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工艺探讨论文_廖联国

上海博合麦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

摘要:施工企业需要充分注重建筑体结构稳定性的优化,改造中需要提高准备工作的全面性,根据结构特殊性采取相应工艺措施。借助各种加固技术实现工程的有效控制。现阶段,国家建筑结构控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有效的改善控制。本文针对建筑体结构鉴定、改造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提高建筑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施工工艺;技术进程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应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建筑结构、工艺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工程要求,从建筑特色、施工结构的角度出发,需要优化建筑体改造处理能力。原因在于,大规模工程改建将会导致人力、物力耗费量巨大,对应成本较高。借助相应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加固处理可充分提高项目合理性较高鉴定可保证传统建筑体的隐患问题充分展现,借助相应施工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旧建筑体的合理性、功能性。

一、结构鉴定、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要价值

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发展速度快,对应房屋建筑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加强结构优化、加固改造是房建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提高社会大众的满意度出发,建筑体结构加固是当下重要任务。是提高建筑体功能全面性,保证相关使用人员安全性、舒适性的关键。

此外,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的建筑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有限,对应结构鉴定和改造技术仍无法保证稳定性。与现代建筑体相比,传统建筑的质量、结构、安全等隐患问题较为严重。国家社会快速发展,对应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规范标准等不断升级,传统建筑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其最低要求。需要根据建筑体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改造处理。城市化发展的大形势下,加固技术发展较快,对应施工管理水平等有待提高。特殊气候条件状况下,结构鉴定、加固改造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切实合理的加强质量优化、结构加固工作,提高维修改造环节的监管力度。

二、结构鉴定技术

在我国,建筑结构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统经验法、概率鉴定法以及概率极限状态鉴定法。传统的经验法进行建筑结构鉴定的时候,不具备较强的科学性,鉴定的结果不能够得到人们的充分信月民概率鉴定法它本身不具备很强的准确性,综合分析来看概率极限状态鉴定方法是现阶段最科学最准确的建筑结构鉴定方法,它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的时候根据具体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混凝土钻芯取样检测方法和统一回弹检测两种。所谓混凝土钻芯取样检测就是从建筑结构中,利用某种手段,获取混凝土芯样,然后把获取的样本加工成规定的试验形状,通过对所制成的样品进行强度应力的测试实验之后,就能够得出鉴定的结果。在进行这一实验操作的时候,一般广泛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保证所抽取样品的随机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统一回弹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化学仪器一一统一回弹仪,对建筑结构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采取对.应的施工操作,它本身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所需时间短以及测试的准确性比较高等的优点,为保证建筑结构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检测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检测规范的制定和颁布,如1988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2000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以及《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等。这些检测规范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检测水平的提高。

三、加固改造技术

1、施工内容

建筑体结构加固是提高其稳定性,需要考虑抗力结构、部件受力状况,提高其合理性。其工作内容:提高结构承载能力,避免结构刚度不足、强度不足等引起的变形问题,充分考虑建筑体结构的持久性要求。加固施工中需要考虑下述注意事项:避免成本过高的状况,需要结合工程特点、施工成本等进行改造,尽量维持建筑结构原结构不便,避免过多拆除、更换作业,保证原材料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此外,还需要考虑施工后安全问题,避免结构不稳导致的不安全要素。在对具体有修复和保存价值的结构进行加固的时候就一定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加固后的效果。对于在加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倾斜、坍塌、断裂等现象,要在进行施工之前就要考虑到,并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要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安全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在进行加固施工之后,没有得到技术鉴定或者设计变更许可的时候,不得对设计好的加固方案进行随意的更改,要保证要个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操作。

2、加固改造技术分类

传统加固技术存在一定不足,有可能存在无法满足当代建筑体使用性能的状况,为此,加强新型加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可充分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一般加固技术分为:直接加固、间接加固两种。

第一、增大截面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适用于对梁板柱墙以及一般混凝土的加固,不过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固的话,会压缩建筑结构的空间。它是现在最可靠的一种常规的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城市的混凝土加固中。

第二、替换混凝土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相比于上一中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来讲,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减少建筑结构的空间。它广泛应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比较低的情况以及梁柱有缺陷的情况,它的施工难点在于对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的处理上。

第三、混凝土周围外包钢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他是指在混凝土构件的周围包上一层钢皮进行加固的方法,它主要使用于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不用增大,承载力需要提高的情况下。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够确保给结合面传递切力,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同时施工后对钢材的防腐工作要求比较高。再者,需要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尽量降低特殊环境的危害,如图1所示。

第四、支点加固处理。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改善。尽量保证承载作用的分散性要求,保证被加固位置的牢固度,降低加固结构发生偏移、断裂等危险状况。提高整体稳定性。根据受力特点及时进行合理分析,一般分为刚性种地啊、弹性支点两种形式。

结语

经济发展带动建筑体的结构、规模不断升级,为了充分满足施工质量、结构稳定性两方面要求,需要充分加强结构鉴定、改造技术的强化。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相关分析,继而实现结构鉴定、加固处理的有效性,提高建筑行业的合理性。为后期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鑫,李安起,赵考重.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工程力学,2011,(1):10-11+25.

[2]万灿辉.浅析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江西建材,2015,(24):130-134.

[3]陈长缨,刘光,张永伟.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门窗,2014,06:127+130.

论文作者:廖联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工艺探讨论文_廖联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