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伐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单纯伐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伐昔洛韦;胸腺五肽;带状疱疹;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这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元中,在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被激活,导致局部区域内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该病发病速度较快,常伴有疼痛、发热、纳差等相关症状。本研究主要旨在分析泛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具体研究成果参考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总共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给予确诊。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对相关药物过敏患者、合并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需常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7岁,平均(44.24±11.73)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1~81岁,平均(46.19±12.0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应用口服泛昔洛韦片(国药准字H10960202,四川明欣药业),每次0.3g,每天2次,连续10天。另外,积极对症治疗相关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应用胸腺五肽(国药准字H20058462,北京双鹭药业)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每天一次,用量为10m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瘙痒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水疱开始吸收,无新水疱出现;有效:疼痛、瘙痒等症状有明显减缓,无新水疱出现;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继续有新水疱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68%),有效14例(28%),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6例(52%),有效18例(36%),无效6例(12%),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比较:x2=5.3333、1.4706、4.3478,P=0.0209、0.2253、0.0371。两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包括腹痛2例、腹泻1例,呕吐1,便秘1例,头痛头晕1例,总共6例(12%);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腹痛2例,呕吐1例,便秘1例,总共4例(8%)。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x2=0.8889,P=0.345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伐昔洛韦片的方式进行。伐昔洛韦片口服后会在体内快速转化成一种名为阿昔洛韦的有抗毒活性的化合物,这种有抗毒性的化合物针对疱疹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效果。胸腺五肽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机体免疫作用。这种药物常用作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而带状疱疹的发病通常就是因为患者免疫功能突然降低,导致隐藏在神经元中的疱疹病毒被激活而引起的。所以单纯对疱疹病毒进行控制,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往往见效较慢。而在控制疱疹病毒发展的同时,应用胸腺五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阻止疱疹病毒的继续蔓延,从而可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在应用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同时加入胸腺五肽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而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增多。由此可见,伐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地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94-398
论文作者:李文政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患者论文; 胸腺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水疱论文; 疗效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论文;