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论文

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论文

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唐芙蓉

摘 要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体现。统编语文教材,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了“综合性学习”。教者应研读教材,立足学科特质,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综合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因此,教者首先要确立一种意识,即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程诸多内容的整合,该教、该学的一样都没有少。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体现了编者依据学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3.当事人同意法院委托律师调解的比例低。至2018年8月底,调解中心共接受法院委托调解案件2763件,其中当事人同意调解1151件,占41.59%;双方拒绝调解896件,达32.43%。

2.传统文化主题占主流,凸显文化自信。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力争做到三个“真实”。

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节日中有《元日》《水调歌头·中秋》等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有历史人物屈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有元宵、月饼等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有“鹊桥相会”等美丽动人的传说……现代诗歌,比古典诗词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其蕴含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样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最美标识,“阅读材料”中的字谜、歇后语、小故事、汉字演变史等文章,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深厚感情;“书法欣赏”中蒙学读物《千字文》的部分内容,以三位书家的楷书、草书、行书同时呈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文化之美的彰显,激发了每一个学生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3.“任务链”形成活动支架,提供学习支撑。

“任务链”将较为抽象的主题具体化,避免了以往教材中将活动任务一股脑儿地交给学生的弊端。这些有内在联系的、可操作的小任务、小目标,通过“活动提示”(小综合)“活动建议”(大综合)逐步给出,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支架”。学生循着这些支架,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拾级而上,能力得到训练,素养得到提升。

(3)pH值对大豆提油量的影响。在响应曲面实验过程中发现菌种所产生的蛋白酶对大豆粉的酶解效果明显,而且与大豆初始pH值密切相关,pH值会影响到菌种的产酶量,直接影响大豆的提油量。如果其pH值为1~4,那么提油量就会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当pH值达到5以后,提油量升高趋势会逐渐放缓,此时提油量也会随之减少。因此选择pH值为5进行发酵可获得初始pH值,此时说明该菌种所产生的蛋白酶其pH值是偏酸性的[13-15]。

统编教材,无论是“小综合”还是“大综合”,在主题的统领下,编者对活动的过程都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细化和分解,形成了统一主题下的“任务链”。

其实,“综合性学习”的支架还有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还有散落在教材中的“贴士”“批注”“气泡”……它们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语文学习旅程提供了资源,激活了思维,给出了方向。

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四个“综合性学习”,有三个主题都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相关,分别是《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遨游汉字王国》,凸显了鲜明的课程立场。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持久的动力。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当任务转换成可视、可感、可体验的真实学习情境时,学习事半功倍。教者可未雨绸缪,链接学生的生活或者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如《轻叩诗歌大门》,可以和学校读书节活动对接,提前策划成为四年级部的特色活动,在班级海选的基础上,再举行年级乃至全校范围的诗歌朗诵会和诗集展出,评选出“小小朗读家”“最美小诗集”等并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在搜集、整理、朗诵、写诗、编诗集、评选、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调动了一切能量,内驱力被启动。

随着医院图书馆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化以及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用户培训日益成为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新员工是医院图书馆的潜在新用户。医院岗前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起始培训,是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转变的过渡和枢纽[2]。

“综合性学习”以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意味着有序列,也意味着学习时间长;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实践,而且能较为持久地保持兴趣,才能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1888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创办了广雅书院,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广雅”取意于“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强调培养的人要知识广博、品行雅正。张之洞提出“通经致用”和“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体现了“学”与“用”和谐、“中”与“西”和谐。书院首任山长、清末著名学者梁鼎芬提出“性刚才拙”,主张学校教育要培养品性刚正、才能笃实的人才,体现了“品性”与“才能”的和谐。第23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在广雅建校100周年时题词:“务本求实”,强调教育始终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素质为本,以师生的共同成长为本,培养务实做事、踏实做人的人才,体现了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和谐。

大学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实施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其工作和运行的中心都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的,为此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核心的工作理想,加强党建工作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使其能够上下一心,围绕共同的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基层党建部门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责任明确,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运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的水平和质量。

2.让出真实的学习时空,鼓励探究的精神。

每个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步骤,大体如下: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成果展示。每一个步骤完成与落实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统筹安排,但不要给出过多的条条框框,也不要越俎代庖;要努力拓展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时空,鼓励他们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时进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共有9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0~5分,总分45分,计算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即为ODI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腰背疼痛评分,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7个小项,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在《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一书中,通过“语言特质与学习难易度对照表”告诉我们,生活性、趣味性、应用性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开展综合性学习时,链接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真实的任务需求,才能催生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

小综合《中华传统节日》,“展示活动成果”环节,教材以“泡泡图”的形式给出了四种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家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朗诵古诗,讲讲怎样包粽子。这个“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三年级教材下册的第三单元,实际教学时间大概是春天的三四月份。从实际生活考虑,“我来展示我家做的月饼”显然是不现实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综合性学习”的教材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鼓励各学习小组脑洞大开,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把自己做的元宵花灯介绍给大家,讲讲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

大综合《遨游汉字王国》《难忘小学生活》,是更加独立而集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按照传统的教学进度,一个单元的正常教学时间为10课时左右。笔者这样列举,并不是说要机械地按照这样的教学课时去开展“综合性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商量计划、交流讨论、撰写研究性报告等环节都需要时间的保证。利用课堂时间,集中组织活动,便于学习成员间有效地沟通与纠偏,便于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活动进展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

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同样重要。像《遨游汉字王国》中“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等类似的活动,教师务必鼓励学生开展真实的调查并进行适时的反馈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之乐。

3.给予真实的学习指导,确保学习的效果。

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与学生是合作助学的关系。

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活动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策划,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必要的时间、重要的节点给予适切的评价引导。评价引导既要有对班级面上的集体指导,也要有针对性的小组指导,还需要进行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的情况,鼓励引导,平衡调节,在小组内形成“学习共同体”,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总之,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在引导、评价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学习方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提升‘语文素养’……”笔者上文中列举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只是统编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集中呈现,集束式训练。作为一线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教学时要做有心人,及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言语的实践、综合的运用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 2019) 73-0014-03

作者简介 】唐芙蓉,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3)教师,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标签:;  ;  ;  ;  

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