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研究
我国冰壶运动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赵 薇1王长权2,1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近五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借此分析我国冰壶运动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冰壶运动的健康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现实困境:我国冬奥运动项目整体发展不均衡,虽然我国竞技冰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后备人才储备短缺,教练员的数量和执教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现存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冰壶运动发展的需求,资金渠道狭窄制约冰壶运动的发展。策略:推进冰壶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发展,提升竞技冰壶运动的组织与管理,建立与扩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完善冰壶教练员培训和团队建设,推动 “互联网+冰雪体育产业”科技助力冰壶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冰壶运动;现实困境;发展策略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势必带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1995年冰壶运动项目进入我国。经过了20年的追赶,我国竞技冰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冰壶运动普及和项目文化建设来看,我国冰壶运动仍然处在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与发展几百年的欧美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冰壶的竞技水平、运动普及、后备人才培养、训练理念、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竞赛体制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冰雪运动项目大格局中,“夏强冬弱”、“冰强雪弱”是不争的事实,“冰强雪弱”的偏科现象更是十分突出[1]。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东道主,国家体育总局调整我国冰壶运动竞技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多向拓展,努力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提升我国冰壶队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索契观看冰壶世界混合双人的比赛中,决定将混合双人项目纳入平昌冬奥会新增重点项目,并于2015年冰壶世锦赛中加入了混合四人项目。国际冬奥委员会大力发展冰雪项目的态势,为世界各国项目竞争和实力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更细致、更全面的要求,冰壶运动项目内容的不断扩充增加,由此突显了冰壶项目在冬季运动项目中的地位。
1 冰壶运动的起源及其国内外发展概况
1.1 冰壶的起源
冰壶(curling)运动的起源一直处于一个模糊不清的境地,关于冰壶运动起源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根据词源学的分析,冰壶运动(curling)一词基本都出现在欧洲大陆,以此判断冰壶运动起源于欧洲大陆;二是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冰壶在苏格兰发现,并且世界最早的冰壶俱乐部成立于苏格兰,苏格兰制定了最早的冰壶比赛规则等[2]。因此,当前为人所接受的是冰壶运动起源于16世纪的苏格兰。
1.2 国际竞技冰壶运动的格局
冰壶运动在欧洲有悠久的历史,欧洲国家在冰壶项目上的统治地位难以被捍动。加拿大是现今冰壶运动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国家,被世界称作“冰壶王国”。冰壶运动虽然起源于苏格兰,但自从冰壶运动流入加拿大,加拿大的冰壶运动便飞速发展。在国际竞技冰壶的舞台上主要存在着北美、欧洲和亚洲为主流的队伍。冰壶运动优先引入北美,这也是冰壶运动在北美发展较好的主要原因,代表国家有加拿大、美国。欧洲也是发展冰壶运动较早的国家,代表国家有瑞典、丹麦、芬兰与挪威。之后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的亚洲国家,例如中国、日本和韩国[3]。
1.3 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概况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北方圈中心理事长、日本冰壶协会副会长的北海道土居博昭先生向黑龙江省外事办工作组详细介绍了北海道冰壶运动推广、讲习班的开办形式、竞技发展等情况,并赠送了教学录像带。双方在商讨黑龙江省和北海道93年省道交流协议时,太田勇先生以冰壶运动操作性强的特点,提出建议开展冰壶运动。1995年3月邀请北海道冰壶教练在哈尔滨进行了冰壶培训班。中国体育史上第一届冰壶讲习班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冰壶运动首次进入黑龙江省,迈入我国。1996-1998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二、三、四届冰壶培训班。由于当时冰壶运动未成为奥运会项目,未获得国家体委的重视和资金资助,阻碍了冰壶运动在社会的认知度。2000年中国冰壶协会成立。 2001年哈尔滨市体工队成立我国第一支专业冰壶运动队,开始了专业化训练。同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哈尔滨市体委承办了我国第一届全国冰壶锦标赛。时至今日,我国冰壶运动在国际比赛、群众基础、社会影响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冰雪强国相比,仍存在竞技水平不高、群众参与面不广、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4]。
2 我国冰壶运动的现实困境
2.1 冬奥会项目整体发展不均衡
自1994-2018年7届冬季奥运会奖牌榜排名中,我国基本处于7-16名。我国冬季奥运项目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第二梯队,我国冬奥会参赛项目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获得奖牌的项目集中在短距离速度滑冰、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5个项目中。目前从政策和经济上集中力量发展冬季优势项目的竞技水平,劣势项目的发展较为迟缓,甚至有些项目未出现在竞技赛场,总体体现为通过提高项目竞技水平带动项目普及的发展思路。无论是从夺金实力还是从奖牌数量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依旧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冰壶运动现有的项目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赛事运营体系不完整,场地建设、维护、运营等方面专业人才数量不充足,缺乏针对赛事、场地、训练、宣传等方面的策划和组织的全方位意识缺乏,竞技后备人才来源以及冰壶运动开展的途径不够宽泛等因素,制约了我国竞技冰壶运动的发展。因此,我国男子竞技冰壶水平处于世界11-13名之间,女子竞技冰壶成绩处在世界第9名,混合双人项目处于第5名的位置,混合四人项目徘徊于11-16名之间[5],从总体竞技水平来讲,我国仍然与国际冰壶强国存在着明显差距。
2.2 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储备不充足
当前,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和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冰雪比赛蓬勃兴起,同时使得国外各种类型的冰雪运动比赛纷至沓来。面对北京奥运会备战的新周期,冰壶运动要进步发展,第一步需要培养和规范教练员团队。教练员的能力储备、执教经历、执教意识等能力均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样,通过冰雪进校园等途径普及冰壶运动也需要拥有专业的教师、教练员进行科学地教学和指导。当前,我国冰壶运动的注册教练员极其有限,其余大部分执教人员多为业余运动员,仅是参加短期培训或者常年爱好者参与。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经历的欠缺,在专业训练指导和比赛执教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机会较少,指导过程中主要以经验为主,缺少科学地训练方法和手段,从而导致运动员训练水平和参赛能力的较低。其次,在竞技冰壶运动队主要以聘请外籍教练短期提升竞技冰壶队伍的竞技水平为主,但此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冰壶运动本土教练员的培养和发展。外籍教练的加入与教练团队、运动员之间需要时间去磨合,不同教练执教风格迥异,长时间以外籍教练为主,对本国技战术风格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竞技冰壶本土教练执教参与国际比赛机会较少,导致在执教能力方面与冰壶运动强国劲旅的教练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再次,相比夏季运动项目,冰雪运动项目的技术性、危险性更高,伴有专业教练员指导式的参与,是爱好者的兴趣培养和技术能力提升的必要影响因素。
2.3 冰壶教练员数量和能力与需求之间矛盾关系
选材与育才是一个竞技项目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决定一个国家运动项目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项目队伍的建设需要形成梯队式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满足这一模式有序发展的首要条件则是选材。当前中国大约有700-800人参与冰壶运动,其中包括很多业余选手。国家队选材范围中的注册运动员约为200人,女队员甚至更少。现阶段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专业运动队、学校培养和俱乐部3种主要模式。但由于整体参与冰壶项目的人数过少,缺乏高水平教练员的指导,有天赋运动员的早期遗漏问题,错失了青少年敏感发育期的培养,从而影响了运动员后天的技能学习、战能认知、心智获得与控制的能力再培养,如此培养模式会带来冰壶潜力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其次,面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备战面临“任务重、时间紧”等问题,根据备战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借助跨界选材的方式解决冬季项目后备人才不充足的问题。再次,从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上,注重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科学选材。目前关注较多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方面的选拔而忽略了心理素质的测试与评估。与此同时,冰壶运动员选材的相关理论研究较集中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缺少此项目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研究。有关运动选材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从实践的现象和问题入手研究产生相关理论,但相关成果的接地气性较弱,致使理论无法指导冰壶运动的选材实践。
2.4 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冰壶运动发展需求
在竞技体育领域,影响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如参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赛场竞技表现;外在因素则是指训练和比赛期间的运动器械以及装备的技术革新程度[6],完善的场地设施是开展冰壶运动的首要条件。目前,依据RCCC官网的数据,全苏格兰共有冰壶专用冰场22个,超过六百家的俱乐部,过万的会员,90%冰壶人口为竞技运动参与者,大部分冰壶活动主要是在综合或者公用冰场上进行[7]。我国仅仅只有北京、上海、哈尔滨、黑龙江具有专业的冰壶场馆,且设施并不完善,场馆开放时间有限,冰壶场馆是由冰球场地改造而成的,冰面并不是专门进行冰壶项目的冰面,长期在这种冰面上练习与训练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8]。目前满足冰壶运动训练的专业场馆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用于群众参与的冰壶场馆基本很少。由于冬季冰雪项目场馆和场地、器材、装备造价成本较高,短期时间内实现选定合适位置建设场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考虑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修建冰雪项目的场馆和场地不太现实。当前拥有的场馆场地区域分布不均衡,数量少,规模小,无法满足普及冰壶运动的要求,同时无法达到其竞技冰壶竞赛场馆的办赛要求。之前大型赛事场馆闲置的原因,设计追求外观大于实际使用价值,造成大型体育场馆闲置与后期维护和运营成本之间的矛盾。冰壶项目也被称为“贵族运动”,标准场地的建设、运动器材的不充足、高额器材成本、场馆维护与运营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
(1)随着θ、β增加,WTP增加,qn增加;且两者增加相同量时引起pn的增加量相同。随着γ增加,WTP减少,qn减少。当WTP从800增加至900时,再制造产品需求变化最明显。
3.1.1 穿刺静脉的选择 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一是其比颈内静脉置管容易固定和护理,术后患者也比较舒适,但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造成局部血肿或纵隔血肿。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还应注意避免误穿胸导管造成乳糜胸。患者需特殊体位或是穿刺困难时,也可以选择颈内静脉置管,但气管切开患者则不宜,因其可能形成血肿而压迫气管,且容易被痰液、分泌物所污染,不便于护理。
3 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策略
3.1 大力推进冰壶运动项目的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为专业体校和运动队,由政府提供经费并管理,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训矛盾”;第二为冰雪进校园模式,场地局限和教练员紧缺是此种模式发展的阻碍;第三为冰壶俱乐部培养模式,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组织、训练、参赛。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备选人数的局限性。第四是以跨界选材进行竞技后备运动员的选拔。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选材对象的成人化,错过队员最佳敏感期的培养。考虑冰壶项目开展的场地需求、专业指导人员、参与人群基数、训练与文化课矛盾等问题,为了保证我国当前竞技冰壶运动水平稳步提升,同时要解决冰壶运动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应遵循与社会化相结合、体教结合培养人才、扩大布局协同发展、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等原则,集中力量通过“冰雪进校园”的方式,基于“专业运动队+商业赛事+高校组队”形式,联合培养冰雪竞技人才和赛事组织人才。以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为龙头,加大对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牵引力,营造冰壶运动参与氛围。作为一项激励机制设立冰壶项目运动等级标准,给青少年设立目标,等级达标逐级增加难度,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挑战并存,加强青少年冰壶运动的粘性。在学生普及冰壶项目的基础上,注重青少年冰壶项目的训练安排,突出青少年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的监督、评价和考核制度,同时量身打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作为青少年兴趣的延续,创新发展青少年冰壶运动竞赛体系,完善冰壶运动人才选拔的体系建立,解决冰壶运动员选材与育才的矛盾问题,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开展,为建设冰雪强国、健康中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全力提升竞技冰壶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下面将分别针对系统所受扰动信号为低频扰动信号和高频扰动信号两种情况下对本文所设计自抗扰控制器进行仿真研究.
3.3 建立与扩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以及“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的实施,大众对冬季项目的关注程度及参与热情逐渐高涨。作为我国冬季奥运优势项目,冰壶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势在必行。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具有各自的魅力和文化,冰壶项目也不例外。体育文化就是国家综合国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追求竞技运动的终极目标,公平公正、奋勇拼搏、团结友爱、世界和平,从而实现奥林匹克的内核价值。对运动项目文化认同感的提高,是运动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关注冬奥背景下的冰雪文化,弘扬冰雪文化,为冰雪运动发展注入体育文化的元素,力争成为一名积极参与冰雪运动,懂得欣赏冰雪运动的爱好者,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营造良好的大国冰雪文化氛围。在此期间,深入发掘冰雪运动的价值及文化内涵,大力传播冬季运动文化,普及冬季运动知识,弘扬运动健康新理念、新风尚,继承发展各地传统冰雪运动文化,举办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冰雪体育文化活动,借力“活化”文物(体育博物馆)进行体育文化传播,旨在开展以冰雪运动项目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在不断提升冰壶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注重冰壶项目的文化打造,挖掘冰壶项目文化和历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通过不断丰富、完善冰壶项目文化,塑造完整丰满的冰壶运动形象,提升冰壶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使冰壶运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冰壶运动项目在冬季奥运会中金牌数量增加的趋势,未来将会引起国际冰壶运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争夺冠军、获得金牌承载和凝聚着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期望。完善国家冰雪中心与中国冰壶协会组织管理结构,精细各部门任务分工,发展专业人士精准管理,注重与国际冰壶强国之间多维度、多视角地沟通与交流,学习冰壶运动项目先进的训练理念、管理理念,强化自身组织管理意识。无论从训练体系、管理体系和赛事运营体系方面要遵循适宜采纳和本土特点相融合的发展思路,系统地对竞技冰壶运动进行组织管理,保障组织部门信息交流畅通;不断完善、加强竞技冰壶队伍科学化、数据化、可视化的训练、竞赛管理;根据运动员需求侧的差异,有区分、有针对性地给予运动员训练组织与训练干预,增加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优势集合最大化的可能性,促使我国竞技冰壶运动竞技成绩和影响力取得进步与提升。竞技冰壶运动的发展不仅在于赢得胜利,旨在让冰壶这项运动长远进行下去,从而对冰壶运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冰雪项目强国(加拿大、瑞士、挪威)之间进行科学与经验的学习和交流是为我国培养更为专业的竞技冰壶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有效的途径。国内项目协会实体化的改革进程中,破除体育发展的体制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厘清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项目协会的职能边界,形成管办分离、各司其职的新机制,政策扶持项目协会的组织再生能力。整合各界资源、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激活各级政府的参与活力,以一个科学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推动竞赛体制的完善,携手促进我国竞技冰壶运动的长远发展。
3.4 进一步完善冰壶教练员培训和团队建设
教练员是训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运动队伍水平的高低,同教练员的指挥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训练水平[9]。2003年中国女子冰壶队成立之初,在加拿大籍知名教练丹尼尔的训练与指导下,竞技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在2009年女子冰壶锦标赛上,以十二战全胜的成绩勇夺冠军。由此可见,对于先进发展理念与技战术的引入,是目前推动我国冰壶运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开展冰壶运动也同样受到专业指导人员匮乏的困扰,国家推行“北冰南展西扩”的战略,不仅仅是对冰雪运动项目的宣传与普及,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冰雪项目专业优秀教练员的培养。根据存在的问题,以“专业教育+市场培训”的途径推进冰雪教学指导人才的培养。我国首先在政策扶持方面,制定诸如增加国家队编制、完善国家队选拔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增加出访学习次数,完善运动员保障等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增设不同级别和不同内容的目标政策,要进一步加强经费投入保障,提高教练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积极性,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应制定完善的冰壶教练员培训和选拔的机制,丰富培训课程内容,其包括运动康复、运动心理、运动训练综合应用等专业基本知识。新时代教练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后备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机制,通过现场交流、信息化学习拓宽教练员学习渠道,完善冰壶教练员选拔制度,吸纳优秀教练员加入,重视冰壶教练员培训和选拔的过程考核与评价,提升冰壶教练员的专业业务能力,从而实现冰壶教练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10]。
3.5 推动 “互联网+冰雪体育产业”科技助力冰壶运动的发展
据了解,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体育、娱乐等文化消费将快速增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远远超过5000美元,未来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11]。冰雪运动项目场地缺乏导致项目开展速度较慢,项目影响力受阻。随着北京冬季奥运会影响力的提升,逐渐实现冰雪运动融入生活,培养群众时令消费习惯,将冰雪项目成为人们的一种度假模式,从而促进冰雪体育产业的升级。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正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人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塑造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行为,同时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拥有了科技的支撑和肥沃的土壤。“互联网+冰雪体育产业”,拓宽冰壶运动文化传播渠道,规划冰壶运动竞赛宣传活动、冰雪项目带动旅游城市的发展建设,“冰雪项目+丝绸之路、冰雪旅游+民族风情”等冬季旅游。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建立“仿真冰、室内模拟滑雪机、仿真旱雪场、仿真冰壶场地”,不仅可以解决冰雪项目场馆短缺的问题,还可以通过“VR+冰雪运动”的仿真场域的竞技训练、仿真赛事的参与适应,仿真场馆的感受体验,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冰雪运动,助于实现冬季项目在我国遍地开花的愿望。冬奥会的举办将联动外围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环境治理、旅游、餐饮、住宿、运动用品制造等,以刺激冰雪体育消费。除政府就冰雪运动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和投资外,社会民间资本也已融入,借助冬奥会的举办,形成区域产业联动,从场地经营、装备器材的研发与销售、赛事的举办、相应的培训服务,到旅游、地产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可形成复合型冰雪产业,落实“北冰南展西扩”的政策,解决市场人才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我国冰雪产业的升级,努力实现我国冰壶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水平的提升[12]。
In order to design the proper IECF length (LIECF) for generating different OAM modes, we calculate the Δneff using COMSOL softwa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beat length (Λ) at a wavelength of 1550 nm, as listed in Table 1, where Λ can be expressed as Λ = λ/Δneff.
4 总结
普及与提高是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不存在孤立的竞技体育,也不存在独立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因此,我国应以竞技冰壶运动发展为前提,培养与激发国人对冰壶运动的兴趣和激情,以“专业运动队+商业赛事+高校组队”、“专业教育+市场培训”的途径解决我国冰壶项目场地短缺、后备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执教经验不足等问题。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拓宽与丰富冰壶项目资金渠道,从人才资源、社会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为我国冰壶项目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我国冰壶运动项目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破解“冰强雪弱”需啃“硬骨头”[EB/OL].(2017-02-17)http://www.sohu.com/a/127378571_526117.
[2] John Ramsay. An Account of the Game of Curling [M]. Memphis: General Books LLC,2010, 1-36.
[3] 李保玲.中国女子冰壶队技战术运用能力研究——以2011年和2012年世锦赛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黑龙江体育局.我国冰壶运动的起源与发展[EB/OL].(2011-08-05)http://www.hljtyj.gov.cn/system/201108/2959.html
[5] 世界冰壶联合会官网[EB/OL]. http://www.worldcurling.org/worldrankings.
[6] 任海,孙葆丽,郑斌.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9.
[7] 皇家喀里多尼亚冰壶俱乐部官方网站[EB/OL].http://www.royalcaledoniancurlingclub.org/.
[8] 萧枫.姜忠喆.冰雪运动竞赛[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 2012.
[9]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6.
[10] 王建明,赵洁萍.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31-33.
[11] 传承和丰富体育文化运动项目要“统治体育行业了”[EB/OL] http://www.sohu.com/a/156851165_505583.
[12] 关晓琼,许水生,蒋立.《青少年冰壶训练大纲》对冰壶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27-31.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rling in China
ZHAO Wei1, WANG Chang-quan2,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2.College of PE and Spor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China has given top priority to sports development by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 a strong country in sports and making good preparations for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and Paralympic games.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material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curling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Dilemma: the games sports in our country overal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although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sport in China got a lot of ascension, but shortage of reserve talent pool, the number of coaches and coaching ability remains to be further ascension,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to meet the demand of development of curling, capital channel narrow constrai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ling. Strateg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curling,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etitive curling, establish and expand the mechanism and channels of cultivating reserve curling talents,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curling coaches and team building, and promote the "Internet + 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 technology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curling.
Key words :curling; realistic dilemma;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8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65(2019)05-0091-05
* 收稿日期: 2019-08-03;修回日期: 2019-09-23
基金项目: 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GST201601)。
第一作者简介: 赵薇(1988-),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通讯作者: 王长权 (1971-),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球类教学与训练,球类运动文化。
标签:冰壶运动论文; 现实困境论文; 发展策略论文;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