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及其对社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其对论文,服务业论文,社会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业化的经济形式正向更高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式转变,知识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将主宰21世纪的世界经济。
1 引言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Economy),它是继“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之后, 国际上又一个新的热门话题。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经济核心。
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具有与劳动力和资本截然不同的特点。首先,劳动力和资本都是有限的、可消耗的资源,而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无限的,它在被使用中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会有新的知识被创造出来。其次,知识不能被独自占用,人人都可以同时利用同一种知识为人类造福,而劳动力和资本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再次,知识是一种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它可以使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人们认同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绝非偶然。近一二十年来,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附加值最高的产业。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年度报告显示,在其29个成员国中,国民生总值(GNP)的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发展技术》的报告,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指出:“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生产率总要素的80%左右”。由此可见,知识直接溶入经济已成为西方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趋势。针对社会的这一新现象,以美国人罗默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把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归结于来自知识的增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历史的必然。
2 知识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被人们正式提出的,目前尚未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科学定义。所谓“知识经济”,按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下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有关科学技术、管理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主要的部分。OECD认为知识可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知道怎么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
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深刻背景是,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其主要表现在:
(1)计算机、 电子等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是所有产业中产出和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在过去10年中,OECD主要成员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中的份额和出口比例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如教育、通信、信息等的发展则更为迅速;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2)从就业方面来看,1984~1994年10年间,在OECD 成员国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面增加了20%,中等工资下降了20%;按接受教育程度分,受中等教育以下的失业率为10.5%,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失业率仅为3.8%。
(3)资金的投入正在转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部门, 尤其是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无形资产投资也日益增多,如OECD成员国投入研究与开发(R&D)的费用,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2.3%。
(4)从有代表性的软件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来看, 知识经济中发展十分迅猛的软件产业出现在60年代初的美国,目前它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部门。1995年全球软件产品销售额已达914亿美元。 万维网(WWW)从推出到累积1000万用户,仅花了3年的时间,目前,其用户已达5000万户。
(5)在产品制造业中,伴随着智能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费用降低了,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代替了重复性劳动的工作岗位。在西方发达国家,75%的制造业岗位可由机器人来替代。
(6)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机会,导致知识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OECD1996年发表的一份有关《技术、生产率和工作的创造》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作了一个总结:“今天,各种形式的知识在经济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无形资产投资的速度远快于有形资产的投资,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更多报酬的工作,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是市场中的赢家,拥有更多知识的国家有着更多的产出。”
3 知识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革
西方国家“知识经济”的浪潮,引起了全社会的经济、科研和教育活动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中的科学与技术、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很难分清,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已不能主导知识的生产。在知识经济中,科学和技术已无明显区分,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特征已无根本的不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向来被认为在资金、人才资源和仪器设备方面占有优势的国家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已不能主导新知识的生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逐渐转移到了工业界中。
(2)大型企业相继设立“知识主管”之类的高级经理职务, 将知识管理正式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上一些著名公司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日立”等相继设立一批高级经理,他们被冠以“知识主管”、“学习主管”、“智力资产主管”等头衔,专门负责本公司的学习、教育、信息研究等。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更加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几年来,OECD成员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费用开支的12%。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对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5%;在以色列,有11%的劳动力具有大学学历,30%以上的人受过13年以上的教育。有些西方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公司职员或国家公务员,每工作3~5年,要接受为期半年乃至1年的岗位技术培训。
(4)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是利用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世界各国政府都把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基本国策,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制度,是实施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发明创造等新知识向社会公开的传播的有效手段。因此,制定在知识经济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新问题的法规就显得格外重要。1996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有关版权公约的外交会议上,就对有关在Internet上获得信息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1996年12月举行的OECD首脑会议,也增加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
(5)国家之间的竞争形式发生了新变化。长期以来, 世界各国之间的主要竞争形式是以优质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其后发展成为技术竞争,目前又从技术竞争转向知识形式的竞争。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的《利民的技术》报告中作了如下论述:“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4 知识经济给信息服务业带来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与世界科技,尤其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分不开的,它必将给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高技术知识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促使信息服务手段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诱发了信息技术革命。巨型计算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成本,国际互联网的建立,可以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芯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存贮知识的能力;光纤和数字化技术,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消除了人们收集和应用知识的时空限制;用户鉴别与加密技术等安全措施,能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所有这些,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信息服务业的信息服务手段,使信息服务机构能够高速、快捷、安全、保密地开发和提供信息产品。
(2)在知识经济时代, 整个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信赖性进一步增大,信息服务业生产的信息产品将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性的社会资源。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的速度,它决定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以后,由于市场经济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日益复杂,整个社会各个行业部门的运作过程对信息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大。但在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信息传播在时空分布上的失真和迟滞,出现了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运作过程稳定进行的问题。当社会生产过程中供需两方面的信息得到较好沟通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就处于相对平衡有序阶段;当由于各种原因,诸如市场信息失灵、计划失误等,供需双方的信息不能或得不到很好沟通时,整个社会生产就处于失衡或振荡阶段。因此,在人类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存贮、传播活动所占的比例大大上升。信息资源将是与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非物质资源,它具有很高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服务业要具有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拥有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性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迅速作出决策,以取得竞争优势。作为支持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服务业,必须具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高效率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快速把知识产品传送到用户手中的能力。因此,要求现代信息服务业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高速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及其通信设备,并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与此同时,信息服务机构还需要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些专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透彻了解,对自己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当前,一些国际上知名的跨国性信息服务机构,就专家人数而言,一般只是数以百计;然而,每一个专家所产生的营业收入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4)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要提供深层次、 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所谓深层次服务,是指信息服务业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信息产品,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占有的大量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研究、加工而获得的信息产品。所谓全方位服务,是指信息服务部门向用户提供一揽子信息服务。就企业用户而言,可提供经营信息、金融信息,以及管理、人才、工程、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使信息服务机构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团”。
(5)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要求信息服务业提供全球性、战略性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从而加快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知识的全球化、一体化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市场将更趋于一体。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技术和贸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就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而言,要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加速流动。因此,信息服务部门要提供全球性、战略性服务,以便在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得准确的信息。近两年,世界上一些著名的信息服务公司,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安德森咨询公司,日本的花王公司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以最快的速度为用户提供第一手的全球性、战略性信息产品,呈现出经营国际化、全球化的势头。
收稿日期:199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