小平关于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工人运动理论和工会学说的补充和完善,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工会胜利迈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献。当前,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会新思路的过程中,各级工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性质、地位,作用等一系列工运理论为指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落实,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发挥好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主力军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满怀信心地奔向21世纪,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建功立业,开创出工会工作的崭新局面。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中国工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