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随着各种建筑的林立,其质量及安全性随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而通过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质量检测,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其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市场建筑标准的规范。本研究基于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进行质量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其质量及安全性做出评价。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检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8-0132-03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大型、综合的建筑结构体随之发展起来,在这些大规模的建筑中,绝大部分均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往往为大型建筑,为此,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但就当前市面上施工单位的情况来看,有丰富和资质施工单位有之,但同时也有各种无经验、无资质、水平低劣、管理混乱等施工队伍,这使得其所承建的工程质量较低[1]。通过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不仅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同时也更利于市场质量的规范,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其使用安全性。同时通过质量检测,还能够对使用一定年限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有效的评价,为其加固处理或者使用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工程概况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7层主体附带1层架空层,长度为42.8m,宽度为13.2m,其总体的建筑面积为3617m2。该工程主要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别运用厚度为80mm、100mm、120mm的楼板;其上部各种结构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C25。因在使用期间,观察到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脱落现象,各种钢筋也表现出锈蚀现象。为了放心使用,业主委托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测鉴定。
2.检测方法与结果分析
2.1 钢筋配置以及性能测试
在该项工程钢筋结构的检测中,主要运用磁感仪来进行。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分别对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楼板的钢筋配置情况实施抽样测定,通过检测结果发现,梁、柱主筋的数量与.其设计要求相符合,部分的楼板钢筋和负弯矩钢筋间距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合,柱非加密的区域,其箍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27mm,而加密区域,箍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38mm,这与相关技术标准中要求柱的箍筋间距不相符合。通过对钢筋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测统计,结果发现,基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该工程的钢筋性能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见表1。
2.2 混凝土强度检测
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在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质量检测时,主要以回弹检测法作为主要检测方法,以钻芯法作为辅助修正检测。回弹和钻芯部位分布情况:分别在架空层选取3个混凝土构件,而其主体7层结构则分别选取1个混凝土构件。通过对选取的构件进行计算并经过修正处理后,结果显示,主体7层芯样修正系数为0.95,架空层的芯样修正系数则为1.32。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在修正处理之后,得出其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通过对工程进行抽样检测,其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见表2。
2.3 柱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检测
对该工程的混凝土芯样进行现场抽取,并对抽样的结果进行深度的碳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柱混凝土其碳化深度的范围为16mm~26mm,碳化的深度已经达到了钢筋的表面中,并致使钢筋因此出现了锈蚀情况,为此,对其实施耐久性处理非常有必要。其检测结果见表3。
2.4 结构损伤检测
通过对所抽检构件进行检测时发现,该项工程其部分的梁、柱以及板底,均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钢筋外露、锈蚀等问题,同时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也出现了明显的脱落情况,其中二层柱1/11钢筋锈蚀问题最为严重,并且其混凝土还出现了掉角问题,其结构损伤问题非常严重。经过现场检查还了解到,该工程楼板以及墙体中所埋设的用于支撑的铸铁管也表现出非常严重的锈蚀问题,甚至部分管壁已经明显锈穿。
3.质量检测评价
3.1 结构损伤的鉴定评价、原因分析
通过该工程进行检测发现,梁、柱以及楼板的钢筋都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外露和锈蚀问题,同时其混凝土的保护层也有明显脱落等情况出现。被锈蚀的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3.0mm~5.0mm,而被锈蚀的梁和柱的保护厚度为4.0 mm~6.0mm;同时经过碳化深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其碳化深度为16mm~26mm。现对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
3.1.1 混凝土碳化
在混凝土中钢筋出现锈蚀,通常与混凝土发生碳化。在混凝土中,本身存在一种含有Ca(OH)2的电解质,其本身属于有着较高的碱性的水分,pH值往往在12~14之间,其能够在钢筋表面的保护形成一层的钝化膜,从而实现对钢筋的保护,避免其出现锈蚀[2]。混凝土本身就属于多孔的材料,当空气中所含有的CO2经过混凝土的孔隙进入到了内部之后,即可与水泥中的Ca(OH)2进行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水,从而导致pH值因此下降,使得钢筋因此出现锈蚀,而当pH值下降到了9.0以下时,那么混凝土通常已经出现了碳化现象。随着混凝土发生碳化速度的加快,进入到其内部的CO2也就越来越多,从而致使其碳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钢筋锈蚀随之加快。混凝土的碳化与空气中的CO2、密实性、所处环境以及水泥用量等各方面均有直接关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若较低,那么其密实性也就越差,所使用的水泥量就越少,碳化的速度也就越快。该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就明显较低,这使得其密实性非常差,故其钢筋出现锈蚀的问题非常严重。
3.1.2 氯离子(Cl-)的含量
在混凝土中本身就含有一定的Cl-,其能够致使混凝土高碱性电解质中的钢筋表面钝化膜因此受到损坏,从而致使各个部位形成活化区,当这种活化区在形成过之后,其会与钝化区出现电位差,使得钢筋的表面因此出现了各种小电池,并因此形成电化学反应,使得钢筋因此被锈蚀。氧气和水是钢筋出现锈蚀最主要的条件,水主要发挥着电解质的效用,其能够对有害离子进行溶解,从而致使钢筋的锈蚀问题加剧[3]。Cl-能够致使钢筋出现锈蚀的速度加快。
3.1.3 环境
该工程本身处在荒废的工厂里,周围杂草丛生,室内外较为潮湿,众所周知,钢筋锈蚀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锈蚀速度会逐渐加快。钢筋的锈蚀又会致使混凝土因此剥落、钢筋截面积也因此减小,同时钢筋因锈蚀反应,其体积不断增大,从而致使混凝土受压而表现为非常复杂的应力状态,使得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因此下降,这就会致使其耐久性与承载力均因此受到影响[4]。
3.2 承载力评价
运用结构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验算,结果显示,其屋面的恒荷载取值为6.0kN/m2,而楼面恒荷载取值为3.6kN/m2,其余则主要按照荷载的相关标准来对其进行取值。通过对其结构进行验算发现,其楼板的承载力与相关规范要求一致,但其部分的梁的承载力却无法达到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发现,实际配筋相较于计算配筋明显更小;梁跨中弯矩的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之间的比值范围为27%~50%,而支座负弯矩钢筋的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之间的比值范围为31%~82%。另通过比值计算与标准要求了解发现,其部分的柱配筋与柱轴压比与要求不相符合。根据上述各项检测数据及标准要求,对未达到标准范围内的梁、柱以及轴压比柱,实施相应的加固处理非常有必要。
4.结论
根据对该工程多项质量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其混凝土损伤非常严重,同时钢筋存在较为严重的锈蚀问题,其结构的安全性与相关要求不相符合,为此,若继续使用,应当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相关要求来进行耐久性和承载力的加固处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其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强.大坝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与分析评价[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7):127-129.
[2]刘东升.北疆水利枢纽工程发电引水洞混凝土质量检测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6,(04):11-12,22.
[3]王爱坤.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Z2):77.
[4]陆伟明.有关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J].门窗,2014,(04):338,340.
论文作者:卢松,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锈蚀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