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论文_黄珊 关雪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论文_黄珊 关雪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中学教师 黄珊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中学教师 关雪

课标要求及分析:

《捅了马蜂窝》与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学段目标:凸显词段的教学,写作教学学段目标:以构段训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四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小练笔以片段练习为主,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有关。课标要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本节课就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范例,需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识字,要求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二是阅读,主要是听、说、读、表演,深刻体会文本的效果,学习内容是捅马蜂窝一事。三是写作教学内容是写出事情过后学生领悟的情况。

教材分析:

《捅了马蜂窝》是科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前两个单元是自然风光和峥嵘岁月,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而这一个单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朗读课文感知文本所写内容,在具体分析词、段,进一步精读文本,研究不同标点符号读来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体会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为以后研究更复杂的文本打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字的教学上不用细化到笔画上了,凸显的是词和段的教学,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喜欢表达心中的想法,尤其是贴近身边生活的文本,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起来难度不大。

劣势:学生对文本所表达出的情境理解起来只停留在表层,深入理解有一些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分析词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的经验道理,所以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课标要求学生要理解文本就要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只有朗读出作家的写作时的语气才能理解当时的情境,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歌曲《童年》。

一、口语训练:刚才大家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是呀!童年如画,定格了无数精彩的瞬间;童年如歌,跳跃着无数欢乐的音符;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谁能把你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呢!(学生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

【点评:播放曲调优美的歌曲,轻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用歌曲创设情境,把人的视觉,听觉,融入教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导入,板题示标:

好,就说到这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苏联作家瓦·切尔内绍夫去了解他童年的一件难忘的事吧!板题:《捅了马蜂窝》(学生齐读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点评:三点目标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结合课文特点,精准把握教材侧重点,从字词到朗读到理解课文中心思想,通盘安排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至于顾此失彼。】

四、学习新课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新词勾画出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课前生字预习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幻灯出示:

捅 逛 棚 檐 橙 袖 捂 猎 竿 踢 既 抄 刺 骂

(开火车一字一词)重点强调:橙的读音;袖的写法。

学生自学课文回答问题(幻灯出示:课文写了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事),

教师板书:发现——捅——被蜇

过渡:罪魁祸首是马蜂窝,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马蜂与马蜂窝。(幻灯出示)

【点评:开火车读课文的自主式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回答问题的机会,设计的两个问题,渗透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思,在读中有所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出示自学指导二

1、这件事的哪个场面最有趣呢,如果你是位导演,你想把镜头对准哪部分?

2、你们这些小导演采爪的这些镜头到底多有趣呢?

分角色表演“我”,斜挎皮带的孩子和头发淡黄的孩子的对话。作者说的话(旁白)和孩子说的话,用不同符号在树上做标记。

比赛读后分角色表演。

过渡:看来这个小孩的激将法用的还真是娴熟,老道啊!小作者怒火已经被他点燃了,看他此刻怎么想的?

幻灯出示:“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

“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

两句标点不一样,读起来有什么区别?

教师总结:原文的语气能感觉到作者更生气,更不服气。表情动作应该是瞪圆眼睛,涨红的小脸,攥紧的小拳头。几个标点这么重要谁能表演者读一读?(学生表演)

过渡:冲动终于战胜了理智干了一件蠢事——捅了马蜂窝。

【点评:这个环节,迎合了学生们的表演欲望,既轻松又有乐趣的让学生融入故事情节,身临其境,让文章人物更立体,直接抓住了文章的高潮部分。自然渗透标点符号与语气之间的应用,寓教于乐。】

(三)出示自学指导三

1、捅了马蜂窝后,场面是怎样的?

2、作者自食了哪些后果?

3、为什么说嘴该骂的是自己?

4、爷爷的话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学,不会的小组讨论探究,并在班上汇报,教师点评。)

【点评:这四个问题在自学指导二之后出现合情合理,回答起来得心应手。分组讨论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协作做的精神。】

五、总结全文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点拨:做事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

【点评:言简意赅的结尾,最后点明主旨,答案呼之欲出。】

六、小练笔

如果“我”下次还和爷爷、爸爸来岛上打野鸭子,又遇见这些让“我”捅马蜂窝的孩子们,大家会说些什么?请你试着写一写。

结束语:同学们,其实童年就是这样,酸甜苦辣都是乐,就连被马蜂蜇了,痛苦过后想起来都是有趣的事,这就是快乐的童年。在古诗词中也有很多写童心童趣的,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幻灯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振雷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

【点评:续写故事的小练笔,完美承接课文内容,更容易增加写作自行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古诗文做结尾,陶冶情操,如同开头的歌曲一样,首尾呼应,同时提高审美情趣。】

板书: 5、捅了马蜂窝

发现

捅 冷静 不冲动 不逞强

被蜇

总体点评: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承载着无限的责任。黄珊老师选择《捅了马蜂窝》这样一篇课文正是体现了这种统一,2011年新修订课标指出,要重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对黄珊老师的教学进行总体的评价。

一,吃透课程目标,稳中求进,超越教材。

从课文的顺畅导入,到学习目标的初步确立,黄珊老师把握住了编者把这篇课文放在第三单元的用意,在枯燥的两个单元之后的过渡中。除了基本的字词文段,阅读课文之外。不是单纯的告诉学生要爱护动物,或者说明遇事要冷静,而是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潜移默化的学会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课堂导向指引都是建立在新课标中的四个吃准原则确立的。

新的语文课标中加入了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在随文学习中加入必要的语文知识。”黄珊老师知道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让学生学会了文章写了什么,还有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比如课文中两次标点符号变化,在语言描写中体现出的不同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超越教材。

二,在教学中把握“教学实施”的基本精神。

要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课堂,扮演起了导演,演员,就增加了自己的理解。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黄珊老师,呵护并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这从指导三中的问题设计就能看出。从表演到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朝积极的价值取向方向发展,始终贯穿一条主线。

最后的小练笔环节,“教学实施”恰当好处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导致其在写作时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一件贴近生活的童年趣事的续写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表达主题上更有个性。

这节课从三四年级的学段学情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探索文章的中心内涵,让学生充分深入课堂,将课堂上的知识转为实际应用。

论文作者:黄珊 关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论文_黄珊 关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