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的生成逻辑与丰富内涵
孙 帆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青年认识观、成才观和工作观对于促进青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新时代条件下党更好的开展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青年观 生成逻辑 内涵 当代价值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相信青年并依靠青年,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离不开青年的努力。
一、习近平青年观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思想的继承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机器化生产逐步取代工厂手工化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工厂的不断扩大,工人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剩余价值雇佣妇女和儿童,剥削压榨工人,使工人逐步处于劣势地位,面临失业危机,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不断扩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厂化生产使儿童和青少年被卷入机器化大生产中成为一种趋势,这使他们在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很好的生存保障和健康发展,对青少年的生存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工人的后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与此同时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广大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进行斗争。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尚未明确提出青年观思想,但是他们对工人阶级的论述与青年的关系十分密切。
“支架”由Wood et al.(1976)提出,指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教师给予的支持。在社会文化理论角度下,“支架”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密切相关。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群体出现,这些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他们对工人阶级表示了深度的同情并对社会主义表示拥护,但是他们的出身大都属于资产阶级,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坚定,行为偏激,方法简单等特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革命的进程。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严肃的批评和斥责,同时他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青年群体身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青年人应该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知识,立足实践,着眼未来,以适应即将到来的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社会生产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勇敢地投入战斗,去反对新的敌人吧。”[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充分肯定了青年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为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胡特曾说:“个体如果想要发展出健康、统合、连续的个体,关系背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这个关系中婴儿的自体客体需要通过养育者的情感协调得以满足,个体才有可能发展出健康的自我。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养育者给予婴儿的反应并不协调,个体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二)现实逻辑: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利用网络爬虫采集外籍人才的网络招聘信息,进行探索性调查。对大量招聘信息进行文本挖掘,整理出有用的信息,为企业问卷设计和抽样提供依据。
青年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价值的关键期,更是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黄金时期,习近平在此对青年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形成了系统化、具体化的青年成才观。
(三)个人逻辑:习近平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实践
青年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也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离不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青年一代要牢记实干兴邦的真理,要立足于实际,心怀天下,志存高远。青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会遇到各种困难,经历各种磨难,但是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不怕困难,不怕苦难,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用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毅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旅途。
二、习近平青年观的丰富内涵
(一)习近平的青年认识观
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不断前行的动力、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理想信念的树立不能只基于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基于人民、基于国家。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青年作为时代的领航人和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的主力军,要始终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中获得自身更全面的发展。
(二)习近平的青年成才观
综合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完所有理论课程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设计效果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进行以综合课程设计为代表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培养未来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际大环境整体呈现良好态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因素也使得人类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世界形势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性,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党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人才队伍的充实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共同努力,其中党要主动应对形势变化,积极发挥领导作用,致力于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一批生力军,使青年在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2]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广大青年寄予的无限厚望。新时代条件下我们比以往更加满怀信心和希望,我们坚信,中国梦一定会在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中实现。
习近平的青年认识观对青年的定位以及应该担当的责任、发挥的价值作了详细的阐述。习近平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3]我们深知青年是当代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代表,是时代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共同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青年作为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外友好交流以及全球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青年作为最具理想和奋斗力的代表,要敢闯敢拼,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的发展,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要与时代同步,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引,努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传播榜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之未来,是民族之希望”,作为青年一代要正确认知自己,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严格要求自我,承担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做好新时代的领航者,为中国梦的实现而顽强拼搏。
青年要不断提升自我,锤炼品格,奉献社会。社会的发展不仅要看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只有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才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青年时期是个人形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全球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青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造成道德缺失等现象。这就要求青年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牢记并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更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勤于积累文化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做到知行合一,为祖国更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要敢于创新创造。习近平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创新不仅对于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面对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广大青年要勇于创造,敢于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立足未来。我国正在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大青年要把握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在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立足于国家,发挥新时代主力军的关键作用,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与习近平的个人成长环境和工作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习近平生活在一个光荣的革命家庭中,父母皆是革命人士,他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习仲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心系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这对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起着榜样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艰苦的陕西农村插队,因为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农村生活和当时一些偏见使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努力接触新鲜事物,刻苦学习,不耻下问,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度过了这漫长的七年岁月。正是这七年的磨练使他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也使他成为了一名勇敢、坚强的青年,为日后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
(三)习近平的青年工作观
习近平的青年工作观是在青年认识观、成才观的基础之上就更好的呵护青年的成长成才所做重要论述。首先,要重视对青年的教育。人才是一个社会最珍贵的财富,而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主体则是教师。在此习近平主张教育先行,鼓励各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为培养国家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树立不仅要依靠个人,还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等等。习近平指出,要把“中国梦”深刻的熔铸于青年的思想中,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另外共青团要积极对青年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帮助青年更好的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最后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青年能够在各界的关心呵护下更好的成长成才。比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年教育,采取必要的政策鼓励青年创业,为青年迈入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要吸纳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更好的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为青年成才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家庭要注重家风,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关心、关爱孩子成长。总之社会各界要协同合作,努力为广大青年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促进青年成才,社会发展。
三、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意义
首先,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青年的教育,积极开展青年工作,并在实践进程中不断推进青年观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习近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并发展了青年观,重视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对青年观做了最新的论述,创造性的提出了青年的“认识观”、“成才观”、“工作观”等论断,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最新成果,对青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对于引领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面对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一些主流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虚无主义、自由价值观等西方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给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群体更容易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干扰,这些都不利于青年的成长成才。习近平的青年观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科学的回答,同时他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要求,即“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求广大青年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青年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最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每个青年人的梦,习近平认为青年是新时代最有活力的代表,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身体力行、勇于承担责任、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积极地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来。同时我们坚信,中国梦必将在广大青年群体的努力下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5.
[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作者简介: 孙帆(1994-),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青年观论文; 生成逻辑论文; 内涵论文; 当代价值论文;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